姚小會
摘 要:語文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它倡導學生在參與、探究和動手的過程中培養他們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使學生在多種作業形式中運用語文規律,作業練習是促進學生認知、能力、情感全面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優化小學語文作業設計,不僅能夠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還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實際小學語文作業體系中存在著較多不符合新課標與素質教育要求的問題。結合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所存在的問題,對如何優化小學語文作業設計進行了以下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優化作業設計;研究與實施
一、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所存在的問題
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主要是因為作業練習太多,而目前小學語文作業一方面過多過濫,學生大多忙于應付,另一方面是效率較低,學生不斷重復練習一些機械化且缺乏針對性和探究性的作業。再就是許多學生完全不經過思考,草草完成作業,教師也沒有太多時間和精力進行研究性的批閱,往往只是簡單地查看是否完成任務或答案的對錯。這種狀況不僅無法發揮語文作業對學生的積極促進作用,還抑制了他們的主體意識,嚴重影響了教學效率和質量,由此,改變形式單一、學生被動的作業形式,形成自主、探究的作業練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并富有個性地完成語文作業,是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都要重視的問題。
二、優化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實施方案
1.承認差異,讓學生優化發展
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他們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應該尊重這樣的個體差異,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開發他們的內在潛能,并因勢利導,創設有利于學生發揮自身優勢,張揚自己個性的教學環境,讓學生有自主選擇學習方式的機會,進而促進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因此,在布置小學語文作業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提出與其能力相匹配的要求,使每一個學生能有所收獲,在各自現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和提高,以不至于使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產生畏學心理,甚至失去學習信心。
比如,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小橋流水人家》一課,教師可以設計這樣幾個作業:(1)找出文中所描繪的一到兩種動植物,查
閱相關資料說說它們的特點。(2)將課文中你認為比較優美的句子摘錄下來,并背誦。(3)模仿或自己創作一幅“小橋流水人家圖”(4)對于文中所寫到的景色和景物,你有什么感想?請把你的讀后感寫下來。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任選以上四道題中的兩到三道題做,由此為學生設計難易適度的練習題,使他們有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滿足不同學習層次學生的需求。
2.關注趣味,讓學生主動發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設計讓學生興趣盎然并主動完成的作業,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趣味性的作業可以彌補傳統作業機械、枯燥、乏味的缺陷,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主動性。在語文作業的設計中,教師可以根據語文教材的特點,設計讓學生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動手實踐的新穎且豐富的作業,如,觀察性作業、表述性作業、調查性作業等,從而引導學生在實際活動中學習語文,進而提升綜合能力。
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用心靈去傾聽》一課,我在教授完之后讓學生做了這樣的作業:利用雙休日等休息時間,就近觀車站、銀行、商場等地方的問訊處,了解問訊處的服務內容及服務時間,實地感受問訊處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并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與問訊處工作人員進行交流。
3.放開束縛,讓學生自主發展
加德納說:“對于一個孩子的發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幫助他尋找一個他的才能可以盡情施展的地方。”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以學生為本,為其構建開放而充滿活力的作業形式,使學生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和特長。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把學生從傳統的作業練習方式中解放出來,融入生活、社會中去鍛煉,在實踐中實現語文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融合,以此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其形成主動探索的學習態度。
開放性的作業設計可以表現為這樣幾個方面:(1)作業的完成形式跳出原有白紙黑字的書面模式;(2)作業的結果不再固定為單一而刻板答案;(3)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作業的內容。學生在完成此類作業的過程中,不僅充分鞏固和學習了語文教材的知識及方法,還可以廣泛地涉及其他學科方面的知識,由此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進而無限發展自己的個性和特點,為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語文學習是精彩而多樣的,為學生設計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作業,讓學生獨立自主地選擇并完成適合自己能力、符合自己水平的作業,才能夠發揮語文作業的最大效用。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愈演愈烈的分數壓力和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形勢下,我們要深刻地意識到,學生的全面發展與他們的學習成績之間并不存在矛盾,關鍵在于我們用什么樣的方法去引導,塑造什么樣的教學。
參考文獻:
[1]文永嬌.新課程視閾下小學語文作業減負增效策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4.
[2]管雪梅.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探索與實踐[D].西北師范大學,2007.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