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博++張銀玲
摘 要: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慕課)是一種特指的教學模式,自2012年誕生以來,它就一直受到教育界內外的廣泛關注,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引領了教育信息化的走向。該文簡要介紹了慕課的發展歷史,闡述了慕課的概念和基本特征,通過和其他網絡教育的比較分析厘清了其本質內涵,最后分析了慕課的作用和意義。
關鍵詞:慕課 自主學習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12(c)-0174-02
慕課是一種新型在線教育形式,是信息技術發展到一定的階段,主要是移動網絡、大數據等技術的出現和逐漸成熟,技術和教育結合的產物。經過短短的數年發展,慕課已經在教育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動,掀起了信息化教育改革的熱潮。了解慕課的發展背景和歷史,認清慕課的內涵和意義,掌握慕課的基本方法,是最大限度發揮慕課的優勢、提高教學效益的基礎。
1 慕課的發展歷史
慕課起源于美國名校的幾門熱門課程,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斯坦福大學的《人工智能導論》,這門課程在斯坦福大學一直以來都非常受歡迎,有太多學生選不到課。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學習這門課程,授課的教授于2011年秋季學期將每次上課的視頻傳到了網上。最后的結果大大出乎兩位教授的意料,有200多個國家的16萬人注冊,2.3萬人完成了學習。2012年,兩位教授決定建立一個專門的網站推廣這種形式的教學,這就是Udacity平臺。與此類似的還有斯坦福大學另外兩名教授創立的Coursera平臺,以及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學的edX平臺。這3個平臺是目前世界上影響最大、經營最為成功的慕課平臺,都是在2012年創立,因此2012年被視為國際慕課元年。
2013年,慕課這種教育形式傳入中國,國內的頂尖高校開始對其研究,著手建立自己的慕課平臺。5月,包括北大、清華在內的亞洲6所著名高校加入了edX平臺;7月,復旦、上海交大與Coursera簽訂了合作協議;10月,清華大學的學堂在線上線運行并開設7門課程。由于這一年是國內慕課大幅興起并迅速發展的一年,因此2013年被稱為中國慕課元年。
2013年至2014年,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上,都是高速發展的兩年,各式各樣的慕課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注冊學習的人數也呈指數式增長。2015年之后,慕課平臺的市場趨向飽和,注冊人數也逐步穩定,慕課發展來到了一個穩步增長期。
2 慕課的概念與特征
2.1 概念
慕課是英文縮寫MOOC的音譯,意為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作為一種嶄新的在線教育形式,它主要采用短視頻(微課)的方式呈現學習內容,學生可以在線進行視頻學習、提交作業、交流提問、參加考試等學習和互動。慕課有一定學習日程安排,學習者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習、作業、討論、考試等活動,通過考試的學生可以獲得課程的修課證書。
從慕課的概念可以看出,它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方式,它的完整的學習周期從視頻學習開始到考試結束,主要是學生自主完成的。可以將慕課理解為虛擬學校,是將學校的學、教、管三要素都搬到網上的虛擬教育組織,其內涵已經遠遠超出了傳統的視頻公開課和網絡課程,從一節課、一門課教學內容的展示擴大到多個課程的教學活動的實施,實施的場所就是慕課平臺,慕課平臺就是網絡大學。
2.2 特征
慕課的基本特征可以由組成其名稱的幾個詞表示,即“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大規模是上課人數多,遠遠突破傳統網絡課程的數量,能夠達到十萬級,幾十萬級甚至百萬級。開放是對所有的學習者開放,不限定在學校范圍內,也沒有其他的任何條件,只要有計算機和網絡,就可以進行學習。在線課程是表述它的傳播方式,本質上是一種網絡課程。
除了慕課的字面意思之外,從慕課的概念中還可以看出它具有以下特征:慕課的基本知識點是以微視頻展現的;能夠用作業、答疑、測試等方式進行教學互動和研討;教學日程較為統一,學習者應當在慕課平臺上按照學習計劃完成慕課學習;學習完成,考試合格可以獲得學習證書,甚至可以向相關院校申請學分。
除了上述特征外,慕課還具有大數據統計、虛擬仿真等功能。慕課平臺能夠實時采集和記錄學習者的學習行為,從而對學習者的學習特征、基礎知識、學習效果進行全方位的統計分析,也可以對課程內容和教師的教學方法進行評價。慕課平臺還可以運用虛擬仿真技術,將實驗室搬到網絡,讓學生不動用儀器設備就能進行各種實驗探索,既節省經費,又避免了實驗的危險。
慕課與傳統的視頻公開課或者網絡課程有著本質的區別。從課程目標上講,視頻公開課主要面向教育人員,讓教師互相學習提高教學水平,或者校際的教學資源共享,而慕課則直接面向社會全體學習者。從課程內容上看,視頻公開課是傳統課堂的錄像再現,而慕課則是針對在線學習進行新的教學設計,內容豐富,表現形式多樣。從教學方法上看,視頻公開課仍然以教師講授為主,而慕課則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從時長上看,視頻公開課是傳統的課堂時間,即30 min左右,而慕課則是一系列10 min左右的微課組成,便于碎片化學習和移動學習。
3 慕課的地位作用
3.1 促進教育進步
21世紀是信息時代,互聯網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的進步,“互聯網+”促使眾多行業運行模式發生質的變化,帶來全方位的創新。慕課是“互聯網+教育”的典型代表,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中明確指出:“推動開展學歷教育在線課程資源共享,推廣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等網絡學習模式,探索建立網絡學習學分認定與學分轉換等制度,加快推動高等教育服務模式變革。”由此可以看出慕課在推動教育改革和進步方面的重要意義。慕課這種革命性的教育模式,將人們的學習從課堂、從教室解放出來,可以在田間地頭、在交通工具上、在排隊等候時隨時隨地學習。這種變革不僅僅影響教育領域,對整個社會的進步也是一個巨大的推動。
3.2 提高學生素養
慕課是在線課程,學習者要操作使用計算機或移動設備進行學習,對學習者的信息技能是一種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夠培養學習者的信息素養。信息素養是信息時代人們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它包括知道什么時候需要信息,如何獲得信息以及如何評價和有效利用信息。信息素養是一種認識、理解、搜索、獲取、評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識結構,既需要通過熟練的信息技術,也需要通過一定的邏輯方法來完成。包括慕課在內的在線教育是知識(信息)通過網絡這種技術手段傳輸和聯通的過程,學習者在學習中能夠在潛移默化間培養和提高信息素養,并最終通過信息的手段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
3.3 推動教學改革
慕課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它不單單是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管理等某一方面的改變和創新,而是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創新,對校園教育流程的再造。因此,慕課可以全方位地推動院校教學改革。從教學內容上來講,慕課對傳統教學的改變在于對課程內容的重新設計和組織,對內容的多樣化展現。從教學方法上來講,它是一種完全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使得碎片化學習和移動學習成為可能,將“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從教學手段上來講,它是信息技術支持的教學,可以利用虛擬實驗、人工智能等多種技術進行輔助教學。慕課的積極支持者甚至認為,在未來幾十年,慕課將淘汰和逐步替代相當一部分實體的大學,最終徹底打破校園的藩籬。
4 結語
慕課是2012年出現的新型在線教育模式,幾年來它像熱帶風暴一樣席卷整個教育界,對教育技術領域產生著史無前例的影響。慕課的特點和優勢,以及其正面的作用和意義在文中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也有人認為慕課并不適合所有類型的課程,存在學習完成率超低等問題。因此,深入地研究和理解慕課這種教學模式的本質內涵,最大限度地發揚其優勢、抑制其弊端,是推廣應用慕課的基本前提。
參考文獻
[1] 宋姝穎.中美“慕課”發展綜述及未來展望[J].今傳媒,2016(3):124-126.
[2] 李斐,黃明東.“慕課”帶給高校的機遇與挑戰[J].中國高等教育,2014(7):22-26.
[3] 陳吉榮.國外慕課研究最新發展述評[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6(1):11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