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安學
【關鍵詞】 數學教學;職業高中;大學;
銜接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06—0076—01
高等數學是大學生的必修基礎課程。近幾年來,據職業高中畢業的高校一年級新生反映,學習高等數學普遍感到困難。學生進入大學,不論在生活上還是在思想上和學習上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高中形成的固有的學習方法與思維方式使其不能迅速適應大學數學的學習。其實中學數學是大學數學的基礎,大學數學是中學數學的延續,只有二者相互協調、相互配合、相互銜接,才能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對二者的銜接進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大學數學教學與中學數學教學的主要差異
1. 大學數學與中學數學在教學內容上的差異。大學數學較中學數學,其概念更具抽象性,理論性更強,縱橫聯系更為緊密、廣闊,應用更具有廣泛性、綜合性。
2. 大學數學與中學數學在學習方式和方法上的差異。中學生主要依賴于教師的講解,而大學數學的廣泛性、抽象性和實用性遠遠高于中學數學,僅僅靠課堂上聽教師的講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可能達到“通、透、化”的程度,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做到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同時學會歸納和總結,更需要學生具有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
3. 教師在教學方法上的差異。中學數學教師非常重視課堂教學,講究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吸引學生,每堂課基本上采用邊講邊練邊討論的方法,講授的內容較少,在講了典型例題和方法之后,要進行大量的練習。而大學數學對概念的討論、定理的條件和結論以及嚴格論證都比較重視,而對語言的形象化、板書等考慮得少一些,許多問題留給學生自己考慮,給學生的自學留下了很大的余地和空間。
二、中學數學與大學數學銜接的主要應對措施
(一)了解大學數學與中學數學的內容差異,加強二者之間教學內容的銜接。
1. 了解差異。通過對大學教材與中學教材的細致比較,掌握它們之間內容的差異,做到心中有數,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幫助學生構建數學認知結構。
2. 查缺補漏。新課標實施后,大學數學中有些必備的知識點被刪除,教師要及時查缺補漏,幫助學生完成中學數學知識到大學數學知識的順利過渡。
(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加強大學數學與中學數學之間學習方式、方法的銜接。
1.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對于學生在高中時所養成的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應明確要求學生繼續保持,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形成自己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少走彎路, 促使其盡快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
2. 發展學生積極的自我學習管理能力。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系統化、網絡化,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學好大學數學的欲望,還能培養學生積極的自我學習管理能力。
3. 加強作業的改革。作業不僅是教師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發現問題所在的重要參照,同時也可以利用作業扭轉學生在課外時間學習大學數學熱情低的現狀。學生可以以報告或論文的方式提交作業,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重視能力培養,采用新型教學模式,加強大學數學與中學數學之間教學思想方法的銜接。
1. 采取“先慢后快,逐步提高”的方法。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放慢速度,幫助學生熟悉大學數學教與學的方法,搞好接軌。為此,應注意處理以下兩種關系:一方面要正確處理新與舊的關系,另一方面要正確處理深與淺的關系。在教學中,教師應遵循“由淺人深,深入淺出”的原則。
2. 注重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避免以理論推導為主,避免過分追求數學的嚴謹性和邏輯性,適當突出數學的形象化和直觀化,注重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