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太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06—0085—01
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學習主體意識,要求課堂教學要圍繞學生展開,凸顯學生自主學習觀念。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采用多種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多種教學情境,對學生展開多元教學評價,形成重要的教學激勵機制。
一、激趣法,創設多元教學情境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多種手段創設教學情境,對教材文本展開多元解析,深度挖掘教材激趣切入點,為創設適宜教學情境做好鋪墊;教師還要對學生學情進行深入調研,掌握學生學習心理。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和主動性。教師精巧陳述、故事講述、事件介入、課堂演繹、媒體展示等,都可以為學生帶來全新視角,激發學生學習內驅力。特別是多媒體介入課堂教學以來,為教師教學設計提供更多便利,豐富多彩的動畫、圖片、漫畫、視頻、文字等材料信息,給學生帶來身臨其境的感覺。
例如,在學習《桂花雨》時,教師引導學生朗讀課文,為讓學生有更真切的感知體會,教師在學生朗讀時,給配上背景音樂《桃花源》。教室內書聲瑯瑯,音樂聲此起彼伏,給人的感覺是祥和、溫馨的。教師設計背景音樂輔助朗讀訓練,為學生創設了適宜的教學情境,讀書聲聲聲入耳,音樂聲時時潤心,教學呈現高度和諧。
二、引導法,優化課堂教學方法
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語文,教師要在引導方法設計方面有所創新。設計懸念問題、質疑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展開自由辯論、進行自主探究,都可以幫助學生獨立學習和思考,對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有重要幫助。
學生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心,這本身就是重要教學引導契機。在學習《鯨》時,教師先讓學生對文本展開自主閱讀學習,并給出一些思考問題:通過閱讀課文,你對鯨魚有了哪些了解,鯨魚分為哪兩類?都有什么特點?鯨魚在睡覺時是什么樣呢?你能夠用圖畫的形式把鯨魚睡覺的樣子畫出來嗎?學生對照文本解讀這些問題,課堂內學習研究氣氛漸濃。為給學生更多啟示,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更多關于鯨魚的圖片、動畫信息,學生看得非常認真,對相關問題的解讀也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三、活動法,組織教學實踐活動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藝術,要求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也鼓勵學生能夠在教學活動實踐中感知體驗語文的博大精深。教師要根據教學需要設計適當的教學實踐活動,吸引學生參與進來,并在多元實踐活動中形成學習認知。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很多童話、寓言、故事、詩歌,這些體裁都為教學實踐活動提供了重要素材。
如,在學習《有趣的漢字》時,教師設計了一組教學實踐活動內容: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每一個學生自主編制兩個字謎,先在小組內展示,小組統一選撥,參與班級字謎設計大賽。每一個小組推舉五個字謎,教師負責最終評價打分。活動開始后,學生參與積極性相當高,小組討論評選相當激烈。課堂展示時,各個小組推出的都是比較經典的字謎了。如“小狗四肢長滿嘴”“山下有石頭”等。教師推出字謎大賽,有效調動了學生參與熱情,無論學生編制的字謎是不是得到認可,學生都能夠通過參與活動獲得實實在在的訓練。
四、激勵法,展開個性教學評價
評價是課堂教學重要內容,教師利用多元評價方式對學生展開不同角度不同維度評價,為全面激勵學生學習主動性發揮重要促進作用。小學生非常看重教師課堂評價,教師要抓住學生這種心理,適當展開點評,特別要對評價語言進行整合優化,提升語言的個性化特征,為有效激活學生學習熱情做好充分準備。
如,在學習《斗笠》時,教師設計思考問題:本詩為什么以“斗笠”為題目?說說生活中什么會令你想起濃濃親情?你還知道哪些贊美母愛的詩文?學生自覺展開討論,給出答案。有學生說:我們應該感謝母親,贊美母愛的詩歌文章還有《游子吟》《我的母親》《慈母情深》等。教師評價:你能夠關注母愛,可見你平時對待母親的關懷一定充滿感恩之心。學生聽教師評價后,都顯得非常激動,這說明教師激勵措施呈現高效化。
隨著新課堂教學模式的推進、應用,課堂教學呈現多元化、個性化特征。教師對教學資源進行科學整合優化,形成個性化教學設計,為不同學生群體提供針對性教學策略。這也是新課改基本精神體現,并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吸引學生參與多種教學實踐活動,贏得課堂教學主動權。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