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
【摘 要】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一直在持續,過去十年間,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逐漸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諸多改革的觀點引起爭議也受到重視。本文將對科學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觀進行分析,并表明態度,即應當堅持科學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觀,并論述如何堅持科學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觀。
【關鍵詞】大學英語 英語教學 改革觀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201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一直是教育部門、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快,對于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高校必須在培養人才方面做到突破與創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使學生進入高校能夠有所學、有所用,尤其是做到學有所用。英語是對外交流的重要語言,學生在高校學習英語是為了能夠更好地運用,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因此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熱愛英語、學習英語,以此提升英語水平,滿足交流的需求,大學英語課堂也就具有了工具性和人文性性質。根據此特性,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理應遵循一定原則和指導思想,也必須要深化改革,而且要推進改革,而科學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觀就是為了確保改革的順利進行,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成功的前提條件。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路漫漫其修遠兮,在過去的十年間,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已經如火如荼地展開,我們不能抹殺其中的優點,也不能忽視其中的問題,從過去的歷史經驗中進行總結,再結合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實際情況進行分析。
一、客觀評價過去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教學改革無法一蹴而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學者進行無數次的研究、試驗,大學英語改革已經開展了十多年,期間也出現了很多有效的觀點,也有很多學者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是事實上,大學英語的教學改革還在繼續,至今為止還沒有一條比較適合中國大學英語教學的道路。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過程中,堅持科學的改革觀,我們首先就要正視歷史,對過去的改革情況進行客觀的看待。2003年我國正式開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迄今為止已經走過了十多年。期間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是聽說能力的培養,教學形式上做到了互聯網和傳統課堂的結合,對于學生的英語水平的評估也形成了 一定的標準和體系。可以說2003年至2017年這十多年的大學英語改革為如今的大學英語教學提供了一定指導意義,我們也應該看到這十年改革的理念、方式具有顛覆過去傳統教學的作用。其中值得我們去學習借鑒的是,大學英語改革看到了計算機互聯網在新時代的作用,并及時引進了相關技術進行教學。
二、正確認識大學英語教學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大學英語教學曾出現學術英語和通識英語教學的爭議,但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在我國教學環境下,通識英語始終應該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通識英語教學最重要的表現就在于通識英語的實用性,即學習英語能夠得到運用,這也就證明,英語作為一門學科的前提是作為交流工具而出現的,因此大學英語具有工具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教育應該要做到以人為本,即是大學英語教學的人文性。堅持科學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觀,我們要認識到英語的幾方面特性,尤其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把英語作為一種工具,這并不是對英語學科的歧視,相反的,這樣的論斷正是看到了英語的價值,而當前我國教育現狀不容樂觀,出現了東西方差距、城鄉差距,東部和西部的高校教育條件有所差距,也就影響了教學質量。而學生的生源地出現城鄉差距,城鄉差距最大的影響就在于英語教學水平的差距,鄉鎮生源地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遇到較好的師資,缺乏良好的學習條件,英語水平也就相應較低。因此堅持科學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觀的比較重要的就是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的不同而具有針對性地教學。
三、完善大學英語評估體系,做到公平、公正、客觀
中國教學體系中一直存在一個問題,即是唯分數論,無論是任何學科,任何階段都以分數評價學生。上文已提到,大學英語具有工具性,即是強調大學英語的實用性,而如果培養的學生只能夠在考試中獲取高分而不能在實際生活中能夠運用英語知識,教學也就沒有體現其價值。因此堅持科學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觀,完善大學英語評估體系就顯得十分重要,在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估過程中盡量做到客觀、公正,從多方面進行考慮而不是僅僅看到學生的分數。如今的四、六級作為考察學生的英語水平的重要方式,但從中體現出的我國大學生的英語水平堪憂,四、六級的通過率較低,且學生為了通過考試而刻苦學習一段時間,考過之后就不再堅持學習,這樣的行為也進一步影響了學生的英語水平。
四、尊重各語種,不忘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堅持科學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觀并不是讓學生的重心全部放在英語學科上,事實上,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能忘記中國的傳統文化。學習英語是為了學以致用,讓學生能夠更好的融入國際化市場,但融入國際化市場并不等同于讓學生真正走進國際化,而是讓他們接觸更多的文化領域,更好的實現自己的價值,并將中國文化向其他文化之中進行傳播,這樣才能響應習主席提出的建立文化大國的號召。因此我們尊重其他語種,學習其他文化,但也要傳承我國傳統文化,做到不忘初心。
五、總結
在過去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各方學者以及實踐者都很好的看到了現代技術尤其是計算機的不可忽視的作用,也都在教學中或多或少的引用了相應的技術。堅持科學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觀,不僅要在意識層面對改革進行研究分析,也要在物質上,尤其是硬件設施上提供一定幫助。因此在今后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我們要看到過去的改革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去粗取精,結合當前社會現實和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改革,也要做到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結合現代技術,融合國際化思維進行教學,唯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出復合型人才,確保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陳琳.英語新課標的“變”與“不變”[J].21世紀英語教育,2012
[2]黃婷.語言測試與《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匹配的可行性研究——以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為例[J].外語測試與教學,2012
[3]王初明.從外語學習角度看大學英語教學和考試的改革[J].外語界,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