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健
摘 要:工程建設造價管理的過程十分復雜。建設單位或企業應該僅僅圍繞工程造價管理這一中心,盡可能在促使工程質量進一步提高的基礎上,確保施工進度,降低成本,使最終的經濟效益有所提高,這一工作事關重大。文章主要是基于工程造價管理的現狀來探討最終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工程造價管理;現狀;發展對策
作為建設管理的一個核心部分, 工程造價控制一直滲透在整個工程建設的始終。工程從準備、設計到建設以及后期的使用都需要進行有效的造價管理,才能夠在整體上提高效率、節約成本。本文針對工程建設造價管理目前存在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且重點探討了相應的發展策略,希望能夠更加充分地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進而獲取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我國工程造價管理的現狀
(一)對工程造價缺乏主動控制,沒能重視全過程管理
很少有主動對建設工程項目進行事前控制,多是在事后進行被動控制;對竣工結算比較看重,卻忽視了施工圖預算;對大中型項目設計概算過分看重,卻輕視小項目的設計概算。在對施工圖預算的審定和報批方面,缺乏有效的方案和嚴格的程序。建設、設計與施工的單位之間缺少溝通,未能形成統一的造價管理目標,工程監理單位通常關注的管理內容只是局限于施工階段的質量與進度,對投資決策方面卻很少介入。在設計階段,設計單位盡管對工程概算進行細化,但是對于設計方案造價指標的卻缺少控制約束,因而造成保守的設計和偏高的投資。
(二)工程造價管理基礎工作薄弱
目前的工程建設項目在投資預算上大多是依據從前的信息,雖然很多的造價部門會定期進行一些價格的調整,但是很多工程信息的公布還是不能及時的提供給管理人員所需的信息,缺乏一個完整的工程造價信息系統,這很容易造成工程資料信息的缺乏、信息資源的閑置浪費,進而影響整個工程造價管理。
(三)工程施工階段在工程造價控制上的疏漏
在工程建設的施工階段一定要把控好設計變更。在具體的施工階段,由于工程建設本身的復雜性,肯定會存在一些問題,這是施工圖在施工中必然存在的。但是有關部門在設計的把關上仍然不能松懈,不要等到具體施工時又產生變化,這也是對于避免超出工程的造價預算的前提任務。同時也要在合同管理上進行加強,保證發包方與承包方利益的平衡化。
(四)缺乏高技術、高質量、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員
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具有技術性、專業性、廣泛性、復雜性、綜合性等特征。當前,在全國取得造價工程師資格證的專業人才較少,取得高級造價工程師職稱證的專業人才就更是“鳳毛麟角”了。有的雖已經取得執業資格,但無工作實踐經驗和實際工作能力,綜合素質不高,專業技能水平低,無法做好工程的造價管理與控制工作,并且單一的手段不能適應現代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的新要求。現代建筑工程造價師,需要具備綜合的專業知識,才能勝任建筑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工作。此外,一些造價工程師的職業道德素質低下,在建筑工程造價的管理和控制過程中,受“糖衣炮彈”的襲擊而妥協,在造價的管理和工作上,為一些不法分子大開方便之門,這些不僅踐踏了職業道德,而且嚴重影響建筑工程造價的準確性和真實有效性。
二、我國工程造價管理發展對策
(一)加強造價管理從業者的培訓
我國的工程造價管理離不開造價人才的培養,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培訓,培訓可以分層次進行。一方面可以加強造價法律法規基礎培訓,增加懂工程造價管理基礎知識的基層人員比例,同時,采取國際交流,高校培養等方式培養造價管理高層次人員,使得其掌握國內外工程造價信息動態變化,與國際接軌,造就一批拔尖的、優秀的、引領造價管理的高級人才。
(二)加強造價管理信息化建設
由前面的分析知道,我國的工程造價管理目前還是處于滯后、靜態的狀態,造成這個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工程造價信息獲取不及時,而加強造價管理信息化建設需要各個建設單位的配合,以便得到準確的動態資料,方便決策者選用,這也需要加強各個部門的協同創新,共同建立一套工程造價動態管理系統。
(三)建立健全的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機構和管理體制
加強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必須要有健全的管理機構和管理體制。現階段,就工程造價管理機構來講,中國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機構仍不健全,沒有獨立的部門或行政機構專門從事工程造價管理工作,工程造價的管理還基本上依附于工程技術或生產經營部門。我國也應該組建專業的建筑部門,專門從事建筑管理,并授予一定的行政權利。就建筑工程造價管理體制來講,中國建筑工程造價管理體制也仍不健全,搞好我國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工作,還要繼續推進計價依據的改革,繼續加強法律法規的建設和逐步完善招投標制和合同管理,繼續加強對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管理和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確保服務質量。在建立市場價格機制的同時,把握均衡價格,推行限額設計,加強對索賠和反索賠工作的管理,引入“雙贏”和“伙伴關系”的理念,強化管理人員的素質教育,這些都是不可忽視的內容。
(四)培育和扶持小規模工程造價企業,幫助其做大做強
我國目前乙級工程造價咨詢企業占到全部具有行業資質企業的絕大多數,其發展規模較小,并且極易受到地方經濟發展制約。因此,我們要積極創造有利條件,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幫助它們擴大業務量,提升其盈利水平;對一些技術力量薄弱、規模較小、發展滯后的企業,我們要采取聯合、兼并的手段,彌補其短板,將其做大做強。如借助本地房地產企業、施工建設企業在省外承建工程的有利條件,將省內工程造價咨詢企業推廣出去,幫助其提升知名度,獲取有益經驗,以此謀求企業發展。
(五)盡快建立工程造價管理的法律法規體系
我國工程造價行業在經歷了多年發展之后,已經積累了相當多的管理經驗,這為制定具體的、可操作性強的法律法規提供了有利條件。在法律層面,行業內部可提請全國人大制定《建設工程造價法》;在行政規章制度上,可由行業協會以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商討制定規范性文件;在行政法規層面,可由國務院制定《建設工程造價管理條例》;在地方性文件上,可有行業組織同地方政府協調制定地域行業管理條例細則。這樣,工程造價管理的國家性、地方性、法律性、政策性的權力與義務均能得到規范,從而從根本上加強了其功能性與影響力。
(六)嚴格執行現有計價依據,加強《計價規范》的控制力度
工程造價管理行業現有的計價依據和計價辦法是國家經濟政策的重要體現,其具有約束性與強制性,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責任、有義務、無條件地執行。各工程造價服務機構要認真履行守法守規的公共職責,督促工程造價從業人員在編制、審核、代理工程造價過程中采用國家規定的計價規范,發現違規現象,及時通報、處理,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罰,以此杜絕行業定價的不良現象發生。除此之外,政府相關部門還要進一步完善計價體系,及時調整行業收費標準,給出合理的政府指導價,從根本上解決企業亂收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