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煌
【內容摘要】觀察和實驗是物理的基礎。在教學實驗中,觀察在物理實驗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為了迎合國家物理實驗的教學改革,讓學生擁有較強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養成勇于探索物理知識的習慣,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質量,本文對物理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和補救措施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物理 實驗教學 培養 觀察能力
傳統的物理教學對實驗的結果比較重視,而不重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在物理教學中,比較重要的就是我們的實驗教學。因為傳統教學的原因,物理實驗教學想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成為了一個重點和難點。為了改善傳統物理實驗教學的現狀,我們需要在理論上加強對學生觀察能力方面的研究。
一、物理實驗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物理教學最明顯的缺點之一,就是不重視對學生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的培養。學校對物理實驗教學不夠重視,實驗室設備、儀器比較的老舊,實驗教學老師比較匱乏。
我國傳統升學考試的巨大壓力,很多學校只重視應試教育而不重視物理實驗教學。學生的物理實驗不是做出來的而是背出來的,做物理實驗影響教學進度也不影響筆試成績,所以很多老師不愿意做實驗。而且學生做的物理實驗都是老師統一安排好的,在做實驗之前老師會給出統一的實驗器材、實驗步驟、實驗目的和實驗結果,學生不需要去思考和探索,使學生喪失了對物理實驗的興趣。
二、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1.首先應該改善實驗教學的條件
教育局和學校應該加大對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視,改進實驗設備,增加學生做實驗的次數,加強對實驗教學的管理。改革考試制度,增強對物理實驗的考查。
2.尤其重要的的是轉變物理老師對實驗教學的教學方法
在實驗教學中老師應該多與學生交流溝通,多了解自己學生的個性特征,根據學生個性的不同設計不同的實驗,更有利于激發學生都物理實驗的熱愛、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在初中階段,學生主要掌握必要的科學知識、擁有一定的學習能力、能夠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問題,動手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該轉變教學態度,從以前的單單傳授科學知識轉變為多方面教育。比如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如何從實驗中找到問題解決難題、為學生的實驗提供更加真實的學習環境。初中學生做的物理實驗大多數是和生活緊密相連的,教師應該讓學生用實驗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增加學生在實驗教學中的參與度,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觀察力。
例如:聲的產生于傳播實驗中,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從家里的閑置物品中選擇一些可以輕松產出聲音的,比如鐵盆、筷子、木板、水杯等。然后進行連線研究聲音的傳遞,讓學生自己探討一些相關問題,讓學生真正的明白通過線的連接為什么可以聽的更清楚,為什么不同的線傳播清晰度不同。然后讓學生根據課本的知識和現在的實驗進行擴展,研究為什么不同的物體會發出不同的聲音,相同的玻璃杯加入不等體積的水為什么敲擊的聲音就不一樣。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真正的了解其中的原理,而不是僅僅知道是這樣,而且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老師還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給各組的成員進行分工,讓學生相互合作,增強他們的交流能力。
3.結合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物理實驗教學的主要內容就是讓學生把實驗與理論知識相結合。為了加強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應該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做實驗,探究科學知識,進行分組實驗會達到更佳的效果。
在探究串并聯電路的電流規律的原理實驗中,利用物理電學的實驗手段,采取控制變量法的實驗方法,通過控制電源電壓不變,研究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老師先給出電路圖和實驗的基本步驟,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學生通過觀察電路中電流表的讀數和電路圖的關系,通過電流的相加相減探究出電流在串、并聯電路中的分布規律。學生可以在實驗中觀察到在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表讀數是一樣的,在并聯電路中總路的電流表讀數等于各個支路電流表讀數之和,做這個實驗就考驗的就是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學生們做完這個實驗后進行整理,可以發現課本上許多不理解的難題都解開了,而且學生還可以根據得到的結論來作答習題,使科學知識得到靈活運用。
4.觀察能力的培養方法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有許多培養觀察力的方法,其中對比觀察法和連續觀察法是主要的培養方法。對比觀察法是通過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實驗現象進行對比,讓學生發現其中的規律和不同,探索其不同的原因。連續觀察法是觀察實驗過程的各個階段,發現其中的規律,找到對應的實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