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蓮
摘 要:實施快樂體育教學,不僅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實現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大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同時還有助于體育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順利推進快樂體育教學工作,文章認為應樹立快樂體育教學理念,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大學生體驗成功,采用多元教學方法,評價時應多以激勵為主。
關鍵詞:快樂體育教學 終身體育 大學生 學練
快樂體育教學可以讓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獲得一種精神上的滿足和愉悅。高校快樂體育教學以大學生的學情為基礎,遵循了教育教學規律,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在原有教學常規的基礎上,增添了課堂的趣味性、生動性,使大學生在歡悅的教學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學練,共同營造出了快樂、和諧的教學環境,同時也實現了大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個人的全面發展,使大學生感覺上體育課不再是苦與累,而是一種快樂的享受[1]。
1 實施快樂體育教學的現實意義
1.1 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體育新課標在強身健體的維度上又提出體育教育教學要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之重任。如果體育教師沿襲走傳統的老路,側重于競技體育內容、以高強度的體能訓練為重點,靠為師者的身份來主宰教學過程,大學生就會在“高壓”下被動地參與,他們的心理就會倍感壓抑與無奈,心理感受方面則毫無快樂可言。結果是運動能力得到了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卻得不到保證。對大學生實施快樂體育教學,則可以充分調動大學生的參與動機,讓他們帶著一定的學習任務,在快樂的學練氛圍中完成教學目標,不僅對身體進行了有效的鍛煉,在心情舒暢、無負重壓抑感的笑語言歡聲中,心理健康水平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1.2 有利于實現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體育課教學通過對學生施加一定的運動負荷量的刺激,使參與者的肌體產生適應性反應,進而提高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時與增強適應性。相關研究表明,實施快樂體育教學可以使大學生主動接受“刺激”,進而提高適應能力、獲得較為全面的發展。眾所周知,體育的終極目標不僅要著眼于大學生在讀期間體育學科對他們所起到的教育影響作用,而且要放眼于未來,關注大學生群體踏入社會后的體育影響力延續問題。為此,體育教師設法搞好樂體育教學工作,不僅要讓大學生在學知識、長技能的全過程中體驗快樂,更為重要的是向大學生滲透艱苦奮斗、奮力拼搏、團結協作、創新精神等方面的體育人文知識,推動他們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最終實現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1.3 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培養具有終身體育意識是目前新課改精神的重要理念之一。通過體育教學來培養大學生的終生體育意識,不僅是體育人文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主流方向。通過實施快樂體育教學可使大學生感受到體育所帶來的歡悅,明白運動鍛煉可使人終身受益的道理。不僅在讀期間能夠積極參加身體鍛煉活動,而且在踏入社會后,對體育運動仍舊有一定的心馳神往。為此,高校體育教學要從增強大學生體質為出發點,培養大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為旨歸,將傳授健身知識、技能與科學鍛煉身體的原則、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運用快樂體育教學模式與方法,充分發揮體育學科的優勢,培養大學生養成熱愛運動鍛煉的良好習慣。
1.4 有助于體育教師順利完成課堂教學目標
有教育箴言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將快樂體育教學引入體育課堂,大學生就會在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全身心地投入,自發地學練,且注意力集中、體育記憶能力強、技術動作也最容易形成動力定型,改變了過去那種為提高教學效率,體育教師依靠多遍的重復性練習,來促進大學生對運動技能掌握的傳統方法。枯燥的重復性練習,大學生興致不濃,疲于應付,結果體育教師教得累,大學生學得也苦,不僅造成了課堂效率的低下,且還不利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提升。為此,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融入快樂體育因素,讓大學生感受到上體育課是一件很快樂之事,他們就會興趣倍增,欣然參與,且注意力高度集中,學習效率顯著,此情勢下,體育教師就會很快、很順利地完成教學目標。
2 方法與措施
2.1 樹立快樂體育教學理念
為實施快樂體育教學,高校體育教師應具有淵博的學識素養、扎實的體育學科基本功與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事實證明,具有淵博的學識素養、扎實的體育學科基本功與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體育教師才能熟練駕馭課堂教學,營造出“快樂”的氛圍,把控好“快樂”的“度”,在課堂教學進程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亂”,在快樂有序之中完成教學任務。其次,體育教師不能一直沿襲使用個人積累下來的固定教課模板,應樹立快樂體育教學理念,在實踐中不斷開拓與創新,積極培養大學生體育興趣,幫助大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逐步提高大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再次,體育教師要用滿腔的熱情、幽默風趣的言語、標準規范的示范動作去感化大學生,但體育教師必須把握一個原則,不能為了所謂的快樂而快樂,必須在和諧愉快的氛圍中,通過一定的教學內容對大學生實施體育教育影響,激發大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愛,并在學練過程中培養大學生吃苦精神,并磨練他們的意志力。最后,體育教師要將近期目標與長遠目標相結合。近期目標要以強身健體、愉悅身心為肇始與發端,提高體育教育教學質量。遠期的目標是要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滿足大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大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讓在讀期間所學的體育知識與運動技能成為大學生熱愛體育活動的起點,并且不會隨著個人畢業而就此終止,而是追隨大學生走進單位、入住社區,繼續發揮體育輻射效應,帶動社區體育的健康發展[2]。
2.2 營造融洽的師生情感氛圍
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大學生體育課堂快樂的源泉,為順利實施快樂體育教學,體育教師應在師生之間架起情感的橋梁,給大學生更多呵護與鼓勵,使大學生在體育課堂感覺輕松無壓抑感,能充分地張揚個性,施展個人的潛能。若做好此方面,體育教師則需要做到:一是關注學情,了解大學生的體育需求;二是通過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與篩選,精心備好每一節課;三是傾注全力上好每一節課。在教學過程中,參照大學生的運動基礎與興趣愛好,選好教學模式、用好教學方法,師生積極互動,負荷強度與練習密度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讓大學生累中有笑聲、痛中有快樂。實施快樂體育教學,體育教師作用很關鍵。教師要具有樂教精神與營造快樂氛圍的技法,根據樂學的要求,對教材內容進行重組與提煉,熟諳各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又要調控好大學生課堂的動態生成。所以,體育教師要有全新的教育觀、崇高的思想境界、較高的業務能力和教學藝術水平[3]。
2.3 讓大學生輕松愉快地體驗成功
眾所周知,大學生對新鮮事物或感到新穎時最能激起求知欲,同時教學內容的難易度與本人運動基礎與能力相匹配,才能降低他們的喚醒水平。為此,在甄選教學內容方面要注重大學生的體育需求與運動能力,倘若教學內容偏易,則不能激起大學生的學練興致;若難度系數過大,大學生則會產生心理畏懼,就會避而遠之。建議體育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時,要遵循大學生的生理特點與心理特征,甄選那些貼近大學生日常生活、富有游戲性和競賽性的、能激發大學生學習積極參與且能讓他們產生愉悅感的體育項目。在教學內容搭配方面,要以大綱為主,結合本校實際,做到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同時要注重教材的合理性、科學性和趣味性。最后,要以生為本,在分析學情的基礎上,強調教學內容實用性與可操作性。
2.4 采用多元教學方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為此,體育教師在情感快樂與運動鍛煉的辯證關系的基礎上,圍繞教學目標精心選用多種教學方法。事實證明:有“吸睛力”的教學組織方法能激發大學生的探究興趣與參與動機。為此,在選用教學方法時,要突破傳統“講解—示范—練習”方法的單一性,將本節體育課的教學目標、內容、原則、裁判標準、評價方法等科學地融貫穿在一起,靈活更換使用,例如多媒體教學法、競賽法、分組教學法、自主探究法、體育游戲法等多種教學方法。這些方法的使用則會讓大學生感覺煥然一新,在體驗與嘗試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例如在籃球教學中,可采用分組競賽法,進行半場10分制小組擂臺賽,大學生或者直接上場參賽為本組爭光、或者在一旁指點與吶喊助威,不僅烘托出了快樂的課堂氛圍,而且在激烈歡快的同場競技中,運球、突破、擋拆、投籃、裁判細則等知識技能在實踐中得到了鞏固,且還有利于他們踏入社會以后,帶動社區籃球運動的有效開展??傊?,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可以逐步提高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主動性,并且能享受到體育所帶來的快樂[4]。
2.5 考評時以激勵性評價為主
激勵性評價的目的是通過表彰和肯定學生的優點和進步之處,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某種滿足,進而產生一種快樂的情感體驗?,F代體育心理學相關研究表明,大學生在得到鼓勵和賞識之后能產生歡悅之顏。為此,高校體育教師在教學完成后的考評之中,應以激勵為主,客觀公正地對大學生進行綜合評價,評價范圍不僅包括該教學內容知識與方法的掌握、運動技能的完成情況,還應考慮到大學生的進步幅度與學習態度等因素,最好是能針對大學生不同的體育基礎,采用分層的評價方案,體現出了一種公平,使各層次的大學生都能從自己的每一次進步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自信心逐步增強,過去不愛上體育課的大學生也會轉變思想認知,慢慢地愛上體育運動,在此基礎上指向與集中于某一個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并能堅持成為一種體育習慣[5]。
參考文獻
[1]陳軍峰.“快樂體育”的教學組織實施探討[J].教學與管理,2010(6):110-111.
[2]唐銳.快樂體育與體育教學改革[J].當代體育科技,2015(5):223-224.
[3]姜興凱.淺談快樂體育課堂教學模式[J].中國校外教育,2010(8):155.
[4]敬忠強.學校體育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3,2(2):144-146.
[5]何芳雄.在高校公共體育課中開展成功體育教學的探討[J].教育探索,2009(9):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