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剛
【摘要】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而家長教育又是家庭教育的基礎!農村教育是國民教育中最薄弱的部分,而農村家長教育又是農村教育中最薄弱的部分!想改變農村教育就必須從農村家長教育入手!可我們心痛的看到,農村家長教育發展到現在已無路可走!農村教育何談改變?
【關鍵詞】農村 家庭教育 家長文化 家長學校
【中圖分類號】G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5-0017-01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末至本世紀的十幾年,相對于城市來說,農村有了更為巨大的變化。農村的這種變化不僅僅改變了人們外在的生活方式,也在改變著人們的思想,更在影響和改變著農村的教育。應該說,這種變化對農村教育的沖擊和影響是巨大的!赤手空拳,無依無靠的農民面對教育的大變遷,除了被動應付外,無以應對,束手無策!
因為課題研究的需要,我們連續做了三年的農村與城市家庭教育狀況對比調查,每次調查均選取農村和縣城初三年級十個班級的家長參與,后期也做了大量相關調查。現將部分調查內容匯總如下:
1.家長文化程度比較。表中的計算結果為該文化段家長人數與有效調查總人數的百分比,其中括號內為縣城調查結果。
由上表可以看出,農村家長的學歷以初中和小學為主。而且隨著時間的遷移,初中和小學學歷的家長的總占比從2012年的82%上升到2013年的86%,再到2014年的87%,這一變化跟我們之前的推測剛好相反,令人吃驚。經過仔細分析,我們發現,在農村許多有較高學歷或較高收入的家長因為對子女教育的重視,紛紛在縣城買房讓子女上學或到縣城借讀,而且這一趨勢越來越明顯,從而出現了表中的數據!通過上表可以看出農村和城市家長的文化素質差距很大,且差距有越來越大的趨勢,這對農村的家長教育是很不利的。
2.家長教育信息來源比較。
從表中數據看,差異明顯。農村家長的教育信息來源中,主要是學校(家長會為主)和父母朋友等處,雖然所占比例逐年降低了,但目前來看還是占主導地位;讓人欣慰的是農村家長也開始學習從書籍、網絡中獲取教育信息。而在城市家庭中,父母獲取教育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從書籍、網絡和社會教育機構處獲取教育信息占比已超過50%,這表明城市中許多家長已經可以主動自我教育,逐步向學習性父母轉變。
家長學校對于城市家長來說也許不很重要,由于文化素質等多種因素影響,城市家長有多種獲取家庭教育信息的渠道。但對于農村家長來說,能夠獲取有效家庭教育信息的渠道有限,家長學校就是最主要的方式。過去一段時間里,家長學校在農村家長教育方面曾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收到了很好效果。而現在為什么就無聲無息的“死亡”了呢?經過調查,我們發現原因很多,可以歸結為“四無”,無經費、無管理、無師資、無心思!一是無經費,自從施行義務教育一費制之后,學校不能也不敢再以任何形式收費,而絕大多數學校和上級主管部門也不愿從“本就緊張的經費中擠出一部分”用于家長學校的運轉。二是無管理。家長學校到應該歸誰管,到現在還在無謂的爭論之中。各個部門都能管,政出多門,但誰都不負責;管理混亂不規范。三是無師資。沒有師資保證,更談不上專業教材,流于形式,何談質量?四是無心思。現在絕大多數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素質教育喊的轟轟烈烈, 應試教育搞得踏踏實實”,有誰把家長教育看在了眼里?因為分數可以帶來眼前實實在在的好處!又有誰能把教育目光放的遠?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而家長教育又是家庭教育的基礎!農村教育是國民教育中最薄弱的部分,而農村家長教育又是農村教育中最薄弱的部分!想改變農村教育就必須從農村家長教育入手!可我們心痛的看到,農村家長教育無路可走!農村教育何談改變?
農村家長教育,路在何方?
參考文獻:
[1]鄒強.中國當代家庭教育變遷研究[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11.
[2]趙剛.家長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