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宗陽
摘 要:農業作為我國的基礎產業,其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仍然是不容忽視的。目前我國農業發展存在一定的問題,必須得到國家法律法規的支撐和保護,才能確保農業穩定快速的發展。
關鍵詞:農業執法;現狀;完善對策
要提高農業執法能力,加強管理和規范化建設至關重要。不斷完善執法人員的職能,督促執法人員形成正確的執法觀念,采用科學規范的執法手段,才能切實保證農業執法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農業執法工作存在的問題
1.執法缺乏針對性。我國農業經濟水平較低,農村傳統特色較為突出且很難改變,輕視法律法規、重視人情世故的觀點非常嚴重,農村人民的思想觀念問題是農村地區行政執法工作面臨的最大阻礙。目前農村農業執法中存在諸多問題,如違法不究、執法不嚴等,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農業執法人員和執法機構思想觀念不正確,一些執法人員對農業執法的流程不甚了解,依法行政很難實現;由于農村思想觀念存在問題,執法機構和很多執法人員都犯了不作為的錯誤,農業執法形式化,沒有真正落實,以罰代管等現象嚴重影響了農業執法機構的形象。
2.難以保障執法效果。農業執法的作用是為了維護農業生產的正常秩序,確保農業市場的健康穩定。但是,目前農業執法存在執法項目多、執法人員不足的問題,執法覆蓋面不夠廣,一些地區仍然采用定點執法的形式,沒有凸顯出日常巡查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須堅持處罰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改善“治標不治本”的問題。
3.橫向欠協調,執法范圍難把握。大農業范圍比較寬泛,涉及行業和門類多,法律法規眾多,涉及種子管理、農藥管理、植物檢疫、肥料管理、農業環境監管、動物檢疫,以及獸藥、種畜禽、漁政、農機安全監理等方面。這對農業執法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把眾多的法律研究透徹并執行到位,難免會出現操作難、用法不到位、執法不力等問題,而且有的農業領域如肥料等方面農業綜合執法法律依據不足。一些農業事業站對綜合執法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協調較難,農資經營者、農村、農民也對農業綜合執法不理解。
二、完善農業執法的策略
1.嚴格按照標準和規范執法。為了提高農業執法力度和執法水平,體現農業執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行政執法部門應以身作則,嚴格按照規范進行農業執法,將《行政強制法》《行政處罰法》作為農業執法的依據和保障,按照法律規定嚴格執法。在執法過程中要突出農業執法的重點,執法人員要建立責任意識,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對于目前屢禁不止的問題,應加大處罰力度徹底杜絕,提高執法的有效性。嚴格執法,熱心為農民服務,提高執法水平,改善執法工作質量,為廣大農民的生產生活提供執法保障。
2.嚴格依法辦事。在工作過程中,執法人員必須加強責任意識,不斷學習農業執法的相關知識,樹立依法執法的正確觀念;政府的行政執法部門應針對農業執法人員進行內部培訓和考核,為執法人員營造依法行政的良好氛圍,督促執法人員能夠有意識地按照相關要求和規定進行農業執法。在管理和執法過程中,要依法辦事,如果發現執法人員存在“人治大于法治”的現象,要給予處罰,并追責相關的管理人員;對于存在違規執法現象的執法人員,行政機關必修采取措施嚴肅處理,徹底杜絕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等現象,確保農業執法的公平公正。
3.加強職能轉變,明確主體地位。隨著全國農業綜合執法的普及,建議立法部門修改相關法律法規,對農業綜合執法的主體地位予以明確,將農業綜合執法機構明確為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機構,將農業法律法規賦予的行政處罰權全部交給綜合執法機構行使,執法機構成為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分離從事農業技術推廣的其他事業站所的執法職能,使其成為以專業管理為職責,只從事新技術的試驗、示范、推廣職能,不再行使行政管理和執法職能的工作機構。做到同一層級的機構行使的職能不交叉,才能提高執法效率,避免多頭執法擾民,減輕當事人的負擔。
4.健全層級架構,完善體系建設。經過多年努力,水利、海洋漁業、林業等部門都已經建立起較為健全和完善的執法機構和體系。在依法治國的形勢下,建立上下聯動、貫通一致的農業綜合執法體系迫在眉睫。建議由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牽頭,自上而下建立起覆蓋省、市、縣的農業行政綜合執法垂直管理體系。根據行政權限和工作性質,合理確定上下級機構職能,做到不同層級的機構應行使不同層次的職能。省、市2級農業綜合執法機構側重組織、指導、監督、協調下級農業綜合執法機構工作;縣級農業綜合執法機構側重具體負責區域內農業執法。
5.內強干部素質,打造正規隊伍。農業執法因涉及的范圍廣、法規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這在客觀上要求我們必須建設一支正規化的農業執法隊伍,這只隊伍要政治合格、業務精通、作風過硬、公正廉潔,才能適應工作需要。目前,濟南市農業綜合執法隊伍包括農業和法律專業技術人員和部隊轉業干部。對這些人員既要精挑細選,又要按從事的執法內容合理配置。因為農業綜合執法涉及的知識面廣,執法門類多,專業較為復雜,要定期對執法人員進行農業業務知識的更新和法律知識的培訓,擴大其知識面,提高其綜合素質。
6.借力信息手段,統一規范執法。為保障綜合執法的合法性、規范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執法人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濟南市可以運用現有的信息化平臺,用系統規范執法人員執法過程。將信息化手段融入到農業綜合執法工作中,規范辦案流程。用信息化手段既將農業綜合執法統一標準,又對執法行為進行規范,既便于執法人員間溝通和交流執法信息,利于農業執法部門與其他智能部門的聯合執法、組織配合、相互銜接,又便于執法行為接受監督。
7.確保執法經費,配齊執法設備。執法設備的完善是農業綜合執法的基礎,執法經費保障是搞好執法工作的前提。市、縣2級要爭取財政對農業綜合執法體系建設投入的支持,應將農業綜合執法經費列入部門預算,新增專項資金或者調整現有專項資金的使用范圍和用途。要在保障工作正常運轉的情況下,配齊和更新執法裝備,改善現有的執法條件。
三、結語
實施農業綜合執法是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轉變職能的重要內容;通過法律法規統一規定農業行政執法權由農業綜合執法機構集中行使,既能體現執法全局性,又能推動執法綜合性,從而避免部門之間工作交叉、職責不清等問題產生;建立綜合執法與專業管理的協調運行機制,積極加強信息交流,實現資源共享,才能形成良性的管理合力;加快加大農業局內部部門之間行政執法職能整合范圍,推進部門間的快速整合;利用信息化手段可提高農業綜合執法水平。通過行政權力的再次配置和程序化運作,積極探索建立協調自如、運轉高效的執法機制,以保障我國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郭銳。農業執法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4(12):36.
[2]康健。加強規范化建設提高農業執法能力[J].農業與技術,2013(6):72.
[3]張國棟。談加強農業執法力度的新措施[J].中國農業信息,2014(4):53.
[4]崔曉紅。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5(4):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