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國洪
【摘要】建設學習型社區是開展基層社區教育的重要任務。宜興市芳橋社區依托社區教育陣地,以加強領導、黨員示范、凝聚民心為重要舉措,積極開展學習型社區建設并取得明顯成效。本文就以上內容作一分析闡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社區教育 學習型社區建設 實踐
【中圖分類號】G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7-0011-02
當前,隨著社區建設的快速發展,社區居民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增強生存技能、提升生活質量的精神文化愿望越來越迫切。滿足社區居民的學習愿望成為基層社區教育的迫切之需,也成為建設學習型社區的重要任務。宜興市芳橋街道芳橋社區堅持以人為本,依托社區教育陣地積極開展學習型社區建設,在實踐中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
一、加強領導,全面落實各項措施
一是成立工作小組。社區一把手領導親自抓學習型社區建設工作,制定發展規劃,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二是確立建設目標。以“建設一流的社區學習環境,提供一流的社區教育服務,培養一流的社區學習型居民”為共同目標,為學習型組織提供能量,把建設學習型社區這項工作做成實事工程。三是實行責任追究。把建設學習型社區工作作為社區干部年度績效考核的內容之一,權重占5%,并進行嚴格的檢查和考核,認真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四是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市民學校、信息網絡、宣傳標語、走樓道入住戶等形式廣泛宣傳學習理念,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二、黨員示范,積極引領社區建設
芳橋社區黨員干部在學習型社區建設工作中帶頭開展學習活動,發揮引領作用,緊扣黨員隊伍建設這一關鍵元素,做到“五個結合”。
(一)把個人自學與集中學習相結合。社區黨委有專人負責學習活動,狠抓學習過程,即有集中學習的安排,做好集中學習的記錄,更有個人自學的要求,做好自主學習的筆記,每個季度進行一次黨員讀書筆記交流會,同時評選出優秀作品進行獎勵。
(二)把學習活動與工作實踐相結合。要求社區黨員干部的學習活動緊緊圍繞工作實踐,務實推進,以推動黨員干部自身綜合素養提高為目的。社區領導與普通黨員一起,結合自身崗位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習活動,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學習經驗交流會。
(三)把學習活動與征文競賽相結合。要求社區所有黨員干部參與每年組織的讀書活動,強化“五個一”制度:每年精讀一本指定政治理論書籍;每季度進行一次讀書活動考核;每月撰寫一篇讀書筆記;每周進行一次集中學習和心得交流;每人每天自學一小時。不僅要讀好書,更要寫好文,積極參與上級組織的黨員讀書征文競賽。
(四)把學習活動與年終考評相結合。把學習活動作為對黨員干部年終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對學習不積極者給予警告,誡勉談話,對學習積極者給予表揚和一定獎勵。
(五)把學習活動與課題研究相結合。在芳橋社區教育中心指導下,積極開展市級立項課題《基層學習型社區建設的實踐研究》的研究工作。結合社區實踐工作創設了學習型社區建設“五步推進式”工作模式,即“管理制度創新——創制工作程序——開展黨員培訓——注重過程管理——實施績效考核”,可操作性較強,效果明顯。
三、凝聚民心,提升居民綜合素質
芳橋社區充分依托社區市民學校開展學習型社區建設,開展各類學習教育活動,講求實效,凝聚民心,努力把學習型社區建設做成民心工程。
(一)發揮市民學校作用。由社區黨委書記親自擔任市民學校校長,其他主要領導參與市民學校的日常管理,指定專人主管日常工作,配備了一定數量的專、兼職教師和社區志愿者,并且成功創建為宜興市市民學校示范校。
(二)培育特色文藝團隊。一是成立了芳橋社區票友站,并鼓勵文藝骨干充分挖掘本地文化底蘊,自編教材和文藝節目,寓教于樂,營造健康向上的學習生活。二是成立社區老年學校。組織老年朋友成立書法、繪畫、棋類、說唱、舞蹈等文藝小組,做到“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三)建立“結對助學”機制。近年來,社區的失地農民越來越多,有的沒有工作。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社區成立了結對助學工作小組,指定社區干部與社區家庭進行“結對助學”活動。在芳橋社區教育中心支持下,為失地農民舉辦了20多期職業技能培訓班,讓他們掌握一技之長,提高生存技能。
(四)加強未成年人道德建設。社區成立了校外輔導站,邀請老教師、老黨員、老干部、社區片警、社區醫務人員為輔導老師,同時為困難家庭子女就讀提供幫助,培養青少年在社區實踐中學習成長的良好意識。
參考文獻:
[1]陳乃林,張志坤.社區教育管理的理論與實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葉忠海.社區教育學基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