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小紅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對語文課程的開展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已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的任務。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逐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能力,探究性閱讀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能力。所以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閱讀重要性 現(xiàn)狀 策略方法 反思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7-0083-01
一、小學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
語文閱讀是對小學生學習思維、情感技巧培養(yǎng)的重要手段。而“閱讀”是指一種從書面語言中獲得知識的社會行為,是一種實踐活動和心理教育教學的過程,具有社會活動的實踐性。新課標指出: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核心,是語文學習的根本,語文教學要進行綜合性學習,綜合性學習主要是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發(fā)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相互鏈接,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相互的結合。語文是一門廣泛、深奧且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為了達到教學的目的,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學會運用語言文字,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提高思維能力、提高自身素質的目的。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教學中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小學生的課外閱讀對小學生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課外閱讀,能夠增加小學生的科學文化知識,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寫作水平,促進小學生全面健康的發(fā)展,也是現(xiàn)代小學生不斷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提高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師非常重要的任務。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教學實踐中其實存在很多問題,由于各種“限制”或者其他原因,因此并沒有很好的開展起來。
1.理解差異。師生在對閱讀的認識方面,并未完全解讀出新課改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誤區(qū)。老師往往認為,閱讀無非就是領著學生讀書,也人為閱讀其實沒有什么好的方法,多看就可以了;而在學生的認知里,則往往認為閱讀就是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喜歡怎么讀就怎么讀。由于觀念存在差異,致使閱讀教學并沒有很好的利用到課程教學中,無法通過閱讀對教學效益起到提高的作用。
2.側重知識灌輸。語文是需要長期培養(yǎng)的教學過程,很難像其他學科一樣在短時間內大幅提高,因此,在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往往必須依賴于教學參考來教授學生,其教學思路、方法受到嚴重的限制,尤其在閱讀的考試內容上,往往側重于分析理解,概括中心思想、分析句子含義等方面,而大多數(shù)小學生在這些方面并不能完全的理解消化,只能照葫蘆畫瓢,死記硬背,在考試中不會靈活運用,這種知識灌輸?shù)慕虒W方法,會很大的限制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心智的開發(fā)、思維能力的開拓。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策略
1.正確引導。首先,要讓學生對“閱讀”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讓學生知道閱讀不僅僅只是讀書、看書那么簡單的事情,閱讀是知識積累的一個過程,閱讀需要用心,需要用腦,需要爛筆頭、需要實踐;其次,要精心設置課前引導語,激發(fā)出學生學習的興趣,小學生由于處于特定的年齡階段,對任何事物都會有很強的好奇心理,他們的求知欲望是非常強烈的。在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應抓住這種心理,設置好引導語,提高學生的求知興趣,從而達到活躍課堂的目的,提高教學效率。
2.注重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在閱讀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讓學生帶著感情去讀、去思考,不再局限于找“本文通過什么,敘述了什么,表達了什么、反映了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這些方面,應讓學生開頭思維,大膽的想象并說出來。老師應在“讀中講”,創(chuàng)造一個民主、自由、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為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讓學生在一個充滿感情的課堂氛圍中學習,讓學生有時間進行有效的交流溝通,師生間可以平等的讀書、討論,讓學生愛上語文。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抓住以讀為主線,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激勵學生要敢于閱讀、敢于發(fā)言,并給予正確的引導,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使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從而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易燕.試論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策略,《新課程學習》2013年
[2]鮑德懷.論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吉林教育》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