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志偉
【摘要】本文通過簡要分析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指出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教學改革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夠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下 高中數學 問題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7-0156-02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高中數學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所以,在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改革的重要意義,根據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積極改革數學教學模式,不斷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以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1.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學觀念過于落后
受到高考的影響,高中生的學習任務較重,而且,在教學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只注重講解數學定理、數學公式和解題思路,并且通過題海戰術,訓練學生的解題能力,沒有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邏輯思維能力,導致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較差[1]。另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許多高中數學教師過度強調自身的指導作用,一味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灌輸數學知識,沒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得課堂教學氛圍沉悶,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1.2教學模式單一、僵硬
在信息化時代,各種各樣先進的教學手段已經被開發和應用,但是,由于部分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觀念陳舊,不能靈活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未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忽視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導致數學教學的質量不高。而且,在具體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很多高中數學教師過度強調講解理論知識,忽視了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沒有充分認識到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學內容,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2.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教學改革的有效策略
2.1轉變教學觀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營造輕松、活躍的教學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提高數學教學效率,所以,高中數學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積極改進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2]。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高中數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好奇心的特點,利用數學故事、生活實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概率時,高中數學可以讓學生根據天氣預報以及當天的天氣狀況,預測一下明天是晴天的概率,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數學教學的效果。
2.2改進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為知識的接受者和獲取者,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占據著主體的地位,所以,高中數學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改進教學模式,不斷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合理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3]。例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探究式教學法、合作學習法和問題教學法,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同時,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正余弦定理時,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正弦、余弦的圖像,讓學生直觀了解正余弦的最值、對稱軸、周期等知識,以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記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2.3利用數學例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數學知識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和理論性,需要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利用數學習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以達到數學教學的目標。
2.4通過課堂總結,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通過課堂總結,幫助學生復習、鞏固知識,可以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印象,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所以,在課堂教學活動結束之前,高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提問或者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共同回顧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掌握教學重難點,幫助學生建立科學、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以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信心,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
3.總結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成為教育教學的目標,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應該根據時代形勢,積極改革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不斷提高數學教學的時代性和新穎性,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以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促進消火栓數學學習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翟淑紅.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改革[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1,03:104-105.
[2]夏秋.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分析[J].求知導刊,2014,07:109.
[3]林彬.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教學策略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4,S3: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