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高等教育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進一步增強教育活力,以改革促發展,以發展衡量、促進改革,實現改革與發展并肩齊驅,共同為高等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為此,必須改革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全體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重視大學生的道德教育,立德樹人;堅持改革要國際化;實現教學方式由傳授式向學習式轉變,大力倡導翻轉課堂,使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監控能力顯著提高;改革要遵循教育本身的規律,以育人作為重要的價值維度,促進高等教育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 全面自由發展 立德樹人 學習式教學 以人為本 育人價值
【中圖分類號】G64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023-01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教育改革已經走過了30年歷程,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國正在由一個人口大國轉化為一個人力資源強國,國人的整體素質逐步提高,但也存在各種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在以后的教育改革中,應該進行全面的綜合改革,以促進高等教育健康發展。
一、加強大學生道德教育,教會大學生學會做人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高等學校應該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教育觀、質量關,為社會培養有社會責任感,勇于擔當,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此,應該做到以下幾點,1.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道德教育,教會大學生如何做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愛國、敬業、誠信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從三個方面創新了道德教育。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作為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目標。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道德教育,讓大學生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為社會發展提供正能量,為社會樹立時代的楷模。2.應該從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促進大學道德教育的開展。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倫理學的基本問題就是道德原則問題,其中“仁”為儒家的最高原則,后來中華倫理學經過擴充而成為仁、義,禮、智、信這五項道德原則。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倫理學進行道德教育就是讓大學生做一個仁愛之人,有同情之心、大義之心,正確處理義與利的關系;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有中華傳統的禮節,有智慧有誠信的社會主義新公民。3.要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強健大學生的體魄,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4.要加強大學生的審美教育、人文素養,促進其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統一。
二、以教育信息化推進教育現代化,大力實施翻轉課堂教學
當前,以信息技術為先導的新技術革命方心未艾,人類社會正高速進入信息時代,給人類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帶來了深刻的變革,也給教育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在信息化時代,高等教育應該抓住機遇,推進高等教育全面改革。
信息化顛覆了傳統的學習方式,翻轉課堂就是當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實踐。翻轉課堂能靈活、主動地讓學生參入課堂,將學習的主動權由教師轉移給學生,教師不再占用課堂的時間來講授信息,而是要求學生通過看視頻、聽播客、閱讀功能增強的電子書等方式學習。教師也能增加與學生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有利于因材施教,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促進個性化學習。課后學生主動規劃學習內容、學習節奏。翻轉課堂通過制作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能針對一個特定的問題作專題的講解,查找起來也比較方便,視頻的長度控制在學生注意力能比較集中的時間范圍內,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的特點,視頻具有回放、暫停等功能,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自我控制。
翻轉課堂能重新建構學習過程,有利于知識的吸收消化。在通常情況下,學生的學習過程由兩個階段組成,信息傳遞與消化吸收。傳統的教學信息傳遞是在課堂進行的,通過教師的講授實現信息傳遞,這種方式占用了大部分課堂時間,而翻轉課堂通過視頻在課前實現了信息傳遞,節省了大量的課上時間。消化吸收學生普遍感覺難,常常讓學生感到挫敗,喪失想學習動機和成就感,而反轉課堂在課堂上通過師生、生生互動來實現消化吸收。在翻轉課堂上,教師能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在課堂上給與有效的指導,同學之間的交流互動有助于促進知識的吸收內化過程。翻轉課堂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將極大地促進大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教師主導作用,促進教學效率。
三、提升高校國際化水平,提升高等教育質量
高等教育國際化就是借鑒國際上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經驗來促進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地位、影響力和競爭力。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具體措施有(1)在課程建設方面,學習國外大學專業與課程建設經驗,鼓勵設立專項課題組織譯介美國等國一流大學的重要教材,促進我國高等教育專業國際化,課程國際化。(2)大幅度提高高校外籍教師比例和留學生比例,加強外籍教師對國外先進教育理念的引進,促進中外學生的交流。(3)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實施高校學生國內外雙導師制,尤其是碩士、博士培養,此舉動有利于擴展學生的國際視野。
四、高等教育改革要遵循教育本身的規律,以人為本,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自由發展
高等教育改革有三個維度,即政治、經濟、價值維度。在政治、經濟維度之外,價值維度要求高等教育改革不能止于滿足政治、經濟的需要,而要遵循教育本身的規律,以育人為本,以所有學生的全面自由發展為落腳點。如果通過改革只是增強了其服務于政治、經濟、社會的能力,或者高等教育的規模擴大了,硬件改善了不能等同于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成功,高等教育改革不能只從功利主義的角度來衡量,而更應該從道德、育人的維度來衡量。高等教育改革必須促進所有學生的全面、自由發展作為出發點。所有學生是指高等教育改革是面向全體在校大學生,而不是部分少數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是指高等教育改革不僅僅限于促進大學生的智力提高,而應該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促進大學生創新能力、社會實踐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全面發展;自由發展就是尊重大學生的個性差異,發揮每一個人的潛力,實現每個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的個性。
總之,高等教育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改革要以人為本,重視大學生的道德教育,遵循高等教育內在的規律、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自由發展。高等教育改革育人是重要的價值維度,要以人為本,去除功利主義的傾向,實現育人的重要價值維度。
參考文獻:
[1]袁貴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N]人民日報,2013-12—17
[2]顧明遠: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宏觀視野[J],教育研究,2014-6-15
作者簡介:
邵珠玉(1978-),女,漢族,山東臨沂人,山東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