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亞文
【摘要】所謂情境教學是指教學過程中在教學大綱及教材內容的指導下人為創(chuàng)設課程相關的情境,使學生在更加真實的學習場景中實現情感體驗與知識認知的有機結合,從而提高教學效率。由此可見,老師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有效的學習情境可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主動性。初中美術教學是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豐富其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初中美術課堂上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可以促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果。文章主要針對初中美術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美術 情境教學法 教學體會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5-0216-02
至今學術界未針對情境教學法形成統(tǒng)一的概念,普遍認為情境教學是基于教學需要出發(fā),根據教材創(chuàng)設、以形象為主體、以富有感情色彩的具體場景為形式,以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的目標。由此可見,情境教學的根本特質是通過建構某種情境使學生實現認知與情感的有機結合。
一、情境教學法的特點
情境本身包含有明顯的情感因素,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是其最顯著的作用,因此情境設置要以激發(fā)學生情感為前提,故情境教學法體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首先,情境是一種教學手段。情境教學法中的情境并非孤立于學生學習行為之外的、獨立的教學環(huán)境,其具有一定的教學功能,其所強調的也是學生的生命體驗。知識是文化、背景、活動的產物,其本身就帶有情境性的特點,而在教學活動中納入情境體驗,是將情境具體化的結果,因此在情境教學法中,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核心。其次,情境教學以情感為起點。情境教學充分尊重學生的體驗、反省、感悟,因此情境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引導學生形成主動參與學習的意愿與情感,盡管情境本身是包含有情感因素的,但諸如問題情境、相象情境、遷移情境等其情感色彩具有一定的隱性性,因此老師需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緒與學習動機,以提高情境創(chuàng)設的針對性。最后,情境教學強調對學生的生命關照。在新課程理念中,課堂不只是傳授知識的場所,更是學生與老師進行情感交流、學習合作、成長經歷的場所,情境教學為學生營造一個可以親身體驗的教學環(huán)境,不僅強調了對學生的生命關照,而且為學生的“活動建構”創(chuàng)造基礎條件。
二、初中美術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情境教學中老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優(yōu)化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進入角色、體驗角色、評價角色,從而豐富其情感體驗,成為真正的學習主角,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生活出真知——在美術課堂上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任何藝術都來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初中美術教學中老師要有意識的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更多的生活情境,應用學生熟知的生活化場景激發(fā)其情感體驗,增強學生對美術課程的認同與感悟。比如在學習色彩知識時,原色、間色、冷色、暖色、復色等基礎概念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比較枯燥、乏味,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中國人結婚的時候穿什么顏色的衣服?葬禮穿什么顏色的衣服?也可向學生展示兩個材質、外形、體積均相同但顏色一深一淺的箱子,再向學生提問:你覺得這兩個箱子哪個更重?可以通過教材尋找答案。這種問題情境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可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與美術的情感共鳴,使其更深刻的體會到美術的價值。
(二)他山之石可攻玉——融合其它學科的優(yōu)勢
從某種程度上講,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領域的應用為教學活動帶來了一場變革,初中美術教學也要與時俱進,將多媒體技術合理應用于課堂教學活動中,以提高教學效果與效率。藝術是相通的,美術與文學、音樂、歷史的美系是殊途同歸的,因此美術課堂上老師要有意識的應用多媒體技術融合其它學科的優(yōu)勢,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升華學生的情感。比如在學習《戲曲與美術》一課時,筆者就應用多媒體播放京劇《鍘美案》的經典唱段,學生既可以感受戲曲的氛圍,欣賞京劇的優(yōu)美旋律,又可以對京劇臉譜形成更加立體的認識。此外,還可以在美術課堂上進行詩歌鑒賞、散文朗誦等,比如在學習《感受春光,了解春天》一課時,筆者就將朱自清的散文《春》應用多媒體播放出來,學生通過文字對春天形成抽象、豐富的想象,而通過美術作品的欣賞將這種想象具像化,情感體驗層次更豐富、感覺更厚重,大大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感染力。
(三)生活處處皆藝術——打造“美術館”式教室
美術課程有其特有的學科特點與優(yōu)勢,老師可以將美術的學科優(yōu)勢充分利用起來,將美術課堂的情景創(chuàng)設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可以將學生的班級打造成一個專用的美術教室,收集教學素材,創(chuàng)作豐富的美術作品,將教室設計成一個“美術館”,學生一進教室就可以感受到教室的美,從而激發(fā)其對美術、對藝術的學習熱情。美術室的建設要注意功能上的實用性,并體現出較高的美學品味,可以將不同班級的教室打造成獨具特色的美術館,比如國畫書法教室、手工制作教室、寫生教室等等,室內設置學習體驗區(qū)、優(yōu)秀作品欣賞區(qū)、作業(yè)交流區(qū)等等,學生可以隨時體驗美術活動,交流美術學習心得體會,使得美術教學真正服務于學生的日常生活與教學活動,為學生廣泛參與各種形式的美術學習活動、自主進行美術實踐活動提供更多機會。
三、情境教學法注意事項
雖然美術教學過程中應用情境教學法具有獨特優(yōu)勢,但是其畢竟是一種單一的教學方法,無法取代其它教學手段,因此情境教學法的應用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教學情境要依歸于教學目標。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服務于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的,老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要從教學目標出發(fā),恰當的組織素質,創(chuàng)設與課堂教學內容高度一致的情境,恰當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法。其次,創(chuàng)設靈活多樣的教學情境。雖然教材中或教學參考書中會提供情境案例,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老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其生活經歷、成長經歷靈活設計,不能生搬硬套,要選擇學生熟悉的例子、物體,向學生呈現更豐富多樣的學習情境。再次,教學情境應用要適度。雖然一節(jié)美術課需要用到多個教學情境,但是其作為一種教學手段不能喧賓奪主,其仍然要服務于主流的教學手段,教學中切忌“為了情境而情境”的形式主義,適量、適時、適當的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要注意情境創(chuàng)設的美學表達。美術課本身就是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豐富其審美體驗,因此美術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也要有意識的表現出美學特點,使學生在融入情境的同時可以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美的愉悅。
四、結語
總之,初中美術對提高學生的藝術涵養(yǎng)、促進其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老師在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為學生構建一個更優(yōu)越的學習平臺,促使學生更好的實現藝術學習目標。情境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其本質上是一種教學導入藝術,雖然課堂上需要應用多種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但是無一不強調了老師情感的真實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在深入了解學習、吃透教材的基礎上,科學、合理、適度的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以更好的實現初中美術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肖海波.淺談新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版),2016(1).
[2]許宗新,陳麗君.設置課堂教學情境 促使學生自主學習[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2016(1).
[3]錢旭升,張凌南.新課改背景下情境教育理論的實踐意蘊[J].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16(1).
[4]安建國.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開放性科學探究能力[J].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16(1).
[5]葉怡妲.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優(yōu)化美術課堂[J].科教文匯(下半月),2016(7).
[6]王玉麗.情境教學法在初中美術鑒賞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