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皓月
摘要:當前,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其發展尚處在很多不確定的地方,但這似乎并不影響人們對互聯網金融研究的熱情。通過對相關論文和專著的查閱可知,目前的研究領域主要集中于互聯網金融的業務層次,以及新興的互聯網金融產品對傳統金融產生的沖擊等。這些研究對于人們加深對互聯網金融的理解,有著積極的作用。令人遺憾的是,大多數的研究更過多的關注了互聯網金融這一現象,恰恰忽視了對互聯網金融本質的研究。筆者立足于現在我國正在進行的金融改革背景,從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歷程入手,為我國未來的互聯網金融發展提出了一些思考。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第三方支付 調查與展望
互聯網金融立足于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借助于網絡平臺的新型金融發展模式,借助的平臺發生了變化,但其金融的本質沒有發生變化。但是在形式上,互聯網金融有以下四個不同的特點,第一,金融產品直接和用戶發生聯系,省去了中間環境;第二,互聯網金融產品借助于網絡的便捷性特點,產品信息的時效性更加明顯;第三,金融產品與市場聯系根據緊密,受市場影響較大;第四,互聯網金融的使用門檻低,用戶的可獲得性較強。 從事物發展的趨勢來看,目前的互聯網金融難以取代傳統金融,兩者的關系不是簡單替代關系,更多是一種互補關系。這是由我國金融機構和金融交易的成本所決定的。不論是從現實需求還是從未來發展趨勢看,對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現狀進行調查,都對我國經濟健康有序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互聯網金融發展機遇與挑戰
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互聯網金融機構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還存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但近年來,伴隨著我國互聯網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互聯網金融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傳統金融的立足點在于銀行和資本市場,通過銀行獲得間接融資,通過資本市場可以獲得直接融資。與傳統金融顯著不同的是,互聯網金融己經成為了自己的融資方式—眾籌模式。隨著信息通訊技術在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信息通訊技術的作用日益凸顯出來。這種技術的應用普及,不僅改變了人們的傳統思維方式和金融觀念,而且推動了民間借貸業務的發展,使的民間借貸業務呈現出正規化和陽光化的發展趨勢。這些正在發生的變化,符合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也體現 了十八屆三中全會中提出的普惠金融的概念。
根據相關的數據顯示,自2014年以來,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互聯網金融的業務規模進一步擴大。這些顯著的變化必然會引起人們對相關監督問題的關注,在學術界中,關于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方式的論文數量不斷增加,與此同時,金融業界以及金融監管部門也在關注著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相關情況。單單從表面來言,互聯網金融產品類型多樣,業務規模擴大,用戶數量不斷增加,金融的發展呈現處巨大的潛力空間和發展價值。但是,對于理性的投資者來言,這種表面的繁榮確有著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這種繁榮的出現主要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外部來看,傳統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長期以來占據壟斷地位,改革阻力較大,銀行這種“老大”的作為難以適應市場化的需要,不能滿足互聯網時代中用戶的需求。傳統金融機構的發展短板為互聯網金融留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市場的金融消費和需求為互聯網的融資模式提供了有利條件。從內部而言,互聯網金融立足于信息技術基礎上,有著互聯網的共享性和便捷性的特點,可以滿足消費者和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
但是,互聯網金融的本質仍然是屬于金融的范疇之內,金融內在的脆弱性和不穩定性同樣具備著。而且由于互聯網金融產品的立足于互聯網技術,其安全性也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從這個角度而言,互聯網金融同樣會產生一個系統性風險,而且這種風險更大,也會引發更大的范圍的金融危機。這一認識已經成為金融業界的普遍認識,導致人們對互聯網金融產生的質疑和爭議也日益明顯。
二、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前景
近年來,國內圍繞互聯網金融發展問題的爭論一直熱度不減。這些爭論一方面反映了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困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如何處理好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金融之間的關系,如何有效規避互聯網金融發展中的風險,如何通過金融監管部門的努力完善當前的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這些是人們集中關注的問題所在。互聯網金融在給你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引起人們擔憂的主要原因在于難以有效判斷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
從金融自身的結構來看,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同屬于一個大的譜系家族,兩者是可以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第三方支付就是這樣一個典型案例。 第三方支付業務發展立足于GDP的發展,與全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特別是在證券行業、保險行業以及基金等金融領域,第三方支付規模的發展速度可以間接反映我國經濟發展的整體態勢。
在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建中,移動支付終端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手機不僅是一種通訊工具,更多是一種個人在互聯網環境的“身份認證工具”。通過手機等移動支付終端,可以為商品或服務交易進行資金支付、轉賬等交易。對于消費者來說,不僅方便了自己,更是縮短了交易時間。對于商戶來說,可以更有效聚攏資金,增加產品的銷售量。在第三方的移動支付中,手機可以同時適應不同的場所,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較小。因此,第三方支付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使用,這也會成為未來的一種發展趨勢。隨著支付終端的移動化發展,可以預見,對互聯網金融服務的需求必然越來越大。通過對第三方平臺的分析,我們應該對互聯網金融發展持一種經濟的態度。
三、結束語
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處于初級階段,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這是發展中必然會遇到的問題。我們要積極應對,趨利避害,為互聯網金融在我國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