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務海
(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校,廣西南寧,530031)
摘 要:近些年,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價值觀呈現多元化的發展,尤其是處于高職院校階段的大學生,他們的思想與心理特征正處于形成的關鍵時期,需要教育者的關注與重視,且隨著東西文化的相互影響與發展,高職院校學生的德育水平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筆者闡述了在新形勢下加強高職院校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也提出了對學生創新德育教育的措施,期望對于高職院校教育者的教學能有所幫助。
關鍵詞:新形勢下 高等院校 德育教育 大學生 必要性 措施
21世紀是素質教育的時代,更是社會日新月異發展的時代,社會發展影響著大學生的德育水平,大學生在多種信息沖擊的環境中發展,自然會受到多種文化的影響,且目前的高職院校比較重視培養學生的技能,忽視了對學生德育的教育,久而久之自然便會出現學生德育素質較低的現象,只會培養出學習的“機器人”。鑒于此,新形勢下的高職院校教學,必須重視對學生德育教育的力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使學生能夠成為國家需要的創新型人才。
一、新形勢下加強對高職院校學生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剖析
1.教育內容不符合時代發展,改革勢在必行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社會中的信息量越來越大,其中存在較多的負面效應,這便會給高職院校的德育教育帶來巨大的阻礙。大學時期的學生,其思想觀念處于不斷更新的階段,會不斷出現新的道德問題,如大學生自私行為和崇尚金錢的現象日益嚴重。這便表明了大學生的價值觀還未完全形成,沒有較強的辨別能力,很容易被不良風氣所感染。鑒于此,高職院校的德育教育的內容必須不斷改革,必須與時俱進,和學生現代的生活相符合,這樣才可以實現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2.教育方式過時,無法體現德育教育的感染力
第一,未體現教育形式的多元化。目前的高職院校衡量教育者教育質量的唯一標準是學生的學習狀況,導致教育者未充分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便形成了單一的教學形式。
第二,教育方式單一。高職院校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場所是課堂,需要老師進行創新的教學,促使學生德育水平不斷提高。就目前的德育教學方式來看,教育者主要采取傳統的講授式方式,這樣的教育方式會導致師生沒有有效的互動,使學生對德育教育并不理解,更不會有效。
二、新形勢下加強高職院校德育教育的措施剖析
1.改革高職院校的德育教育體制
第一,將家庭、高校、社會教育相結合。只有堅持將家庭、社會、高校三者相結合的德育教育原則,才可以實現相互互補,構建起多途徑、全方位的教育體制,促使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到支持高校德育教育的工作中。
第二,實現德育課教育與社會實踐教育的結合。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教育者應從社會實際發展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著手,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道德修養教育和社會實踐教育,這樣才可以逐漸消除大學生們的自我認識誤區,促使學生逐漸樹立學習的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方向與目標,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不斷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道德修養水平。
2.加強對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視度
高校和教育者必須清楚的意識到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為學生將來在社會中生存奠定扎實的基礎。而加強德育教育對高職院校的可持續發展有較大的促進作用。高職院校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于是否能為國家輸送創新型的人才。創新型人才的標準,即“德才兼備”:其一是較強的專業技能,其二是較高的思想道德素養。這樣德才兼備的學生走到社會之中才會受到社會的青睞,自然高校也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的,達到了雙贏。鑒于此,必須將強對學生德育教育的力度。
3.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有利于培養學生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促使學生正確的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難題。當然教育者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動態,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促使學生養成適度的情緒反映能力和較強的抗干擾能力;引導學生在不斷的道德實踐活動中,能夠進行自我定位,與人交際,待人友好、寬容,懂得尊重他人;還要重視學生的自我創造、自我調控、自我完善、自我發展,將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有機統一,成為具有健康人格、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
4.采用靈活的教育內容與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德育素養
教育者在教學中,不僅要傳授學生學習技能,更要在技能教學中恰當的融入德育教育環節,不斷增加符合時代發展的德育教育內容,促使學生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不僅如此,還要不斷創新多元化的德育教育方式,創建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圍,增強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5.堅持寓教于樂,善用校園文化建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德育發展至關重要,教育者要根據學生特征和高校發展的特征,合理的建設校園文化,組織校園社團活動,要求學生的創意要具有獨特性和新穎性,給學生展示自我、肯定自我的機會,使學生在校園文化活動中體現不同的品質特點,促使學生個性不斷發展,這樣便可以達到寓教于樂,實施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總結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德育教育迫在眉睫,需要高校和教育者分析出影響德育教育的因素,為學生構建全新的德育教學內容,為社會培養出創新型的高素質人才,實現德育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顧丹. 淺談高職院校社團活動中體驗式德育教學的意義[J].科技資訊. 2012(19)
[2]于景寶.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促進高校德育教育[J].中外企業家.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