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芳莉
內容摘要:為了響應新課改要求,切實貫徹“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自主能力,充分發揮其學習主體作用。本文結合教學實際,對自主學習策略的有效運用進行了一些思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自主學習;學習策略有效運用
高中語文課程改革不僅要改變教師的“教”的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還要創新學生“學”的方式,促進自主探究學習。傳統的語文課堂大多是“師講生受”的模式,重教輕學、重知輕能等現象較為普遍,這種情況下學生只能機械被動地接受知識,但由于降低了積極性與主動性,又缺乏探索創新精神,學習效果往往不盡人意。
一、明確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
為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保證自主學習活動的有序性,高中語文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并以此制定一份詳細、周密的學習計劃,包括預習、聽課、復習等內容,根據這些計劃來合理安排學習進度,調整學習行為。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引導過程中要認真傾聽學生的意見,尊重他們的個性特點,可以鼓勵其依據自身實際自主把握要點,選擇內容,進而端正態度、提高效率。
例如在學習《聲聲慢》時,應指導學生樹立三個主要學習目標:第一,理解此詞的思想內容,了解作者南渡之后的生活對其創作的影響;第二,深入研讀詩歌,學會抓疊詞與意象,掌握正確的誦讀方法;第三,由詞及人,感受詞人苦悶、復雜的精神世界,體會作品深刻意蘊和李清照孤高靈魂。根據這些目標可規劃學習進度:首先,熟讀本詞,力求成誦,了解詞人生平事跡與創作風格;其次,欣賞李清照有關代表作,拓展視野,增長見知,為本課學習奠定有利基礎;最后,深人解讀作品,掌握文中“愁”的表現手法,可從疊詞的作用、意境渲染、情感表露來作分析。
二、改善教學形式,激發學習興趣
針對傳統課堂教法單一、學法枯燥的問題,高中語文教學要加快教學模式的創新轉變,通過不斷豐富教學活動,倡導自主合作學習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具體來說,一方面可以引入情境教學、活動教學以及多媒體教學等方式,如適時設置一些小游戲或知識競賽、借助多媒體技術開展欣賞教學等,努力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積極;另一方面,增加課堂討論、辯論環節,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在主動探究與交流分享中深化感知印象,實現生生參與、人人有價值的學習。
例如在學習《飛向太空的航程》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講述“萬戶飛天”的故事,了解中國古代“航天史”,引發學習興趣。然后,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現我國近現代實現飛天夢的艱辛歷程,特別是神舟系列火箭的研究、發射,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與愛國熱情。此時,學生們已對國家航天事業頗為關心,再讓其認真閱讀全文,并合作討論幾個問題:本文標題有何含義?作者是如何體現新聞的真實性特點?新聞報道強調及時性,強調關注當下的事件。這篇文章用了大量篇幅來敘述中國航天史,是不是不像新聞了?
三、提高問題意識,鍛煉實踐能力
“正是問題激發我們去學習、去實踐、去觀察”,自主學習活動是一個不斷發現、探索并解決問題的過程,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問題意識和質疑精神。應試教育片面追求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卻忽略了培養其創新實踐能力,學生在課堂上習慣了對老師唯命是從,沒有自己的主見,也很少提出質疑,只會制約他們的主體性發展。因此,我們必須尊重學生個性,有意識地向學生滲透質疑精神,提高問題意識。要以民主、平等和理解的心態對待每一位學生,充分發揮教學智慧去啟迪學生思維,促進其敢想、勤思、善問。
例如在教學《心聲》時,指導學生完成自學過程后,可以請同學談談他們對文中各個人物的心理感受,盡可能讓每個人都有發言的機會。有的學生同情“李晶晶”的生活處境,欣賞其積極進取精神,有的學生認為文中的老師做法不對,應該對學生一視同仁,還有人提出李京京固然值得同情,但程老師也是為了學校的榮譽,他們兩個人都很好。聽完學生發言,可以拋出問題“我們應該如何理解標題“心聲”呢?”大家意見各異,整堂課也變得十分活躍。
四、完善評估策略,培養合作精神
效果評估是自主學習不可缺少的關鍵環節,對于學生自我認知形成、學習方法改進等具有重要意義。語文教師應及時更新評價觀念,倡導學生自評、互評,使他們更直觀地感知自身的不足,同時能夠相互協作,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盡量采取正面的激勵性評價,幫助學生建立信心、增強學習動力,教師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贊許的眼神都能成為學生積極進取的理由: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讓他們就不同觀點進行討論分享,共同解決自主學習遇到的問題,提高學習效果并收獲良好人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