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喜
摘要:體育教學是初中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讓學生擁有更加健康的體魄,這有利于學生的今后生活與學習。但是在當今體育教學過程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如何培養學生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是個亟需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主要探討培養初中生終生體育意識的對策,為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提出參考意見。
關鍵詞:初中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3-0123-01
現代生產生活方式在不斷變化,人們對身體素質和身體健康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要加強體育運動,樹立終身運動的意識,最終養成良好的終身運動的習慣。因此,在開展體育教學時,教師要重視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在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提高自我鍛煉的能力。
1.提高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的關鍵所在是培養學生的興趣。只有學生產生了興趣才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程中,將其作為一種喜愛的方式,貫穿整個生活中。培養學生運動興趣的方法主要包括一下幾點。
1.1 豐富體育教學內容,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體育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增強學生的體質,使學生掌握一些基礎性的體育知識以及運動的技能,即使學生走出學校也具備終身運動的意識[1]。所以。在開展體育教學時,特別是在室外教學時,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實際運動情況,對教學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增添一些有趣味性、娛樂性,學生喜歡的健身性的體育活動。初中階段的學生喜歡新鮮的事物,這樣的教學方式容易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給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學習自己所喜歡的活動,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
例如:在課前熱身運動階段,教師可以將全班分成兩組,進行綁腿比賽,將每組學生的腿綁扎在一起,讓其齊心協力跑,最終以時間的長短來判斷學生的勝負情況。通過這樣的教學組織方式,燃起了學生體育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充分地參與到教學中來。
1.2 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傳統的體育教學是:教師室內進行單純的理論講解,室外訓練。教學方式比較單調,學生處于一種被動接受學習的狀態,學生體育學習的參與積極性不高。因此,教師要轉變教學方法,在進行課堂講課時,要結合理論知識講解與活躍教學氛圍,教師主動講授與學生學習結合,充分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參與到學習中來[2]。其次,教師要不斷地豐富室外運動,室外的活動通常需要很大的耐力,尤其是室外氣候較差的情況下,學生的參與度會受到很大的打擊。因此,教師在展開室外教學時,要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錄入:在"長跑"運動時,教師首先可以講解一些動作的要領,讓學生進行模仿練習,挑選出訓練的最好的學生,將其作為榜樣進行訓練。在學生大多掌握基本要領以后,讓學生進行一段距離內往復地進行物品運輸的比賽,比比看哪位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運輸的物品數量最多。通過這些豐富的游戲,增添了長跑訓練的趣味性與競爭性,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跑步訓練中。
2.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運動的習慣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養成學生良好的習慣,因此,體育教育的最終目標是養成學生良好的體育運動的習慣,使學生形成終身體育運動的觀念,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首先,教師要交給學生正確的鍛煉的方法,如果鍛煉身體的方法缺乏科學性,那么,運動便達不到增強體制的作用,所以,教師要讓學生掌握合理的鍛煉方法,最終達到良好的運動效果。讓學生熟悉人各個器官的功能以及身體的結構,具備一些衛生常識等。同時,教師還要講到各項體育運動的特點,使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身體情況合理地進行體育運動[3]。其次,良好的體育習慣的養成需要經過多次的訓練,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有計劃地制定運動計劃,在展開體育活動訓練時要具有針對性,遵循從簡單到復雜,從部分到整體的原則,最終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的習慣。
3.結語
總而言之,現代體育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因此,教師咋開展體育教學時,要不斷地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組織各種的豐富的體育活動,轉變單一的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同時,教師要教導學生科學的訓練方法,了解身體結構與器官功能,根據學生的心理提點,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有針對性的展開活動訓練,最終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
參考文獻:
[1] 王婉珍.如何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J].四川體育科學,2015,56(01):26-35.
[2] 華建平.袁萍.學校體育如何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J].體育科研,2015,56(09):77-83.
[3] 朱華劍.如何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36(08):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