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貝妮
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推行和素質教育的改革,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轉變傳統教學觀念,運用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和質量,同時培養他們的語文素質和個人綜合能力。將自主學習策略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之中,能夠有效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并對學生語文的學習和積累、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著推動作用。
關鍵詞:自主學習;小學語文;語文教學
語文在小學階段占有著重要的地位,語文的學習甚至對學生未來的個人發展和素質提高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影響。在這個彰顯個性、要求學生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的時代,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科學合理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其獲得語文知識學習、自主學習水平和綜合能力的提高。
一、營造氛圍,創造學生自主學習環境
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教師在課堂中營造出充分民主、平等、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能夠有效讓學生在潛意識中消除對教師的畏懼心理和對學習的恐懼心理,從而推動小學生自主學習有效進行。
所以,在進行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拋棄自己的“權威”,實現師生間平等對話,讓學生可以隨時向教師進行提問。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水平較低,需要教師進行不同層次和方面的指導與問題解決。這要求教師必須耐心、一視同仁地針對每個學生的問題進行解決,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動力
1.問題引導,創設情境
小學生具有好奇心強、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的性格特征,所以教師可以提出充分激發學生好奇心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夠讓他們通過問題的解決進行語文的自主探究和學習。比如,在教學二年級課文《四個太陽》之前,教師就可以通過“我們知道天上只有一個太陽,為什么這里要寫四個太陽?”的問題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課文的好奇心和熱情,使其在欲望和熱情的帶領下產生解決問題的需求。因此,教師結合生活中的問題進行引導,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深入的自主學習。
2.多媒體教學創設情境
如今,多媒體依托計算機強大的信息呈現技術,可以通過視頻、音頻和圖片創設直觀、形象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激發學習興趣,從而擁有自主學習的動力。例如,在學習《望廬山瀑布》之前,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廬山瀑布的視頻,讓學生領略廬山瀑布的奇偉和雄壯,之后引導學生分析古代人會怎樣用古詩來描繪這個壯觀景象,從而讓學生在多媒體所創設的情境中擁有學習的欲望,進而實現古詩的自主學習。
三、結合生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事實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教師的教學只是起到輔助作用,更多的還要通過學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實踐中獲得。由于小學生的經驗和閱歷有限,因此語文教師應當充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培養并引導他們進行自主的學習、觀察、實踐、練習和討論,同時利用自己的經驗和知識進行語文的探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發揮教學的主導作用,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獲得提高。
舉例而言,教師在講解《火車的故事》時,可以讓學生討論和交流對火車的認識、自己坐火車的經歷,并通過選派代表的方式講出自己知道的關于火車的知識。之后,教師結合課文引導學生進行課文的閱讀和探究,使其感受到知識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課外活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熱情
在小學階段,哪怕語文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內容再豐富詳
實,教師也不能忽視讓學生在課外時間進行更加廣泛的語文知識積累和鞏固。這絕非單純地通過家庭作業或課后練習實現,而應當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充分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并使其在興趣的引領下積極主動地進行知識的學習,進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和效率。
舉例而言,表演課本劇是一個能夠實現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外活動。教師可以針對《從現在開始》《晏子使楚》《金色的魚鉤》等表演性較強的課文布置課本劇表演任務,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進行劇本改編,并且可以在不改變文章核心思想和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增刪和更改。教師還可以和學生共同商議、一起排練和表演。之后在課堂上進行分組表演,并評選出表演最佳、最具創新、最接近原文的小組。這樣不僅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對課文和語文知識進行深入的探究和學習,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創新精神、思維發散能力和集體榮譽感,使語文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總之,利用語文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可以讓學生在獲取知識,提高創造力的同時,提升自身素質。另外,教師應當注意的是,自主學習不等于自學,因此教師必須充分做好教學的引導和方法的傳授,讓學生擁有探究和創新精神,實現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馮秀梅.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自主學習模式的構建[J].青春歲月,2010(22).
[2]劉紅靜.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3(1).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