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滿

【摘要】隨著社會時代、科技飛速發展,將微課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得到很多研究者、教育者的青睞及認同,且在各學科教育中應用較廣泛。文章重點探究了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微課教學的有效構建以及具體的實施方法,以期為今后將微課應用到其他學科教學中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微課教學;實施方法
一、引言
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各個學校的教學模式、教學理念均發生了相應的改變,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對學科的學習。而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將其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所起到的作用非常明顯。微課教學重點是把所要教學的內容做成相關的教學視頻,之后用文字解釋,讓學生將聲音、圖片、文字等結合起來學習,能較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特別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微課應用效果較顯著,能夠有效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二、關于初中物理課堂中微課教學的構建思考
微課作為學生利用網絡進行在線學習的一種核心資源,最大的特點是內容精而短,模塊化,學習時間短及情景化等,可充分滿足學生對課程學習的需求。微課作為當前課程教學中比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特別在中小學課堂教學中,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具體而言,微課是指為滿足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目的的需求,教師通過設置一個5-10分鐘左右的教學視頻,記錄下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對于某一知識點的講述過程。
(一)微課教學過程
合理運用微課可較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思考。教師在微課教學中思路需清晰,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預先設置的課堂教學任務。微課教學時間不能太長,通常在10分鐘左右,需要有相應的標題、結尾。一段較好的微課視頻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與興趣,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與綜合技能。
(二)微課教學制作方法
微課教學制作的方法非常多,例如應用PPT來制作微課教學,利用錄視頻的工具來拍攝微課以及錄制交互式微課等。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制作微課教學之前,需綜合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課程教學任務、教學目標等方面,以選取適宜的微課制作方法。
(三)微課教學評價
將微課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對教學成果展開相應的評價,評價內容主要包括:第一,所設計的教學內容需小且精,重點針對某一個知識點,充分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可較好地解決物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第二,教學內容的設計應該合理、科學,與學生學習情況、認知特點相符,在內容的選擇上需較全面,如設計一個小型實驗、一個章節的知識點、一個物理現象、物理概念等,且教學內容的設計需充分圍繞教學目標展開。
三、初中物理課堂中微課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法
(一)應用微課演示實驗,提高學生實踐操作技能
在整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實驗內容占據重要地位。部分實驗教師可直接在課堂上演示,并指導學生完成,使學生在完成實驗的過程中體會到初中物理課程學習的樂趣[1]。但受到很多條件的局限,部分實驗必須要在實驗室來完成。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將微課教學較好地應用到實驗學習中,在課堂上應用微課演示具體的實驗步驟、實驗操作所需儀器、實驗結果等,讓學生在課堂上自己觀察實驗,并得出相應的實驗結論,對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及強化其實踐操作技能等均起到積極作用。
例如,學習“氣體的壓強”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先為學生講解“托里拆利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將水銀直接放到長玻璃管內。因水銀有毒,此實驗不宜直接在課堂上操作;若教師僅僅根據課文內容講解,實驗操作過程較抽象,學生學習起來并不是很好理解。對此,教師可將此實驗通過微課的方式直接向學生展示出來,方法為:第一,物理教師為學生講解“托里拆利實驗”具體經過,并講解此實驗原理,讓學生親自計算出標準的大氣壓強;第二,教師對該實驗做相應的改進,用水取代水銀,將操作流程利用微課更加詳細地向學生展現出來,之后讓學生自己計算出水柱高度;第三,教師把一張硬紙片覆蓋在一個盛滿水的杯子上,之后把杯子倒轉,并把杯口朝下,結果水不會流出來。教師在物理課堂上利用微課來演示實驗,能夠讓學生親自體驗整個實驗過程,既能鞏固所學知識,又能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對學生今后的物理學習有很大幫助。
(二)構建微課教學情境,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學生剛開始接觸微課教學時,可能會產生一定的陌生感。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需根據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微課學習情境,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物理知識[2]。同時把此章節所要學習的物理知識點展開講解,在講解時向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通過問題引出此章節所要講解的重點、難點等方面的內容,從而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點的理解及記憶。
例如,在講解“浮力”這部分知識點時,教師可在課前對學生學習興趣進行一個大體的了解,然后在課堂上較好地設計教學情景,并把微課教學所設計的提綱、教學計劃、教學目標等陳列出來。在講解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向學生提問,如浮力的具體概念指什么,如何計算浮力等。讓學生在聽講的過程中尋找答案,可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在學完本節知識點后,教師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相應的考核,以進一步了解微課教學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還存在哪方面的問題并加以改進,從而為學生制作出更好的微課視頻,在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同時,有效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三)利用網絡微課資源,豐富初中物理教學內容
將微課教學應用到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需要突出教學重點,提升教學效果。當前,在現代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各種網絡資源較為豐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問題即可通過上網查找答案,這就為微課教學提供了便利[3]。因此,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可按照物理課程知識點找尋和微課教學相關的資源,并把有用的資源應用物理教學當中,不斷豐富教學內容。
例如,在教學“機械運動”這一章節時,教師可根據教材當中計算平均速度、運動快慢方面的內容,利用網絡為學生查找相關的微課資源。在課程講解過程中,教師先講解基礎知識點,待學生有一個初步了解后再重點講解必須掌握的內筒。之后教師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測算運動速度、運動快慢的具體微課教學資源。如以摩擦力計算為例,教師將例子呈現在多媒體上,讓學生清晰地看到實圖,并展開講解,如圖1所示。學生經教師講解后,能夠較好地理解并掌握機械運動方面的知識。這樣,大部分學生對于運動速度的測算方法會有一定的認識及了解,在之后的學習中反復練習,就能大大提升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最終提升了物理課堂教學效果。
圖1
(四)利用多媒體教學,深入展示課程知識
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集圖、文、聲、像于一體的特點,發揮多媒體共享性好、交互性強、表達能力強的優勢,有助于調動初中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其獨立思考能力,改善初中物理教學質量。
例如,初中物理教師為學生講解“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斜面機械效率”“水的沸騰”等實驗時,可利用多媒體模擬演示實驗過程,清晰地展示給學生,這樣能夠激發初中生的好奇心,并保證實驗安全、高效。多媒體技術可把一些肉眼看不到的極速變化慢慢地呈現在顯示屏上,并能把一些較慢較小的變化現象放大,使學生能夠清晰明了地看到實驗現象,帶給學生更加直觀的視覺沖擊,同時還能將一些抽象的知識點立體化地呈現給學生,使學生更容易接受與理解。
四、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現代化教育和網絡時代相結合的產物,微課屬于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將其運用到各類課程教學中,對提升教學效率有很大幫助。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效構建并實施微課教學,對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改善學生的物理學習狀況,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效率等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黃宏濤,梅歌,劉曉梓,等.基于微課程的問題解決式教學模式應用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25):66.
[2]羅志剛.信息技術環境下生態課堂的教學策略——以初中物理為例[J].教育信息技術,2014(07):93-95.
[3]溫偉程.實驗教學與指導自學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的有效運用[J].科學導報,2013(16):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