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尚德
摘要:數學課程是小學階段的基本課程,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學習更多基本的數學只是,并且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小學教育屬于我國義務教育的初級階段,在開展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需要堅持以學生為核心的教學準則,老師應該制定全新的數學叫徐俄策略,有效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新意識;教學策略
一、創新意識的定義
所謂的創新意識指的是在專業基礎知識不斷累積的條件下,對本專業每一項基本知識進行重新的整理,從而產生全新的想法,又或者是對本專業進行不斷的擴展與延伸,探索出全新的項目內容等等。創新意識是我國當前高素質人才所必須具備的素養,這種意識是經過長時間的培養才能夠得到發展的。所以,我國的教育事業應該從義務教育階段開始進行小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小學數學對于小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具有良好的指導意義,小學數學具有很強的邏輯性以及抽象性,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好的思考問題,有效的挖掘學生獨立思考以及創新的意識。創新意識的形成能夠有效的推動學生的創新性行為。
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基本原則
1、知識性原則。假如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創新能力,需要鞏固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由于全部的創新思想還有創新活動都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容量作為理論基礎,從而進一步的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以及創新性思想。數學老師在培養小學生創新意識的同時,需要將數學知識整體的傳授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并學會更多的數學基礎知識,然后對學生進行創新意識的培養,對其進行科學的引導,從而逐漸養成創新意識。
2、個性化原則。在學習知識的時候,一些學生會表現出一些追求個性化的意識與表現。所以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個性化特點以及求異性的思想發展情況,針對一些具有十分明顯的求異性思想的學生要進行良好的指導,對于缺乏個性思想以及求異思想的學生要進行激勵,協助學生創建良好的求異思想。
3、質疑性原則。對問題的質疑還有對現有知識,提出質疑是進行創新的基礎。學會質疑是學生開展創新活動的基礎條件。在進行小學數學教育的同時,老師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質疑性精神,通過提出各種具有目的性的問題,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能夠充分的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水平,進而全面的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
三、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策略
1、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自信心。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精神狀態,然而不好的心態會限制學生的行為與智力的提高。老師需要愛護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名學生,保護每一個學生的自尊心,創建一個良好的數學教學環境。特別是對那些數學成績比較差的學生,要多進行心理鼓勵與數學知識的輔導。此外,老師需要善于傾聽學生的建議,發現學生的缺點時,要給予充分的諒解和輔導,幫助學生改變缺點,關注學生的每一次改變與進步,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與他們分享快樂與幸福。作為老師需要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態,進行數學教學,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自信。只有在良好的、公平、公正的環境中進行教學,學生才能夠保持對數學的學習積極性,才能夠敢想、敢問、敢于說話,進而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創新性思想。
2、保護好奇心,激發求知欲,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好奇心是開啟知識大門的扣門磚,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能夠有效的提供學生創新意識,同時求知欲也是學生形成創造性思維的源泉所在。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首先要對知識產生質疑,然后學生才會對問題進行思考,這也是學好數序的基本所在,對問題產生質疑,是學生求知欲的基本。在數學教學課堂上老師要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提問時間以及提供充足的討論時間,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他們產生創新性思維,有效的假發學生探究的欲望。比如,在進行小學二年級《認識角》這一章教學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自己觀察我們生活中出現的各種角。然后讓學生分成小組對自己所發現的角進行分析統計,然后選出一名成員對自己發現的角進行介紹。在這一過程中老師需要對學生進行鼓勵與引導,這樣時間長了以后,學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就能夠與創新性聯系起來,進而形成創新意識。
3、創新數學教學辦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講解的時間比較多,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的時間比較少。進行智力延伸的活動比較少,進行機械式記憶的比較多。所以老師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需要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改變以往舊有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例如,能夠進行啟發式以及探討式的數學教學,通過啟發學生的思想,進行假設,解決問題,并且進行實際的應用,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例如在講解三年級上冊《加與減》這一章時,老師可以模擬一場捐物活動,6人一組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進行統計,看每一個小組分別捐物的數量,然后在分別進行計算,總共捐物多少。在這一過程中,每一名學生都參與到了活動當中,學會了與其他同學合作。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4、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部分。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情況制定教學計劃,讓學生能夠在數學課堂上開展動手活動,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能夠更好的達到眼、手、腦的協調統一。在數學教學中,老師要把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讓學生能夠親身感受數學教學的魅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要想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就需要老師與學生共同配合。首先,老師需要不斷的轉變以往的教育觀念,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其次還要注意挖掘學生的潛能,注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才有助于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強.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5).
[2] 施明春.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途徑[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