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美玲
[摘 要]會計信息化是企業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企業管理決策,從而增強企業競爭力。文章從當前會計信息化建設中的問題即企業管理模式嚴重制約企業信息化建設、現代企業缺乏復合型會計信息化人才、我國尚未建立成熟完備的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三個方面展開分析,進而從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推動會計信息化工作等緯度提出構建會計信息化建設的主要標準的必要性。在此基礎上提出會計信息化建設主要標準的各項緯度。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問題分析;標準構建;實踐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0.278
1 當前會計信息化建設中的問題分析
會計信息化是指借助于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通過運用計算機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智能化獲取、傳輸和加工會計信息,從而實現會計信息的有效應用。對于企業來說,要想讓會計信息化建設發揮最大作用,就需要克服傳統會計模式的種種弊端,廣泛利用和開發會計信息資源,建立個性化、動態化、開放性和智能化的會計信息化建設系統。當前在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會計信息在優化資源配置中的有效性,也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1.1 企業管理模式嚴重制約企業信息化建設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的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但是企業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很多企業受自身管理理念、戰略眼光的影響,并未充分認識到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企業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并未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而做出相應的調整,企業會計部門安于現狀,對國際上先進的會計理念不熟悉、不了解,尚未及時更新觀念,其發展仍停留在表面的信息化,即用計算機代替傳統手工工藝,而沒有運用信息化來促進經營機制的轉化和企業制度的創新,這就嚴重阻礙了企業信息化建設,阻礙了企業生產方式的變革,因此,就需要通過變革管理手段和信息化手段,對生產經營管理機制提出新的要求,從而為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出路。
1.2 現代企業缺乏復合型會計信息化人才
會計信息化的有效實施需要信息技術和會計專業的相關人才,即復合型會計信息化人才。從企業現有的人才趨勢來看,存在兩個相互矛盾的問題:一方面,工作人員精通現代信息技術而對會計知識相對貧乏,這樣就阻礙了企業會計信息化的有效建設;另一方面,工作人員精通會計知識而對現代信息技術相對缺乏,不能處理在軟件運行中出現的問題。這些因素都嚴重制約了企業會計信息化的發展,使企業會計發展停留在電算化階段,因此,企業就需要引進會計信息化復合型人才,實現現代信息技術和會計專業的有機融合,實現會計信息化的高效運作。
1.3 我國尚未建立成熟完備的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
20世紀90年代,隨著《商品化會計核算軟件評審規則》等標準的問世,我國就已經開始進行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建設,這些標準的形成基本能夠滿足當時社會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需要,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信息化資源和手段的不斷完善,我國會計信息化理論研究嚴重滯后于實際應用的發展。這些標準只能規范信息化領域中某一方面的問題,并未建立具有高瞻遠矚的頂層設計方案,綜合來說,現有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建設和研究還處于瓶頸期,研究目標不夠合理、研究內容與社會發展嚴重脫節、研究重點過于聚焦和集中,這些都嚴重影響了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科學建立,因此,需要結合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對會計信息化理論進行深入的研究,進一步規范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圍,促進全面合理、科學完備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形成。
2 會計信息化主要標準的構建研究
2.1 會計信息化建設的主要標準急需建立
(1)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工程是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助推力。2009年6月26日,我國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工程正式啟動,擬建立具有系統性、協調性、適用性、前瞻性和面向國際的國家標準化體系。作為該工程的子工程,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構建與應用備受關注。2008年,會計信息化委員會成立,旨在為推進我國會計信息化建設提供組織保障、協調機制和智力支持,為制定、完善、推廣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提供咨詢意見和建議。隨后財政部發布《關于全面推進我國會計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時明確指出要建立健全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工程是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助推力。
(2)主要標準的制定有助于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會計信息化主要標準的制訂和實施,能夠有效實現企業發展由會計電算化階段向會計信息化階段的過渡,對于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而且隨著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構建,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對會計信息化理論的深入研究,能更好地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更有效地運用于企業的信息化、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3)主要標準的制訂有利于推動會計信息化工作。企業在發展的整個過程中經歷了自然發展、全面滲透、爆炸式增長等無序發展階段,而會計信息化自身卻始終處于停滯狀態,這對整個社會會計信息資源的共享和開發是極大的限制。而企業信息化標準則能夠作為一個頂層設計和總體架構,增強會計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有效開發,實現會計資源的共享共同,促進高端跨級人才的培養,從而有力推動會計信息化工作。
2.2 構建會計信息化建設的主要標準
會計信息化建設是一個龐雜的系統,它涵蓋了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和會計方面的知識,因此其主要標準可以分為兩個緯度,即頂層設計和分層標準的建立。頂層設計是標準建立的核心和基石,即依據主線抽取、階段劃分和活動識別的結果,完成分層標準的規劃。主要用于設定會計信息化建設的總體標準,描述會計信息化主要標準建設中各子體系之間的層次關系,規范會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全局性的基礎事項、管理事項、技術事項和工作事項的標準。
分層標準的建立主要涵蓋如下幾項:會計信息化人才標準、會計信息化安全標準、會計信息化資源標準、會計信息化技術標準。
①會計信息化人才標準是指會計信息化建設中,規范和培養專業化會計人員的標準。主要從職業道德標準、職業道德審定標準、職業技能標準、職業技能鑒定標準、職業資格標準和會計信息化崗位標準等方面進行標準構建;②會計信息化安全標準是指用于規范與會計信息安全有關的基礎事項、技術事項和管理事項的標準。主要從會計信息平臺物理安全標準、網絡和數據庫安全標準、數據安全標準、用戶安全標準等方面進行標準構建;③會計信息化資源標準是指規范會計信息資源本身的標準。主要從會計信息化資源的初始狀態到完成狀態中會計信息化資源元素標準、元素關系標準的構建;④會計信息化技術標準是指用于規范信息技術在會計領域中應用所直接涉及的技術事項、管理事項和工作事項的標準。主要包括會計信息生成、審計、交換、交換、挖掘和應用等標準的建立。
2.3 構建會計信息化建設主要標準的實踐策略
會計信息化標準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從企業自身出發,提出相應的實踐對策。其一,要重視培養熟悉計算機的財務人才。對業務部門人員進行培訓,制訂激勵措施鼓勵員工配合會計信息化建設標準學習最新的信息技術知識,提升會計人才質量。其二,完善會計信息化軟件功能的開發。通過開發和完善會計信息化軟件功能,豐富和完善信息技術發展的功能與服務。其三,還應明確建立健全市場準入機制,加強在線定制服務能力的開發研究,使單位能根據自己的業務需求變化隨時調整會計信息化軟件功能與服務。其四,政府要鼓勵企業建立企業財務信息化指標認證體系,以利于引導和評價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水平的發展。相信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夠實現企業信息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劉梅玲.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研究[D].北京: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