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
摘 要:一提起小學數學教學,我們仿佛就能看到小學生的學習狀態,不用說小學生,即使是有了自控能力的高中生對于學習數學也是滿面愁容,小學生中認真學習數學的人屈指可數,自愿學習數學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小學生對于數學的認知還不全面,他們認為學習數學沒有任何作用,不會對他們以后的生活有所幫助,和生活沒有關系,學習數學就是為了考試,這種想法不知道從什么時候從哪兒開始流行,但是這確實給小學生學習數學帶來一定的阻礙,所以要想讓小學生在學習數學上端正態度,就要改變他們這種數學無用論的想法,讓他們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是有作用的,能幫助他們把生活過得更加美好,這就要求教師在數學教學時運用生活情境法。主要講述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生活情境;小學數學;運用;方法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即在數學教學時能夠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把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與生活結合起來,讓他們學以致用,感受生活中的數學和數學中的生活,改變數學沒用的想法,讓他們能有正確的學習數學的態度。小學生雖然沒有很多生活經歷,但好在他們所學習的數學知識也并不是很難,能夠保證他們目前的生活經歷和現在所學的知識很好地結合。這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生活,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的難度,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時刻記起數學,鞏固他們所學過的知識,這種方法這么好用,如何才能讓它發揮最大的作用,如何運用好這種方法呢?
一、教學時多舉生活例子
在用生活情境方法教數學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多舉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可以是講課之前,也可以是講課中穿插一些生活實例,讓學生對數學感興趣的同時也能降低學習難度,讓他們更容易理解。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時不習慣自己舉例子,都是根據課本上的一些知識進行講解,課本上的例子不是不好,只是相對于小學生來說理解起來過于困難,他們的生活經歷有限,課本上所舉的例子他們無法理解,有時候就是因為課本上本身的例子讓學生學習的難度增加。教師如果能在教學時認識到這一點,多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把數學教學用生活情境表現出來,比如,教加法時可以舉一些生活中買東西的例子;教減法時可以舉一些生活中丟掉一些東西或者吃掉東西的例子;教乘法時可以讓學生先從加法入手,讓他們一個個加,最后教他們乘法,讓他們感受到乘法在生活中的便捷性,對數學產生不一樣的看法。教學時可以舉的生活例子很多,教師只要舉一些小學生在生活中經常會經歷的事,讓他們結合生活實際來思考問題,就能讓問題變得更加簡單,他們的精力也會更加集中。教學時多舉生活例子是生活情境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體現,而且會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態度大大扭轉,這種方法值得我們嘗試。
二、課后習題生活化
教學時多舉生活例子是課堂中使數學教學生活情境化的方法,還有一種方法是課后進行數學情境化,即學生在做課后題時教師把課后習題生活化。現在的小學課本對于課后習題確實進行了一些生活化的調整,但是還是有些題目難以理解,小學生在做這種題目時難免會無從下手,他們的理解能力不夠,注定了他們沒辦法認真完成作業。讓教師把課后習題生活化可能有些為難教師,因為小學數學學習量雖然不大,但是所有的課后習題加起來也是一個大工程,如果教師把每一道題目都生活化確實要花費不小的功夫,教師在前期可以親力親為,慢慢地可以讓學生自己把題目生活化。這樣也可以進一步增加數學的學習樂趣,每個人對于題目的改變都不一樣,也避免了學生照抄的現象,能夠讓他們更快地進步。課后習題生活化對于學生進一步理解課堂中所學過的知識有很大的幫助,是生活情境化在數學教學中又一個好的應用,同時能夠讓他們在學習之余改變題目,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數學的學習也會變得更加簡單、有樂趣,小學生就不會那么排斥數學的學習,也能夠減輕教師和學生的壓力。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可能不止以上提到的兩點方法,我們可以發掘更多更好的方法來幫助小學生學習數學、簡化數學,在前期沒有更好的方法時我們可以借鑒以上的兩種方法,讓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趣味化、生活化,讓他們感受到數學的實用性,從而愛上數學學習,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付霞霞,代俊豪.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14):15-17.
[2]朱仁科,王陳悅.試論如何運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9(35):26-27.
[3]楊柳林,楊雪林,柳一眉.淺析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9):19-20.
[4]文林穹,周海月.生活探究,親手嘗試: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6(49):70.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