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敏靈
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和發展,素質教育進入了關鍵時期,新的教學理念更深入人心,數學自助式學習成為現今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在當前數學課堂上得到了高度關注。數學自助式學習不僅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而且還能培養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小學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引入自助式學習方式,創新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他們塑造一個良好的課堂環境,進而實現有效教學的教學目標。從引入自助式學習提升小學生探究能力出發,提出相關思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助式學習;探究能力
小學數學是數學教育的基礎,傳統的教學告訴我們,教師的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已很難適應當前的教學要求。在以往的教學中,基本上都是老師在講,學生在聽,這種一味被動的學習方式嚴重阻礙了學生主動探索能力的發展,同時也使他們的學習效率大大降低。而新課標的教學理念要求老師善于引導學生去積極主動地勇于探究,所以說,數學老師要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從周圍的實際生活情境出發,秉承著“以生為本”的教學觀念,并倡導學生去自主探究,讓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從而調動他們學習數學的熱情,提高教學質量,也讓他們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所在。下面我就以小學生通過自助學習提升自身探究能力展開討論。
一、引入自助式學習,激發學生的自主性探索
數學的教學過程是動態的,且具有探索性,其中老師的任務就是幫助并促進學生學習,我們知道,即使老師講解得再好也代替不了學生自己去親身實踐,而在課堂上最能刺激學生自主性和好奇心的方法就是“提出問題,設置情景”,學生的求知欲一旦被激發出來,他們才會有積極主動參與的熱情,同時,老師應該設置一些有代表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各種自主探索,來使課堂教學變得高效。
例如,在“圓的周長”這節課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課本的自主學習,學生經過自己的測量、分析和計算對圓周率的概念有了理解,并能得到圓周率的值,隨后他們會發現圓周率那一長串數字很神奇,同時也對我國數學家祖沖之心生崇拜之情。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會發現圓周率的測量和計算方法有好幾種,接著老師可以這樣創設問題情境:“祖沖之也是用這幾種方法計算出圓周率的嗎?”然后學生就會主動地翻找課本教材,從教材中尋找答案,在這樣的探究學習中,不僅讓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所提升,而且還提高了他們勇于探索的能力,讓他們獲得了更多的知識。
二、引入自助式學習,刺激學生的趣味性探索
小學數學的抽象性和乏味性很容易讓學生感到厭倦,失去信心,活躍課堂氣氛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進行自助式學習的基礎,只有讓學生感受到對數學的學習樂趣,才能激發他們的熱情,喚醒他們想要探索的意識。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個體差異,做好自己的組織和引導工作,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比如可設計“做游戲”的方式,挖掘數學的趣味性,從而使教學內容“活”起來,讓學生真正“動”起來。
例如,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在黑板上設計一些難度適宜的練習題,然后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他們進行“奪紅旗”的游戲比賽,游戲中通過激烈、緊張的比賽競爭,激勵學生勇于參與,積極地探索,同時每個小組的成員也學會為自己的同伴加油、助威。其中一個人算錯了,另一個人就會跑過去修改,學生的競爭意識得到了增強,在這一活動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觀念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并且從中培養了他們敢于挑戰和不服輸的學習精神,同時也更深一步地提升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三、引入自助式學習,讓學生進行生活性探索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更服務于生活,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更要時刻聯系實際生活,將數學教學生活化,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所以說,老師應該更精心地鉆研教材,從生活中提煉數學、應用數學,在課堂中,組織學生以小組方式進行生活性探索的實踐活動,讓他們在情境中展開想象,并且發揮他們的思維潛能。
例如,在講了三角形的穩定性之后,可以布置以下觀察作業,引導學生主動觀察生活中哪些地方運用到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在講了圓的知識之后,可以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來思考為什么車輪的形狀是圓的,別的形狀行不行?為什么?又如,在講解整數與小數的應用題時,老師可以給學生弄一些發票,讓學生親自去調查發票上物品的價格,指導他們自己填發票來理解數量關系,從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而且也增強了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激發了他們的學習動力。
總之,小學數學作為學生數學學習生涯中的基礎,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所以說,小學數學老師要注重引入自助式學習模式,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讓他們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提升他們學習數學的探究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葉立軍.數學教師課堂教學行為比較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
[2]姜建鋒.數學課堂中的“自助”學習[J].教學研討,2007.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