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緒清
摘 要:以生動案例分析為基礎,試析通過建立多元主體、協同參與、內容全面、質量結合的評價制度來完善小學生語文成長記錄袋的評價體系,實現對小學生語文學科成長過程的全程關注、幫助和激勵。
關鍵詞:小學語文;成長記錄袋;評價體系
學生成長記錄袋主要是指搜集并記錄學生自己、老師或適齡同伴作出具體學科、綜合素質評價、優秀作品匯集、經驗反思等相關的資料與實錄等,并以過程思維、多元思維、績效思維來綜合評定學生學習和進步的狀況。筆者通過提取部分學生語文成長記錄袋的典型案例,從遵循的原則、改進的內容、效用及反思三個方面談談如何完善小學生語文成長記錄袋的評價體系。
一、完善小學生語文成長記錄袋評價體系的若干原則
從小學語文學科的特性、兒童心智發育特征及教學實例分析來看,當前進一步完善小學語文成長記錄的評價方式需要遵循以下四個基本原則。
(一)尊重評價對象的個體性特質
建立小學生語文成長記錄袋的過程前,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同的學生擁有不同的先天稟賦、身處不同家庭背景環境。準確把握并欣賞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學習特點是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的必備功課。因為只有較好地掌握學生的個體差異,才能更為有效地開展因材施教。針對學生具體情況開展有效的教育。這樣在教學的設計時就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小學語文教學過程性評價本身體現的就是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關注學生個體的現實處境和學習需要,尊重和體現個體性格和能力差異,激發個體的主體精神,促使個體在教學過程中最大可能地實現自身價值。
(二)注重評價內容覆蓋的全面性
小學語文教學不但具有知識習得、信息獲取、思維鍛煉的功能,還具有情感體驗和感悟的特點,因而將知識的運用獲取能力量化和客觀化不能視為語文課程評價的唯一內容,小學語文成長記錄袋的評價內容要體現語文課程的整體性和綜合性,也需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進行評價,另外,對其內容評價的體系指標的設立,不但要求教師要量化和標準化,還要求在評價內容的分布權重上優化設計,以求得到合理的定性判斷和良好的實效反饋。
(三)采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
教師要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檔案資料和考試結果進行分析,客觀描述學生語文學習的進步與不足,并提出改進建議。在評價方式的選取上,要堅持量化、標準化的定性評價為主,兼可采用學科成長片段記錄、軼事記錄、課堂觀察、互動交流、態度訪談、辯論演講、作文競賽等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學生的自我評價則更注重自我的習得、疑惑、反省和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悟。對老師和家長了解學生語文學習的進程和態度有重大的價值。
(四)側重學科成長記錄的全過程
傳統語文教學評價存在單一性。課改前,語文教學評估只有一種形式,就是用語文基礎、閱讀、作文組合成的一張張試卷來考查學生。教學評價靜止、絕對,過程性評價的“過程”是相對于“結果”而言的,具有導向性,過程性評價策略不是只關注過程而不關注結果的評價,更不是單純地觀察學生的表現。“評價最重要的意圖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過程性評價是一種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的方式。
二、完善小學生語文成長記錄袋評價的具體內容
(一)讓識字教學變得更為生動有趣
認識生字生詞是閱讀教學和寫作練習的基礎。字詞識別的數量多少和質量的高低對小學語文教學來說至關重要。因此,給每個學生設立“識字成長記錄袋”變得不可或缺。但是,對于如何激發學生認識生字生詞的興趣是語文教師應該思考的內容,對此我們可以將生字生詞用“積分游戲”“情景模擬”“讀寫互動”等寓教于樂的方式激發學生識字的新鮮感,讓學生隨時隨地投入“猜字謎”“編兒歌”“字詞接龍”等快樂的識字學習中來。
(二)拓展閱讀方式,學會閱讀的方法和技巧
“家長是最好的陪伴。”“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倘若能自覺主動、興致勃勃地投入課外閱讀,必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結合語文教學的實際,利用課堂、班隊、晨讀、夜讀、家庭共讀等多重方式,并充分利用圖書館資源向學生介紹課外知識,定期推薦好書籍,定期組織讀書交流活動,邀請專業人士指導讀書方法以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
(三)循序漸進地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
寫作能力是語文綜合素養的綜合體現,隨著識字量和閱讀量的不斷遞增,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積累也越來越多,會逐漸產生要表達的愿望。在低年級的看圖說話和片段寫作教學中,主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到了高年級則要求學生能寫內容具體、表達真情實感的文章和想象類的作文。而時下學生對作文的冷漠和厭煩恰恰來源于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大部分采用“分數結合評語”的模式,這樣單一固定評價的模式不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導致學生寫作興趣銳減。而如果教師能對學生的習作評價模式與時俱進地加以“包裝”,讓學生回顧和反省變得更有趣味和意義。
三、新成長記錄袋評價體系的運用效果與反思
從我校實施小學語文成長記錄袋的實踐效果來看,低年級學生識字游戲的快樂感顯著增強,課外識字的數量和造句能力快速提升。高年級學生課內外閱讀量倍增,信息知識汲取能力不斷增強。伴隨著閱讀水平的不斷提高,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學生語感能力的顯著提高。此外,在學生作文訓練中,學生通過對習作中字、詞、句、篇的靈活運用和對作文框架的整體構思搭建,使得自己的寫作水平在反思和修正中不斷得到提升。教師在使用語文成長記錄袋的過程中,要鼓勵和引導學生,依據標準和要求如實評價自己的習作,反省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形成追求進步的愿望和信心。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