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暉
摘要:目前,我國正進一步對基礎課進行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新的課程改革標準對技工學校英語教學也提出了新要求。為此,技工學校英語教學必須對英語教學進行反思和改革,包括對教材重新定位和編寫,合理設計課程,體現英語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改革評價標準,引導學生合理運用學習對策,提高文化意識,不斷進修提升業務能力。
關鍵詞:技工學校 英語教學 課程改革
一、國家課程改革標準和要求
課程改革要求“五個提倡”和“四個主張”?!拔鍌€提倡”即提倡問題意識,提倡綜合運用,提倡實際生活能力的培養,提倡探究性學習,提倡與生活的聯系?!八膫€主張”即主張把主課堂還給學生,主張把班級還給學生,主張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主張讓班級充滿成長氣息。技工學校教育是連接國家義務教育與高等教育的橋梁,旨在培養實用型人才。技工學校在改革的背景下,將從各方面進行改革,為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輸送第一線勞動者,同時充分發揚馬克思的全面發展理論,使受教育者的知識、個性、愛好等全面發展的統一。
二、技工學校英語教育現狀
1.教材陳舊落后,缺乏科學性,沒有時代性
目前,技工學校英語教材大多借用本、??平滩模碚撔蕴珡姡瑳]有體現技工教育教學目標。教材的應用性和實用性不強。教材編寫形式落后,教材缺乏系統性,沒有體現新的課程理念。
2.教學方式和方法落后
大多數技工學校的英語教學仍采用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方式進行教學,沒有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沒有結合專業方向進行教學,教學方法死板。這樣使得學生過度依賴教材,知識面窄,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散。
3.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不高
從筆者院校近幾年來的新生素質調查看,學生的初中英語基礎普遍較差,對學習內容不感興趣,厭學情況比較嚴重。很多學生不知道英語學習的目的和重要性。因此,如何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讓學生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已經成為技校英語教學的首要問題。
三、對技工學校英語教學的建議
1.構建和完善專業英語教材體系
新一輪的教育課程改革嘗試構建“三級課程”的管理框架,國家、地方和學校承擔不同的權利和責任。技工學校校本教材應從學校的辦學特色和教師特點出發,根據各專業學生的實際需要編寫,可以適當降低教材的語法難度,增加日常口語的基礎知識;加大專業英語閱讀量;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體現學校王牌專業的教學特色。
2.整體設計技校課程,體現英語學習的漸進性和專業目標性
將技校英語課程設為三個階段,一年級開設成人高考課程,二年級開設日常英語課程,三、四年級開設專業英語。三個階段旨在體現基礎教育特點,強調語言能力循序漸進發展,保證英語課程內容的整體性、漸進性和專業性。英語課程應按照學生的實際語言水平組織教學活動和議定評價標準。
3.體現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
現代外語教育強調語言學習的實踐性,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因此,技校的英語老師應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造真實語境讓學生去運用語言。教師上課盡可能用英語上課;鼓勵學生用英語積極參與討論,扮演角色,演講;邀請外教合作上課,讓學生了解外國文化,與外教共同探討外國風俗與生活,特別是學生感興趣的外國大學生生活;走上社會進行實踐。
4.改革評價標準,分值權重在學生課堂學習參與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評價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筆者認為,技校英語的評價標準應重點看學生平時課堂的參與度和表現來進行評分,把課堂參與分加大到總評的50%甚至60%,考試分筆試和口試兩種,在考試中更加強調口語能力,筆試部分強調應用文寫作。通過這樣的改革,絕大部分學生有信心學英語,因為只要他們積極參與課堂,就減小補考的可能性,隨之也慢慢對英語感興趣起來。
5.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幫助學生合理運用學習策略,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技校學生英語基礎較差,學習信心不足,畏難情緒較重。為此,技校的英語教師必須以飽滿的熱情投身于教學,時時用情感來調控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堅定學生的意志力等。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并不斷調整。在英語課程實施中,幫助學生有效地使用學習策略,不僅有利于他們把握學習的方向,采用科學的途徑,而且可以提高學習效率。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是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教師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逐漸將興趣轉化為穩定的學習動機。
6.充分考慮技校學生的個體差異,授課面向全體學生
技校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薄弱。所以課堂教學應重點面向中下層學生,抓基礎教學,但也要設計難度較深的問題滿足優等生的需要。授課前在充分了解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的基礎上,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做到靈活多樣,力求使每位學生都有所收益。
7.了解英語背景文化,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
了解英語文化有益于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接受先進文化的熏陶。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經常傳授英語歷史知識、風土人情、生活習慣、行為習慣、文學藝術等。授課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逐步擴展文化知識的內容和范圍。在起始階段,使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異同有大致的了解。在英語學習的較高階段,擴大學生接觸異國文化的范圍,幫助學生開闊視野,使他們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進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8.不斷進修,提高業務水平,不斷反思,謀求最佳的教學效果
在實施技校英語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重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努力適應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要求。為此教師要不斷學習、進修,加深對課程改革理念的理解與認識。由于技校沒有升學壓力,以前很多老師很少進行教學總結,更不會對每一節課進行教學反思。其實教學反思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可以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是教學提升的重要途徑。因此技校教師要習慣進行教學反思。
技工教育強調遵循“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原則,教育部明確提出:中等職業學校文化課教學應遵循“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方針。這就要求中等職業教育的英語課教學要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上積極轉變,探索出真正符合學生英語學習的教學模式。因此,我們在改革中應始終貫徹“先立后破,先實驗后推廣”的方針。技工學校英語教學應身先士卒,只有這樣,技工學校的英語教育才能迎來真正的春天。
(作者單位:中山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