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冰
摘要:在中職院校的電子技術專業(y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教學的目標和教學的方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文主要從電子技術的實訓教學的角度來探討如何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探討了實訓教學的過程中如何進行有效的改革,從而提升中職院校電子技術的教學水平和質量。
關鍵詞:中職院校;電子技術;教學方法;改革途徑
中職院校電子技術的教學一定要結合生活和應用的實際情況,同時,要針對電子技術的教學現(xiàn)狀來進行分析,提出更加富有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措施,確保教學更加富有效果。
一、貼近生活,體驗成功,培養(yǎng)學生電子技術學習興趣
成功是每個學習者所追求的目標,體驗成功能讓學習者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形成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內部動力。通過貼近生活的實訓項目開展,不斷讓學生體驗成功,增強學習信心,培育學生的求知興趣,拓展思維,提高實踐操作綜合能力。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將不再是一種負擔。面對基礎相對差的初中生,偏面強調理論,只能讓學生感覺厭煩,喪失信心。我們的教學應抓住學生好動手特點,以教學為抓手,采用直觀教學,體驗成功,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產生學習興趣,點燃學生心中的那盞“燈”,重塑信心。
興趣源于生活。在電子技術教學時,我總是想辦法與日常生活案例相結合,有意采用會亮、會發(fā)聲,容易刺激學生觀感的電子產品,去吸引、激發(fā)學生制作興趣,讓學生覺得學了有用、有價值,值得去學。在上課前,首先老師要充分準備,親自制作調試產品。一方面可知道制作過程各個環(huán)節(jié)及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另一方面成品可用于課前展示,以激發(fā)學生制作興趣。我在多諧振蕩器項目教學中,結合汽車轉向燈的應用向學生介紹,展示了分立元件制作的推動LED交替發(fā)光多諧振蕩器,作品簡單,元件不多,效果卻很好。另外還展示用555制作的多諧振器、74LS00與非門構成的多諧振蕩器等,產品效果相同而用了不同電路與器件,學生看了都躍躍欲試,拓展學生思維,因而多諧振蕩器制作項目實訓開展很順利。在實訓課時再進一步引導,發(fā)光時間的長短與哪些元件有關,讓學生自己去動手試驗、調試、測量,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在單穩(wěn)態(tài)電路項目教學時,結合學生天天碰到的樓梯延時燈控制,教學項目就很容易被接受,學生很有興趣的去制作。教學時可先用作品展示,或可告知電路作品效果;也可讓學生先焊接制作,做了后再來分析為什么;也可先講一下基本原理、注意事項,再讓學生去制作等。只要有了興趣,不管是采用“做了學”還是“學了做”,學生都能認真去完成,并期盼自己產品獲得效果。學生樂在其中,十分投入,當獲得成功后再加激勵、引導、拓展,就很順利完成分立式、555電路、門電路、聲控光控等一系列單穩(wěn)態(tài)電路等項目教學。再比如門鈴項目、搶答器項目、流水燈項目等,這些貼近生活的項目,發(fā)現(xiàn)學生都十分感興趣,學習興趣越來越濃,這種興趣會讓學生更自主的去操作訓練,不斷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
二、循序漸進,熟能生巧,培養(yǎng)學生電子技術基本素養(yǎng)
實踐教學應循序漸進,才能讓學生有成功的體驗,才能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進入更有挑戰(zhàn)性的項目。
1、學生首先應熟悉工作環(huán)境,會安全使用設備,規(guī)范使用儀器儀表。教學實踐工作臺,每個學生都必須首先熟悉,確保會用工作臺。
2、簡單操作反復訓練,熟能生巧。每次教學,都要求學生清點元件數(shù)量,檢查好壞,掌握方法。如電阻、二極管、發(fā)光管、三極管、電容、集成電路等檢查,要求先外觀、形狀,再標識含義,腳位識別,然后再用萬用表進行檢測。
3、循序漸進設置實訓教學項目。實訓項目電路設置,應做到從易到難。元件數(shù)量上,可以從少到多的設置;功能實踐上,可以從簡單到復雜的遞進;線路板的運用上,可以從設計好的PCB板,再到多功能板。實踐操作方式上,可以先小組協(xié)作、討論,再到獨立完成。靈活運用各種方法,對教學項目從簡單到復雜反復練習,不斷讓學生體驗成功,掌握技巧、方法。在循序漸進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有的學生還主動提出設計再難再復雜一點的電路,主動查閱電路資料并進行改進與完善。學生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
三、精心設計,科學指引,提高電子實踐教學課堂效率
讓課堂活躍,讓學生樂于動手,是提高實踐教學的效率的關鍵。抓住中職學生好動手的特點,精心設計實訓教學模式,調動學習積極性。讓創(chuàng)新走進實訓課堂,把思考還給學生。我把實訓教學分為“引、練、導、幫、展、思”幾個環(huán)節(jié)。
“引”,就是告訴學生要做什么。布置項目任務,做些工作準備。可根據(jù)需要告知可能涉及的知識或可能遇到的問題,操作中應該注意的事項與安全要求,或提前做好的作品進行展示,引導學生明確任務。
“練”,就是讓學生操作訓練。當明確任務后,大部分時間用于學生操作訓練。訓練可以有多種形式,比如側重元件布局方面訓練、側重焊點要求的訓練、側重速度的訓練、小組競賽的訓練、綜合訓練等,根據(jù)訓練進程有目的的開展,直至作品又快又好成功率高的完成。技能形成必須有足夠時間的訓練,嚴格要求,反復訓練,培養(yǎng)學生細心、認真、規(guī)范的操作習慣,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導”,就是巡視指導。當學生操作時,教師應深入學生中間,指導學生操作,有問題的及時指出,做得好的及時表揚,學生不懂的及時解答,不規(guī)范的及時糾正。“幫”,就是讓學生幫學生。學生操作訓練過程中,一定存在速度快的較早完成任務的學生。程度好學生,允許走下位置對旁邊慢的學生進行幫忙指導。學生幫學生,進行相互協(xié)作、探討,或許在思想上、理解上、方法上,學生相互之間的溝通,更能理解與接受。這不但給老師增加了助手,還培養(yǎng)了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展”,作品完成后進行的展示與評價。對完成的好的作品進行結果展示與評價,指出好的方方面面,學生會去模仿并盡可能向好的方面去努力,同時也讓被作品展示的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也展示不夠好的作品,指出存在的問題,哪些方面還有待改進與提高,指明學生努力方向。“思”,就是反思、作業(yè)與拓展。學生完成作品后,可讓學生去反思作品完成過程中,有哪些好的值得驕傲的,哪些不夠需要改進提高的。比如有的學生元件檢測做到又快又好,方法正確;有的學生元件布置合、簡潔;有的學生焊接技術好,焊點小而光亮;有的學生調試環(huán)節(jié)好,數(shù)據(jù)正確誤差小,萬用表測量使用得心應手;有的學生作品一次通電調試就成功,成功率高等。“思”還可以是課后布置作業(yè),完成實訓報告,或教師提出想法,讓學生去思考或做些電路拓展,查閱資料等。
四、結語
綜上所述,電子技術教學的過程中,依然存在不少的問題,所以,當前的教學重點是如何結合實訓課堂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確保學習更加有效果,提高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覃偉霞.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中職電子商務教學的應用與思考[J].電子商務,2015,02:79-80.
[2] 白汝信,周平.項目教學法在中職電子技術基礎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6,02:142.
[3] 陳閩蜀.虛擬仿真技術在中職電子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03: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