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娟
摘要: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教學的有效性問題是教學研究的一個永恒課題。在實施新課程標準的今天,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缺失仍是急待解決的嚴重問題,本文針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研讀課標目標、把握學情起點、邊講邊練、創新評價等四個方面分析了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教學的有效性問題是教學研究的一個永恒課題。但是,在實施新課標的今天,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缺失仍是急待解決的嚴重問題,有些課堂沒有明確的目標,也沒有遵循語文學習的規律,更沒有將語文學科的功能性落到實處,所以課堂教學就像走馬觀花,學生昏昏欲睡,越學越無趣,語文課堂教學將變得事倍功半,甚至走進死胡同。本文就怎樣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談一些自己的見解。
一、 常學常新,研讀課標目標明
例如從對詞句理解的要求來看,第一學段是要求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第二學段是要求學生“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第三學段是要求學生“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要清晰地辨別這三個學段的不同要求,首先要辨析清“了解”與“理解”、“推想”的區別。 其次,目標制定要有一定的層次。可以根據學生認知結構、學習動機等差異,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
二、且行且思,把握學情起點準
以學生為本,教師的教學活動,都應從學生出發,一旦離開學生這個主體因素,“那課就好比一個鉆頭發力于一個老是打滑的工作面,其實質作用不好樂觀?!睂W生是課堂真正的主人,教師備好的課能否為學生所接受,是一個需要在實踐中檢驗的問題,因此,教師在研究課標和吃透教材的同時必須了解學生。學生已經具備了怎樣的知識基礎和情感起點?對今天的學習內容,學生感到難于理解和掌握的地方可能會在哪兒?哪些地方是學生最想了解、最需要老師引導的?作為教師,在組織教學之前,都應該對這些問題有一個深入的了解。需要教師先“鉆進去”深入解讀文本,再“跳出來”站在學生的角度確定教學策略和教學內容。找準每一課時的疑難點、空白點。教師要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沉下去了解學生。學生的知識水平及接受能力的差異是我們必須接受的一個現實,處理好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這個問題,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去組織教學,是有效教學的基礎。
三、邊講邊練,語用功能更扎實
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讓學生聽配樂朗讀,聽錄音朗讀,聽教師范讀等,來激發情感,培養興趣。如在教完《海倫凱勒》后,我向學生介紹《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課,并配樂朗讀給他們聽,這樣便將學生帶入課文的意境,使他們與作者產生心靈上的共鳴,從而更深理解課文內容,并深入體會海倫凱勒在學習中付出常人想象不出的努力,她做事百折不屈,對世界充滿愛這一感人至深的主題也得到深化。
其次是說的訓練。教師可根據實際,設計“主導”性的問題,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思考。然后,讓同桌、小組討論,或是全班性匯報,或是讓學生質疑、釋疑解難,使學生積極地多動腦筋多動口。這樣,一則培養學生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協作能力;二則通過教學信息互通交流與反饋,教師能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上存在的問題與困難,再進行有的放矢的“導”,以促進學生認知的良性循環,使學生“最近發展區”獲得新知。說的訓練形式多樣,可采用看課題,說題旨,培養學生思辯能力;看插圖,說圖意,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和口頭表達能力;學詞語,說句子,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讀語句,說內容,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品段落,說段意,培養學生概括能力;抓中心,說體會,培養學生語言傳情能力。
接著是讀的訓練。《新課標》非常重視讀,總目標,階段目標都著重指出讀的重要性?!白x書百遍,其義自見。”閱讀教學,實質就是導讀過程。讀的形式也很多,教師可根據教材內容,教學目標和略講、精講的需要等,選擇讀的時機和形式,而不能為讀而讀,流于形式。
最后談談寫的訓練。只要我們隨手翻開語文課本,就可以發現課后有許多練習都與寫有關。如讀讀寫寫,聽寫、默寫,造句、小練筆等。教師切不可簡單地以講來代替,應讓“寫”進入課堂,在課堂上讓學生動手寫,寫自己所見,寫自己所聞,寫自己所感,包括畫畫、寫寫、批批改改。加強語言文字積累與運用,充分利用“寫”這一練習來鞏固記憶。
四、創新評價,師生之間更默契
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課堂教學評價非常重要,運用得好,可以促進和改善學生的語文學習,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反之則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降低課堂教學的實效。有經驗的的老師往往十分善于運用評價的手段,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通過評價,學生得到了肯定與鼓勵,增強了學習信心,克服了自卑心理,明確了努力的方向,我們何樂而不為呢?在重視語言性評價的同時,教師還應該學會運用肢體語言進行評價。如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個豎起的大拇指、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個輕輕地撫摸等,這些無聲的評價是發自內心的,可以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總之,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生命,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理念。我們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新知識,接受新事物,涉足新領域,提高新能力,具有較高的自身修養和文學修養,立足課標,立足學生,立足學科特點,不斷學習、實踐、反思,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需求,才能把課上得有魅力,才能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真正適應新的教學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