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娟娟
摘要:隨著小學新課程標準的貫徹落實,小學各學科都在探求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以滿足小學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加強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缎W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边@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改變教學策略,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運用各種現代教學方式,加強教學的有效性。本文擬結合筆者教學實際,就小學語文有效性教學的策略做一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小學語文有效性教學的重要性
1、有效教學的概念。有效教學主要體現在教學活動之中,是指通過采用各種方法以及途徑,盡量花費最少的時間以及精力投入來獲得高效率的教學效果,同時也要創建出有效活動安排來達成教學目的。根據清華大學余文森教授關于有效教學的理論:“教學的有效性主要體現在教學是否能夠使得學生能力得以提高。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朦朧到了解,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排斥到接受,從拒絕到了解,從完全否定到感興趣?!?/p>
2、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第一,貫徹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需要。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边@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善于運用教學的方法與手段,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觀念,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方法引導小學生學習語學。第二,培養學生對語文興趣的需要。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而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本身就是語文教學有效性的一種表現。因此,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也是培養學生對語文興趣的需要。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告訴我們,知識傳遞、消化的過程存在與學生對知識的主動建構之中,這就是說只有在課堂上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之中,才能夠使其有效的進行知識建構。
二、小學語文有效性教學的策略
1、構建學生參與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情境?,F代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認為,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并不建立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聽講的過程中,而是建立在教學互動的過程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主導,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導引,使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也要注意增加與學生的互動,營造一種師生共同參與教學的氛圍,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小學語文教師要創設一種民主、平等、真誠、信任的對話氛圍, 引導學生進行多向多話,動員學生全體參與。在教學中,要多設立問題場景,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帶著問題開展互動。比如:在教人教版《烏鴉喝水》一文中,教師可以讓小朋友思考,還有什么別的方式可以使烏鴉喝到水,有些小朋友提出可以使瓶子傾斜,有些小朋友提出可以在瓶子上戳個洞,有些小朋友甚至提出找一根麥管來吸,老師則應該把學生提出的方案一條一條列在黑板上逐一分析,并選擇出最合理和可行的辦法,不管形式如何,小學語文教師都應該鼓勵和表揚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使其保持參與互動教學的興趣。
2、運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模式。所謂合作探究是指從學生的基本心理需要出發,創設一種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通過學生之間一系列的相互幫助和教師指導等相關活動的交互作用,完成一定的學習內容和學習任務,以達到每個學生在認知和情感等各方面的積極發展。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合作探究的學習對于提高教學有效性大有裨益,這是因為通過合作探究一方面既可以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滿足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另一方面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發揮各自的特長,形成能力上的互補。根據筆者的教學經驗來看,小學生也非常喜愛在教學中運用這種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主要是因為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更偏近于游戲教學的模式,而小學生年齡幼小,非常喜愛通過這種游戲的方式展開教學。通過合作探究展開教學,小學語文教師應注意自身角色的切換,在教學中既要扮演教學的引導者、參與者,也要承擔起教學的管理者和咨詢者的角色。筆者曾在所教授的班級中安排各小組學生,合作出一份的摘抄小報,并要求摘抄小報要主題鮮明,有自己的特色,設計要精美。在讓學生設計前,我要求各小組學生選出一名組長作為報紙主編,負責摘抄小報整體編排,找出幾名同學作為編輯,負責收集摘抄資料,讓他們自己選出同學作為小報的美工,負責畫入插圖等,并讓他們自己商量確定小報的主題。兩周后,每個小組都呈上一份精美的小報,有的小組制作了一份游戲報,有的小組制作了一份文學報,還有的小組制作了一份動畫片報,而且都配上了精美的圖片,起到了合作學習的效果,提高了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3、改變傳統觀念,拓展教學環境。陶行知說過:“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并真正成為教育”。因此,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能把思維仍停留在教室以內,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拓展教學的環境,讓學生在更廣闊的環境中學習語文。雖然走出教室,在室外開展語文教學在操作上受到時間、工具等的限制,但筆者認為通過合理的安排和對研究內容的選擇可以突破這些限制,真正實現使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例如:以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帶學生走出教室,結合當地的實際選擇適合的戶外教學方式,可以帶學生走進自然,感受自然,并讓學生回去后寫下自己對大自然真切的感受,也可以帶學生去參觀博物館、紀念館,讓學生寫一些參觀游記,又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市圖書館,組織一次閱讀活動,并讓學生寫讀后感等等,通過各種活動來真正提高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是貫徹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需要,是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的需要。筆者認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及積極構建學生參與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情境,營造開放民主的教學氛圍,運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模式,改變傳統觀念,拓展教學環境,科學地使用現代信息技術來開展教學,從而切實的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