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芳
摘要:音樂作為重要的精神文明,和國家正在進行的精神文明建設有很大的聯系。在中專學校中,需要對學生開展音樂教育,踐行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中專音樂課堂教學表現形式主要為演唱和聆聽,教師必須采取一定的教學策略來達到音樂教學效果。所以,本文就對教學內容的選擇、課堂氛圍、情境教學、社會實踐等這些實用性音樂教學策略進行分析探究。
關鍵詞:音樂教學策略;實用性;聆聽;情境教學
一、教學內容的選擇
中專學習的音樂教學內容的第一手參考資料是教學,所以,音樂教師必須要順應時代發展,選擇符合時代精神的教材內容進行中專學生的音樂教學,使得學生獲取的音樂知識與時俱進。然而有時候又不能僅局限于教材,此時教師就需要根據當時的時代精神,參考教學大綱,擴充一定的教學內容,例如對于音樂教學案例的選取、所布置的練習題等到,都需要得到精細的選取,擴充學生的音樂知識,開拓學生的音樂視野。
又如學生在學習民族調式的理論知識會顯得很枯燥,此時教師需要激發學生學習這部分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可以適當選擇當前正在流行的民族樂曲和調式進行講解,并為學生擴充講解這部樂曲的音樂器材,使得學生賞析到初了教材之外的更多的音樂知識,激發學生對音樂課堂的興趣。
二、營造課堂氛圍
音樂課堂自身就是一個活躍的課堂,然而有時候在音樂理論講授部分或者是在一些演唱技能傳授部分會出現沉寂、枯燥的課堂氛圍,主要原因在于教師沒有掌握適當的教學策略。所以,教師必須要采取適當的教學策略來調動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想象力,發散學生的音樂思維。處于青春期的中專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音樂課堂上教師需要采取啟發式教學策略,并多多鼓勵學生思考,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學生學習某首樂曲作品時,讓學生發揮想象,聯想一下作品歌詞的情境,然而讓學生自己想象這個情境,再原有的曲調上改編歌詞或者是在原有的歌詞上改編歌曲風格,鍛煉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育學生對音樂的感悟與理解能力和音樂創作精神。
三、情境教學
作為活躍的音樂教學學科,和其它學科教學有著很大的不同,其教學重點在于對學生演唱練習和演唱能力的培養,然而又要讓學生獲得必備的音樂理論。所以,音樂教師必須要選擇適當的教學模式,在學生已有的學習能力和音樂基礎上開展教學,兼顧到所有的學生,避免學生音樂能力出現兩個極端。此時教師需要采取一些情節教學策略,讓學生能張嘴演唱和練習,并在其中進行適當的練習引導,提升教學效果,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能力。
在情境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應用到現代化的教學硬件設備,例如多媒體和音樂軟件,創設一定的音樂教學情境。在這個音樂情境中,教師需要投入,然后對學生進行適當引導,讓學生也逐漸融入到情境教學中來。對于音樂作品的聆聽過程中,需要為學生創設視聽情境,讓學生的聽覺與視覺結合起來,形成一個音樂視聽沖擊,加強學生對音樂聆聽的感受。情境教學是多種教學方法的結合應用的教學過程,只有多種教學方法靈活應用,這樣才能為學生制造更多的學習驚喜。
在情境教學中,需要教師做好扎實的備課,例如精選課題,在課堂中先為學生展示相關音樂理論知識,然后編排出相關情境,讓學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導入情境教學部分,為學生展示出情境模仿練習要點,通過師生的共同情境創設,在情境教學中獲取學生所要學習的音樂知識和相應的演唱技能,提升學生的音樂素質和綜合能力。
四、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演出
學以致用,要讓學生的音樂學習訓練得到實際應用,就需要為學生創造演唱機會,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中學習到的音樂理論和演唱技能得到實踐,為學生將來的社會演唱表演打下基礎。中專音樂教學重在培養社會實踐人才,這是社會對中專畢業生的要求,所以,學校和教師應當創造更多的社會演出機會,通過社會演出平臺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演出實踐。學校的團隊組織經常會組織一些文藝會演活動,此時教師就可以鼓勵或者帶領學生參與到活動演出中來,讓學生真正體會實際演出的社會情境,感受音樂學習訓練的樂趣和過程,踐行音樂實踐。在社會團體所組織的一些活動中,教師也可以通過聯系為學生爭取到外出演出的機會,鍛煉學生的社會實際演出能力。
五、改進音樂課堂教學模式
音樂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結果產生了直接的影響,而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使得很多學生對音樂學習失去興趣,由此,音樂教師需要轉變音樂教學模式,在教育改革中改進教學方式,提升中專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
中專音樂課堂教學可以采取小組方式來進行教學,例如在學習完一個作品后,要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作品的曲調和歌曲類別進行討論,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然后留給每一個小組試唱練習的時間,最后再進行歌唱比賽競選出小組冠軍。音樂教學過程需要促進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有利于學生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這樣的交流互動在課堂中受到時間限制,此時就可以在課下加強音樂知識的交流互動的機會,例如教師讓學生提出自己喜愛的音樂名稱,然而統計出這些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進行課堂講授,這既滿足學生的音樂需求,也增添學生對音樂學習的樂趣,有利于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率。
六、樹立科學的價值觀
不同的學生有自己獨特的身心發展狀況,由此,他們對音樂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存在不同的價值觀。為了讓學生樹立科學、正確的音樂價值觀,需要音樂教師采取一些教學策略來引導學生對音樂的理解。總體來將,要讓學生樹立科學的音樂價值觀,教師需要采取以下音樂教學策略:
第一,為學生分析講解傳統經典老歌。為什么經典老歌總是百聽不厭,這是因為經典歌曲作品有自身的音樂藝術內涵,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分析這些音樂內涵,并讓學生練習,能讓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音樂價值觀。第二,對于一些低俗頹廢歌曲的處理。社會上總會出現一些低俗的歌曲,它們嚴重重影了學生身心成長,而教師不能避開這些低俗歌曲,反而應該向學生分析低俗歌曲為何低俗,讓學生自己去理解,體會到其低俗的原因,從而自覺摒棄低俗歌曲。第三,對于音樂的歸類教學。中專音樂教學不能按照“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而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讓學生學習對音樂作品進行歸類,讓學生掌握對某首歌曲作品歸類到民族音樂類或流行音樂類,抑或是搖滾、嘻哈類。
七、結語
總之,掌握中專音樂教學實用性策略,能有效創造音樂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樂趣,充分發揮學生音樂學習的能動性,積極參與音樂教學活動,從而有效提升音樂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和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景.多媒體在職業中專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中旬).2015(08).
[2] 高宇.新形勢下對職業中專鋼琴教學的思考[J].黃河之聲.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