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意
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昌洲鄉中心學校
摘 要:本文就支架式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例應用展開討論,認為為了實現支架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當中的作用,應該遵循搭建支架、創設情境、協作學習和效果評價四個路徑。本文旨在通過有益的探索和討論,為推動支架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當中的普及應用作出有益的貢獻。
關鍵詞:支架式教學;初中英語;實例應用
“支架”式教學模式體現了新課標要求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者,教師是指導學生建構知識的主導者的理念。以建構主力理念為依托,以支架式教學為方法,探索英語教學中教學難點的突破,一直是筆者的興趣所在,下面筆者就這一教學模式展開探討。
一、支架式教學與初中英語教學
1.支架式教學。隨著人教版教材新課程標準的頒布,以及教學改革的持續推行,老師在課堂上的意義和價值被重新定義,作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重要力量,在今后的課程開展過程當中將主要扮演輔助者的角色,幫助和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這正是支架式教學的真正定義,從素質教育開展的角度上說,進行支架式教學能夠全方位地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初中英語教學。隨著時代的發展,初中英語教學的開展對于學生打下良好的英語基礎,顯然十分重要。在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當中,教會學生基本的語法和日常生活當中英語的用語習慣是教學的重點。不過應該注意到,由于上述知識的龐雜性和初中階段學生文化課學習的,內容的多樣性使得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初中階段英語學習往往時間被擠壓,而缺乏英語學習時間的積累必然會導致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當中出現這樣和那樣的問題,根據統計,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英語學習不好,根源在于初中階段英語底子沒有打好。針對已有的問題就當前初中英語教學的過程當中出現的學生自主學習時間被擠壓的問題,比如支架式教學,幫助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現自己英語學習當中的問題,是解決當前英語教學當中出現困境的重要途徑。
二、支架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使用應該遵循的路徑
1.搭建支架。在支架式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搭建支架是該教學方法產生作用的基礎和前提。在搭建支架的過程當中老師一定要重視知識的完備性,并綜合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由于知識架構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遵循,因此老師一定要綜合考量學生的多種情況,根據學生個體的不同特點,來對支架進行細微的調整,以適應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身的現實情況。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pencil”相關內容教學的時候,應該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和學生實際學習的特點,來制定整個課程的大綱。
2.創設情境。情境的設置可以幫助學生主動思考課堂上老師提出的問題,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強調理論課講授的初中英語課堂上增強緊張感,更加集中注意力的去思考和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事實證明,這種支架式教學法方法,在初中英語課堂上是非常有效的。
例如:初中英語老師可以在課堂上設定一個同學之間互相對話的情境,讓兩個同學在課堂上利用英語,對將來的人生規劃進行交流,在這個過程當中,讓學生體會到如何通過現在時態對將來進行時有所表示。
上面提到,支架式教學法方法的重點和核心是啟發和幫助學生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進行自主的思考和學習。英語教學本身是一個比較枯燥乏味的教學過程,由于英語本身理論性強,所以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學習和接受初中英語課的教學過程會顯得比較枯燥,針對此種現實情況,初中英語老師應該想方設法設定情境,幫助學生增強代入感,以幫助學生進行更好的學習。
3.協作學習。由于當前初中生在學校的時間比較長,絕大多數初中生在接受訊息的時候,更偏向于以集體為單位接收,并且在對信息的反饋上,也會呈現出從眾的特點。這就意味著,對初中學生的教學,應該以班級或小組為單位,進行有組織有目的的考量和教學,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克服緊張感,用更加放松的心態和狀態,去理解和接受初中英語課的訓練。
例如:在進行被動語態相關知識的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去集體完成一部分與被動語態相關的練習題,具體操作上,可以將整個班級的學生分為幾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相關習題的答題和討論。同時規定在下一次的英語課堂上,每個小組選派一名學生進行習題相關問題的回答。
老師在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式的探究學習的時候,老師應該通過具體的行動來暗示和引導學生圓滿完成任務,具體而言,應該注意以下兩點,首先就是課堂資源的平均分配,一定要在分組和進行分組討論任務布置的時候,向學生明確規定,回答問題的周期,明確要求每個小組的學生輪流代表小組進行相關問題討論結果的匯報,防止某些成績不好或者性格內向的學生失去在課堂上表達的機會,防止因為這些表達機會的缺失,讓學生從思想深處產生倦怠和懶惰的傾向;其次要注意布置問題的可討論性,由于很多英語的知識是客觀的,是不具備可討論的空間的,所以,初中英語老師在講支架式教學法在英語中應用的時候,一定要重視生活情境的因素的考量,讓學生討論的對象不再是空洞的英語,而是具體可感的生活場景。
4.效果評價。效果的評價對于支架式教學法開展的最終效果的最終考量而言,十分重要。方法的實踐是圍繞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目的來展開的。因而學生主觀能動性并不會自動自覺的產生,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引導。具體而言,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向學生經常提問題,通過涉及問題的情境和角度,引導學生去思考初中相關理論所傳達的現實意義。
在問題設置方面,初中英語的一個老師應該重視控制兩個方面,一是問題的趣味性,二是設置問題的貼近性。事實上,初中的教學更加傾向于理論知識的傳達,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接受初中相關知識的主要障礙,主要來自于學生對于相關在實踐當中對于應用的不理解。在這里需要注意到的是,老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問題的生活化,重視問題的趣味性,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配合老師進行支架式教學的開展。
參考文獻:
[1]黃丹丹.支架式教學法方法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D].重慶師范初中,2014(5):15-16.
[2]蔣仲秋.淺談支架式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初中英語(初中版),2014(8):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