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繼軍
摘 要:自主學習法是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發揮其課堂主體作用,主動參與教學的一種方法,在大量實踐中已取得顯著效果。本文以初中數學教學為例,從興趣和主體意識的培養,以及課前和課堂互動兩大方面,分析了自主學習法的應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自主學習;贊美;趣味性
為改變傳統教育中學生較為被動的狀態,素質教育提出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自主探究,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在目前初中數學教學中,依然存在有遺留問題,多是教師單方灌輸,師生缺乏交流,最終效果可想而知。在教育改革大趨勢下,應對此予以重視,引進自主學習法,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水平。
1培養興趣,強化學生主體意識
1.1人文情感的關懷
教師印象和課堂氛圍對學生影響極大,初中生尚未成年,開始進入叛逆期,不能強制管教,而應施以柔性管理。在以往課堂上,過于注重數學學科本身的教學,深入挖掘內在的趣味性,忽視了情感教學,以至于不少學生對教師存在“畏懼”心理。所以,教師應該在學生心中樹立起和藹可親的形象,少點嚴厲,多絲笑容,創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令學生保持一種很舒適的學習狀態。
對初中生而言,他們內心很希望得到教師的認可和鼓勵,教師要利用這一心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比如,每學期開展評選標兵活動,在班級內形成良性競爭機制,使學生有動力不斷進取。或者轉換師生角色,安排學生扮演教師進行授課,也可以分組教學,每組設置一個教師助手,負責本小組的學習監督。
不吝鼓勵和贊美,在學生回答完問題,或者考試有進步,以及其他體現出創新的情況下,教師要通過語言或肢體動作表示贊揚,令學生享受成功的愉悅,增強其自豪感,從而投入更多熱情在學習中。也可以在作業中留下評語,但要注意,鼓勵性評語和贊美都必須客觀真實,出自真心,不能流于形式,千篇一律。
同時,教師還應與學生多交流,及時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只有如此,學生才能在學習中放得開。
1.2使學習變得有趣
很多初中生覺得數學枯燥乏味,看到數學題就頭疼,逐漸失去興趣,成績也直線下降。其實,數學看起來有很多公式、定理、理論等,十分枯燥,但只要深入其中,方法正確,會發現內有乾坤,趣味多多。
首先,培養學生的生活化意識。數學源于生活,最終用于生活,需將數學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聯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實用性。最為常見的就是手機套餐選擇、超市購物打折方案等案例。比如,移動公司推出的某套餐,月租99元,包含本地主叫280分鐘,超出部分按0.35元/分鐘計算;月租139元,本地主叫560元,超出部分按0.25元/分鐘計算;月租199元,本地主叫1000分鐘,超出部分為0.2元/分鐘。如果家長做生意,通話較為頻繁,顯然適合199元套餐。而若只是平常使用,則可以根據實際消費情況選擇另外兩種。學生可利用不等式等知識,求出具體的值。
其次,展現數學的美、趣味和智慧。中國的雞兔同籠,外國的高斯巧算都是很有智慧的例子。而對稱的美、黃金分割比例等能體現出數學的美,讓學生在枯燥的公式之外發現新的天地。也可以轉換形式,吸引學生興趣。比如“校園風景如畫”六個漢字各代表一個不同的數字,其中“校”為數字3,而且“校園風景如畫×校=如畫校園風景”,求出每個漢字代表哪個數字。看起來無從下手,但稍加分析,便可以把“校園風景”設為X,“如畫”設為Y,可列出等式“(100X+Y)×3=10000Y+X”,約分后得23X=769Y,所以X=769a,Y=23a,Y小于100且X首位數字是3,所以a=4,進而可求得X和Y.
總之,要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學生的興趣,一旦興趣形成,根據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強的心理,再培養其自主意識就變得很容易。
2提前預習,增進課堂互動交流
2.1預習準備階段
預習是一種有效的獨立自主的學習形式,需要學生自律自控,提前了解教學內容,并能夠提出問題,把握重難點知識。引導鼓勵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預習方法,具體來說,常見的方法步驟不外乎“讀教材、劃重點、思考任務、練習檢查做筆記”。教材是教學的直接工具,預習應以教材為主,認真把教材內容讀一兩遍,了解所講知識點,理清包含的概念和公式,如有理解難度,要做好標記。如果能力較強,可聯想以往學過的知識,看是否存在聯系,如果有務必要建立聯系,如此可幫助學生形成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
預習并非隨意閱讀,應該帶有一定的目的和任務,所以教師可提前設置一些預習階段的問題,引領學生有方向地學習。為了解決問題,學生必須主動思考,養成勤動手、多動腦的習慣。學生盡可能地對每個問題作出點評,寫下心得感受,若有疑問可放到課堂上解決。另外,目前不少初中都引進了微視頻、翻轉課堂等教學法,即教師提前錄制一段教學視頻,發布到網上供學生自主學習。這種方法有不少優勢,同時也要把握好視頻時間、內容壓縮、課下監督等問題,才能見效。
2.2課堂討論階段
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以體現其主體地位,給學生發表意見的機會,可以大膽質疑,提出自己的觀點。教師不能過于糾結學生的出錯情況,不妨嘗試自己故意出錯,考驗學生的辨識能力,這種示錯法其實很有效,學生能夠發現問題,說明經過了認真思考,而且可獲得自豪感,避免此后犯同類錯誤。
學生與學生之間也要互動交流,自主學習并不是說一定要孤立學習,隔開與外界的往來。相反,初中數學往往會用到小組合作法,每個小組相當于一個個體。若是一般性討論,每個組員都可以發表意見,集思廣益,效果很好。若是針對又難度的復雜項目,將組員合理分工,既能鍛煉個人能力,還能培養其團隊合作意識。
3結束語
初中數學教學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為適應素質教育要求,應該轉變觀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養成良好習慣。激發學生自主性需要考慮多個方面,比如學習興趣、情感關懷、教學方法等,教師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靈活運用,最終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宏忱.初中數學自主學習興趣的培養芻議[J].神州旬刊,2013,32(4):200.
[2]任小輝.關于初中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芻議[J].教育科學,2016,22(12):45.
[3]石國紅.芻議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讀寫算,2015,24(19):154.
[4]扈學慧.初中數學教學中自主學習法的應用探討[J].教育,2017,22(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