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 要:隨著全國的教育事業改革不斷深入,課堂教學模式的不斷創新,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成為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努力實現的最大目標。教師在課改要求下,對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積極探索,放棄傳統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本文針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簡要剖析,并提出幾點解決問題的對策,使初中數學課堂逐漸走向成功,加快教學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解決對策
數學作為初中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相對小學教育階段來說,教學內容逐漸增多,知識更加抽象,涵蓋的思維理念,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也越來越密切。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數學教師必須緊跟時代步伐,摒棄陳舊的教學方法,用新穎的教學內容來深化教學改革,實現課堂教學效果最優化。數學教師要改變單一的授課模式,探索新型教學形式,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來幫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創新思維,以此來提高教學效率。為學生步入高中課堂學習更深層的數學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創設多變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數學教師要根據新課程改革的形勢,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為學生營造生動具體的情境供學生學習數學,讓學生在親身經歷中將具有抽象性的數學進行理解和應用。開創有效的教學情境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情境開創的好,不僅能吸引學生眼球,喚起學生興趣和求知欲,還能激起智慧的火花,使學生勇于探索,積極自主的去學習。但是不能過分追求意境化,從而脫離生活實際。我舉個極端的例子,曾聽了同年級組老師“代數式”一課,執教者在介紹了代數式的概念之后,出示人物:小剛和爸爸。小剛的身高用X來表示,爸爸的身高比小剛的2倍還多4厘米,爸爸的身高可以用(2X+4)表示。老師問:現在告訴你小剛的身高是85厘米,爸爸的身高是多少?學生紛紛舉手:2×85+4=174厘米。老師繼續問:那么如果小剛的身高是90厘米,那么爸爸的身高是?這樣學生不斷有新的發現,教師在肯定中提問“你還能說嗎?”于是,學生又不斷有新的發現。聽到這兒,我不禁要問:情境創設到底為哪般?這樣的情境創設,是不是真符合實際?氣氛雖然熱烈,可課的性質卻似乎改變了。課后,我問上課的老師為什么這樣設計,他振振有辭:我這是貫徹新課標的理念,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知道生活中處處是數學知識,同時解決了“求代數式的值”的問題。
二、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傳統數學課堂教學內容抽象難以理解,課堂枯燥乏味,學生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嚴重缺乏對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改革后的課堂更為生動、熱鬧,學生能夠在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數學。下面列舉的是許多教師經常采用的一些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做法。一是過多廉價表揚。只要學生答對了問題,教師就是“很好”、“不錯”、“想法很好”。有時學生僅是重復別人的答案,有的答案還不完整,教師都給予表揚。而那些確實表現突出的學生卻在教師一視同仁的評價中失去了應得的肯定和激勵。二是不敢批評學生。為了保護學生的積極性,有的教師采用所謂延遲評價或模糊評價的方法,于是出現了在課堂上少評價甚至不評價的現象。學生對概念和方法理解不清或者出現偏差,教師不置可否;有的學生出現了錯誤,教師視而不見。三是數學活動設計簡單化、模式化。很多老師在上公開課實驗課時,讓學生分一下組,合作討論一下,動手操作一番。好動愛玩是學生的天性,這樣照顧了學生的心理,輕松自在,學生當然歡迎,而老師采取的是放養的方式,根本沒有有效組織,出現問題時束手無策,不能及時引導。這樣的課堂看似熱鬧,但不能在活動中得系統的知識,也不利于能力的提高,不能發展任何真正的數學思維。我不反對表揚學生,更不提倡經常批評學生,并且認為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上好一節課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調動積極性不是教學目的,是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發展的手段。
三、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意識
傳統的教學模式嚴重制約著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傳統教學方法猶如花在香不在,例如上公開課,只能依靠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甚至認為這是評價課堂優質與否的準則。如今的數學教學課堂普遍存在三種現象。第一:不看書。課堂上學生的數學書始終沒有打開過,有的甚至一上課教師就說“同學們,請把書合上,這一節課我們講……”還有的課堂從開始到結束根本就見不到有數學書。第二:不板書。一些公開課和觀摩課,由于采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里不斷呈現精美的文字畫面,但一幅畫面閃過之后,很快又到下一幅畫面,一堂課下來黑板上仍舊是空無一字。第三:不作業。課堂中學生只會“聽課”而不記筆記,教師說什么他們聽什么,課后就忘。有時候教師雖然布置了課堂作業,可是學生剛翻開作業紙,下課鈴就響了。那么作為傳統教學方法的看書、板書和作業,在課程改革后果真要被淘汰嗎?我以為,數學課上必要的看書、板書和作業不僅不能被淘汰,在某些時候還應該加強。在課前讓學生看書預習,在課中讓學生看書自習,在課后讓學生看書復習,都是培養學生熱愛學習、學會學習的重要途徑。
四、科學提問,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
課堂提問作為活躍課堂教學的手段之一,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利保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問題提問,不僅可以快速集中學生注意力,更能激發學生思維活躍能力。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對提問環節太過隨意,問題不能過于簡單或者困難,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選擇科學提問內容,才能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實現對學生創新意識的開發,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結語:總之根據初中課堂教學現狀可以看出,在教學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作為初中數學教師要正視這些問題的存在,合理、妥善解決這些問題。隨著課程改革實驗的深入推進,我們堅信,通過每個教師的積極實踐和探索,新課改背景下的數學課堂教學一定會更成熟更完善,從而真正意義上的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存芬.有效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之我見[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4(10):136.
[2]胡淑萍.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考試周刊,2015(18).
[3]吳玉梅.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