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摘要:目的:研究開展品管圈活動對控制手術一次性醫用耗材耗損率的效果。方法:我院在2014年9月開始正式開展品管圈活動,成立品管圈組織,確定術中醫用耗材管理項目,分析術中一次性醫用耗材浪費現象出現的原因,并且制定出相應的整改措施,對品管圈活動的開展效果進行研究。結果:品管圈活動開展后的術中一次性醫用耗材打開包裝未用總量、術中一次性醫用耗材打開包裝總量相對于品管圈活動開展前顯著要低,有效使用率顯著要高;品管圈活動開展后,醫務人員的滿意度顯著提高;品管圈活動開展后的一次性醫用耗材耗損金額顯著低于品管圈活動開展前。結論:品管圈活動的開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將手術一次性醫用耗材耗損率降低,可以對其進行廣泛性的推廣。
關鍵詞:品管圈活動;手術一次性醫用耗材;耗損率
中圖分類號:IL567.2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6-000332-02
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手術室一次性醫用耗材的種類越來越多,并且使用頻次較高。其管理的科學性、高效率直接影響著醫療耗材的合理使用,并且會對醫療成本的高低造成較大影響。品管圈活動是一種將尊重人性作為基礎,進行愉快、輕松管理的現場管理方式。這種管理模式能夠促使員工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管理活動中來,獲取成就感與滿足感。本研究主要探討品管圈活動的開展是否能夠對手術一次性醫用耗材耗損率進行有效控制,總結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本研究分別對我院2014年7月一8月(品管圈活動開展前)以及2014年9月-10月(品管圈活動開展后)一次性醫用耗材開啟包裝的數量以及開啟包裝但未使用的一次性醫用耗材數量進行統計分析。2014年7月-8月期間的手術臺數為240臺,其中胸科手術30臺,腦神經手術20臺,心血管手術25臺,骨科手術25臺,普通外科手術140臺。2014年9月-10月手術臺數為250臺,其中胸科手術31臺,腦神經手術19臺,心血管手術26臺,骨科手術24臺,普通外科手術150臺。品管圈活動開展前后的手術類型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2.方法
(1)成立品管圈組織
嚴格遵循靈活多樣、實事求是、上下結合以及自愿參與的原則成立起品管圈組織。本圈內一共有8名成員,其中3名為護士,3名為護師,還有2名為主管護師。圈長由一名具有較強領導能力,并且具有較高專業知識水平的主管護師擔任,對圈內活動負責。聯絡員由護士長擔任,負責上下級部門的聯絡與活動內容的監控。
(2)主題確定
在品管圈內采用頭腦風暴的方式,提出手術室中存在的一到兩個問題,根據提出問題的迫切性、重要性以及上級政策性,最后將“有效降低術中一次性醫用耗材耗損率”定為本次活動的主題。
(3)原因分析
品管圈內所有成員采用頭腦風暴的方式,搜集術中一次性醫用耗材耗損原因的相關數據,總結出術中手術方式改變、人員節約意識不強、督導力度不夠、科室制度不完善、對醫生的手術習慣不熟悉以及護士工作經驗不足等是造成術中一次性醫用耗材耗損率較高的主要原因。
(4)相關改進措施的制定
①建立手術醫生喜好卡
幫助各個專科主要手術醫生建立喜好卡,主要內容包括巡回護士工作要點、吸收護士工作要點、簡要手術過程、手術體位、備用物品準備、特殊物品準備、常用物品準備、手術名稱、不同醫生的喜好內容(包括特殊部位所采用的特殊縫線等)。巡回護士要根據各個專科的實際手術操作過程對手術醫生喜好卡進行合理補充或修正,并且在手術間院內電腦系統中導人手術醫生喜好卡。
②制定規范的一次性醫用耗材管理制度
經過品管圈小組成員進行共同討論之后,要建立起規范化、合理化、科學化的一次性醫用耗材管理制度。洗手護士要將手術醫生喜好卡作為依據,對一次性醫用耗材進行逐條準備,并且和巡回護士一起確認之后再將其開啟。在食管癌、胃癌等特殊手術術時,要先準備好準備剖腹探查使用的一次性醫用耗材,等到手術醫生對手術方式進行確定之后,再對其進行及時添加。在開啟高值物品之前,巡回護士與洗手護士以及手術醫生要對名稱、有效期以及型號等進行再次核對,確認無誤之后再將其開啟。等到手術即將結束時再開啟引流管、敷貼以及引流袋等。
③營造節約的文化氛圍
每天晨會期間,護士長要對節約意識樹立的重要性進行反復強調,品管圈內的各個成員要在一次性醫用耗材取用處貼上類似于“點滴節約,從我做起”等溫馨標語。其次,每周都要集中統計并核算每周浪費的耗材數量,護士長在每周晨會上對浪費金額進行公布,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時刻警醒品管圈內的每位成員,促使其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一次性醫用耗材的管理中,進而將一次性醫用耗材的耗損率在最大程度上降低。
3.觀察指標
對品管圈活動開展前后一次性醫用耗材開啟包裝的數量以及開啟包裝但未使用的一次性醫用耗材數量進行對比分析,計算其耗損率。
對比分析品管圈活動開展之前與品管圈活動開展之后的一次性醫用耗材耗損金額以及醫務人員滿意度情況。
4.統計方法
將數據進行錄入,然后采用SPSSl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庫的建立,計數資料進行方差齊性檢查之后,進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則采用(x±s)進行表示。
二、結果
1.一次性醫用耗材有效使用情況分析
通過對比分析可知,相對于品管圈活動開展前,品管圈活動開展后的術中一次性醫用耗材打開包裝總量、術中一次性醫用耗材打開包裝未用總量要低,有效使用率顯著要高(P<0.05)。具體見表1。
2.品管圈活動前后醫務人員滿意度分析
在品管圈活動開展前與品管圈活動開展后,分別對50名醫務人員進行滿意度調查,通過對比分析可知,品管圈活動開展后,醫務人員的滿意度顯著提高(P<0.05)。具體見表2。
3.一次性醫用耗材耗損金額對比
品管圈活動開展后的術中一次性醫用耗材耗損金額顯著低于開展品管圈活動前(P<0.05)。表3品管圈活動開展前后術中一次性醫用耗材耗損金額對比(x±s,元)
三、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品管圈活動開展后的術中一次性醫用耗材打開包裝未用總量、術中一次性醫用耗材打開包裝總量相對于品管圈活動開展前顯著要低,有效使用率顯著要高(P<0.05);品管圈活動開展后,醫務人員的滿意度顯著提高(P<0.05);品管圈活動開展后的術中一次性醫用耗材耗損金額顯著低于開展品管圈活動前(P<0.05)。這充分說明品管圈活動在降低術中一次性醫用耗材耗損率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將其總結為以下幾點。
1.將術中一次性醫用耗材的有效使用率提高
不同手術醫生具有不同的手術習慣,在進行同一手術時,不同手術醫生使用的一次性醫用耗材也可能不同,例如在進行關腹操作時,有的醫生進行縫合時喜歡采用薇喬縫線,而有的醫生則喜歡采用PDS縫線,還有醫生會將患者的實際情況作為依據,對縫線進行選擇。在品管圈活動開展之前,大部分護士準備手術相關物品時完全根據自己的經驗、習慣性思維以及筆記,品管圈活動開展之后,護士會在術前對一次性醫用耗材管理制度進行自覺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手術物品準備的科學性。
2.將手術室護士的工作積極性提高
在品管圈活動這一管理模式下,強調讓所有員工都參與到管理活動中來,促使其擁有足夠的管理權、參與權以及自主權。活動開展前,沒有形成統一規范的一次性醫用耗材管理制度,因為部分護士沒有樹立起節約意識,存在較為嚴重的浪費現象。活動后,護士要針對性的分析術中一次性醫用耗材損耗出現的原因,然后再針對性的建立起管理制度,按照自己制定的方法來達到預期目標,促使他們感受到被尊重與認可,能夠將科室人員的團隊精神提高,促使護理人員充分發揮主動性、創造性與積極性。
3.將手術室護士的自身素質提高
品管圈活動的開展不僅能夠為護士提供良好的鍛煉機會,而且能夠將其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增強其自豪感與責任感。在輕松、愉悅的工作環境中,圈內成員可以暢所欲言,在處理與解決問題時,能夠對自身工作職責與重要性進行充分認識,進而不斷進行自我完善。
綜上所述,開展品管圈活動能夠有效降低手術一次性醫用耗材耗損率,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