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競

摘要:通過對物流配送決策中運輸網絡優化問題的重要作用作出明確,隨后對物流企業應當構建出怎樣的運輸網絡進行了分析,最后將最優化的運輸網絡方案闡述了出來,其目的在于物流企業供應鏈成本降低的同時,能夠不斷地提升整個供應鏈的工作反應水平。
關鍵詞:物流配送決策;運輸網絡優化;問題研究
中圖分類號:F259.2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6-000351-01
一、構建適宜物流企業業務發展的運輸網絡
我們認為無論是哪一種形式的運輸決策,都應當從運營中協調的成本、庫存的成本、對客戶需求反應的敏捷地以及處理設施成本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考慮。對于物流企業而言,應當根據客戶對產品的需求大小(具體數量)、客戶密度、產品價值以及客戶距離等信息資料將適宜本次合作的運輸網絡構建出來,只有在掌握客戶及產品具體情況的基礎上,才能夠綜合性的對本次運輸工作進行考慮,通過不同運輸網絡構建和運輸方式的選擇,能夠將最適宜的運輸網絡體系構建出來,以最低的成本來最大化的滿足客戶需求。總的來講,只有供應鏈成本的降低,才能在潛移默化中使供應鏈自身的反應能力得到提升。
二、優化運輸網絡的重要方法
(一)關于節約矩陣法分析
一般情況下,是根據幾大重要因素得出最佳配送車數量的,如:客戶間的距離、配送中心運輸的能力等。所謂節約矩陣法基本的思想如下圖(圖一)所示,將配送中心設置為P0,根據不同客戶的不同產品需求來制定送貨方案。此時Po到達pj及pi的距離分別用D0j和Doi來表示,當另個不同客戶間的Pi到Pj的距離正好為Dij時,便能夠得到兩種不同的方案,一個是:Po分別向Pj和Pi作出送貨動作;另一個是:Po向pj和pi同時進行送貨動作。通過對兩種方案的比對,得出以下結論:
在方案一中:配送的線路是從最初的Po到pi再回到PO到P1的這樣一個過程,其配送的距離Da是Doi加上Doj再乘以二得到的;在方案二中:配送的線路是從Po到pi再到pi的這樣一個過程,其配送的距離Db是Doi加Doj再加Dij得到的。由此可知,相較于第二個方案來講,第一個方案節約里程s是Da-Db得到的。簡單來講便是:
Da=2Doi+2Doj
Db=Doi+Doj+Dpj
即S=Da-Db=Doi+Doj-Dij
在節約法原理的利用下,我們假設配色中心分別需要向N個不同的客戶進行送貨操作,在汽車載重能力范圍允許的情況下,每一輛汽車上所承載的產品數量越多或是經過的配送線路中涉及的客戶人數越多,那么越能夠起到里程節約的目的,此時的配送線路制定的就越加合理。
(二)實際案例分析
我們將以廣西某個大型的物流公司日常的配送情況為案例進行分析。在二零一六年六月中旬,該物流配送中心照常接單,此次接收到不同客戶的產品訂單,共計十三個,該中心共有開車四輛,每輛車的最大載重量為分別為兩百單位,若想要將不同客戶的產品數量合理分配到每一輛卡車上,并為每輛車制定出最佳的行駛路線,試問怎樣做才能夠將總運送距離縮短?
首先我們應當是根據客戶不同的訂貨情況,將詳盡的一個記錄表做出來,隨后確定距離方陣,只有將兩點間的距離確認了,才能夠將兩點間運輸的成本計算出來;隨后是節約方針的確認;根據客戶需求的不同選擇不同的運輸工具以及運輸線路,對于這一環節的劃分應當使用到重復性的一個程序,即節約最大化,若卡車最大的載重量是大于兩條運輸線路上產品運輸總量的,那么應當盡可能地將二者合并起來,直到不再合并;在線路內送貨順序編制的過程中,首先應當安排線路流程,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送貨的順序,以免影響到交通工具,一般情況下,我們建議使用最近鄰距法、最遠插入法、旋轉法以及最近插入法對相關的線路運輸進行安排。當需要改進線路進程時,首先應當以線路程序改進的出發點著手進行考慮,在運送線路的幫助下對某種產品的輸送行程進行安排,隨后將該形成輸送的距離盡可能地縮短,通常我們使用的是二分或三分法對線路進行改進。文章將以二分法為案例進行闡述:針對這一方法,其主要是從某一個規定好的形成中出發,隨意切斷兩處輸送口,便能夠將現有的形成劃分成兩部分,此時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將兩部分合并到一起,以便將每一種合并方式所得到的新的一條線路的長度測量出來,并將最小的測量結果作為最終數據進行保存。此操作過程應當重復進行,直到不能再改進為止。
三、結語
綜上所述,自國內的物流行業同電子商務迅猛發展以來,各企業的經營發展已經離不開運輸了,就現階段我國物流企業的配送體系而言,還有很多的問題存在于其中,影響著物流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如:運輸成本較高、運輸反應時效性較差等。經過研究調查發現,著手于物流發展的運輸決策中,充分對運輸網絡優化進行考慮,合理的運輸線路的設置,有助于供應鏈反應能力的提高,供應鏈基礎成本的降低,對于整個物流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而言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