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陽
摘要:本文以循環經濟背景下安徽對外貿易為研究對象,著重分析了提高對外貿易品質的五種策略,分別是完善循環經濟相關立法、擴大循環經濟示范園區規模、優化企業能源消耗結構、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改善出口商品結構。通過文章的研究發現,安徽在循環經濟背景下發展對外貿易的策略還有很多,安徽需要立足地方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對外貿易策略。
關鍵詞:安徽;循環經濟;對外貿易;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F75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6-000486-01
在國家力推循環經濟的時代背景之下,安徽如何發展對外貿易,實施好“走出去”戰略,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對此,本文將圍繞這一主題進行深入研究,希望能夠尋找出適合安徽的發展策略,助推安徽對外貿易業務。
一、完善循環經濟相關立法
對于安徽來說,當前比較緊迫的任務是制定一部統一的循環經濟法。具體的說,可以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在2008年頒布的《循環經濟促進法》制定符合安徽省情的循環經濟促進條例,如同山東省在2016年7月22日制定《山東省循環經濟條例》。
《安徽省循環經濟條例》的制定有以下重要作用:一是提高法律等級,表明對循環經濟的態度。當前,安徽省政府對循環經濟也是非常重視的,為此專門制定了諸如《關于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安徽省循環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實施方案》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但是這些規范性文件并未達到立法的層次,法律效力等級較低,缺乏約束性和規范性。相反,如果能夠制定《安徽省循環經濟條例》那么將會與《循環經濟促進法》遙相呼應,既能突出循環經濟的重要性,又能突出安徽地方實際,更加能夠指導對外貿易。二是統一法律規定,避免法律規范之間沖突。當前,安徽省也已經制定了諸如《安徽省節約能源條例》、《安徽省循環經濟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但是并未制定統一的循環經濟促進條例,法規與法規之間難免會出現沖突、遺漏等立法技術性問題。此外,“已有的與循環經濟相關的法律文件缺乏循環經濟的理念,可操作性不強”也是非常嚴重的一個問題。三是指導對外貿易,提高對外貿易的規范性。當前,安徽省在對外貿易方面還沒有一部能夠體現循環經濟理念的規范性文件,《安徽省循環經濟條例》的頒布無疑能夠彌補這一空白。
二、擴大循環經濟示范園區規模
安徽省早在2004年之時就頒布了《安徽生態省建設總體規劃綱要》,要求“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安徽。”到2010年之時,已經建成7個循環經濟示范市(縣)、26個工業循環經濟示范單位、22個農業循環經濟示范單位、3個園區經濟示范單位。截止到2016年6月31日,安徽省較大規模的循環經濟示范項目有合肥肥東縣循環經濟示范園、蕪湖循環經濟產業園、銅陵循環經濟工業園、阜陽循環經濟園、馬鞍山市慈湖經濟開發區、阜陽潁上循環經濟園、界首田營循環經濟產業園,以及由民間資本出資建設的安徽格義循環經濟產業園等示范項目。正是由于這些循環經濟示范園區的建設,極大的提升了安徽省對外貿易出口環境競爭優勢,真正發展了一批外貿出口優秀企業,如安徽合肥興國化工建材有限公司、銅陵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安徽阜陽金種子集團有限公司、合肥豐寶種養殖有限責任公司、馬鞍山安康菌業有限公司。可以說,循環經濟園區的建設能夠有效實現從企業內部的“小循環”向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中循環”過度,能夠在生產制造環節上落實循環經濟標準,增強外貿出口的競爭力。
三、優化企業能源消耗結構
當前,安徽省的主要能耗仍然是煤炭,對于天然氣使用效率仍然不高,與江蘇等周邊省份比較起來差距仍然較大。2016年8月29日,安徽省物價局和安徽省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推行天然氣大用戶直供氣試點進一步降低企業用氣成本的通知》,要求在天然氣管道未開通的地方,可以采取直供或點供的方式為用氣企業供應天然氣,以深層次降低企業用氣成本,落實循環經濟政策。但是該通知發布后,在執行過程中卻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原因很簡單,那些未開通天然氣管道的區域,雖然不通管道天然氣,但是卻已經屬于別人的燃氣特許經營范圍。為了能夠維護燃氣特許經營權的完整性,特許經營權人會不惜代價,想方設法,制造障礙,阻礙直供或點供的實施。可以說,安徽省在降低碳排放,降低煤炭使用,提高清潔能源的使用上仍然有很長的一條路要走。安徽省政府應當加大優化能源結構,提倡綠色能源經濟,發展循環經濟,鼓勵使用天然氣、光伏發電能清潔能源。
四、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2016年9月29日,安徽省政府印發《關于促進外貿回穩向好的實施意見》,要求“支持企業擴大深加工結轉業務,進一步優化加工貿易深加工結轉管理,提升關聯產業配套能力,促進加工貿易向產業鏈兩端延伸,加快產業融合和轉型升級。鞏固家電、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產業發展優勢,支持企業加強技術研發和設備改造,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對此,安徽省應依托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安徽工業大學、安徽理工大學等專業院校,加大科技投入,增強科研水平。同時,應當積極促成校企聯合,共同解決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技術問題。最后,鼓勵申請專利,爭取屬于安徽自己的知識產權,打造專業品牌,樹立安徽外貿形象。
五、改善出口商品結構
“目前,安徽的出口產品結構不是很合理,初級產品和低附加值產品比重過大,工業制成品特別是高新技術出口比例過低。”安徽省是一個農業大省,農產品在整個出口商品的結構中比較高,而這些農產品的附加值普遍不高,難以實現創匯增收的目的。為此,安徽省應當改善出口商品結構,鼓勵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的出口,助推企業“走出去”步伐,在追求出口規模的同時,更加重視出口的質量和水平。
綜上所述,在循環經濟背景之下,安徽需要立足地方實際情況,選擇具有可持續發展外貿策略,提升外貿業務品質,增強外貿出口競爭優勢。通過文章的研究還發現,安徽在對外貿易上如果要貫徹落實循環經濟的理念,那么還將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仍然需要安徽人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