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可欣
摘 要:簡單談談初中物理教學中構建有效情境的幾點實踐性的體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在情境中合作學習、注重情境中培養創新能力、注重情境創設的多樣化等,以期發揮情境的真正作用,助力構建有效的物理課堂教學,以期共享。
關鍵詞:初中物理;物理教學;情境法;弊端;策略
初中物理知識抽象,如何使抽象的知識直觀化、生動化,情境教學是必然選擇。然而,情境法在使用的實踐中,一些不足普遍存在,造成情境的低效、無效,甚至浪費。下面從四個方面論述初中物理教學中情境創設的幾點體會。
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長期以來,情境的創設,脫離教材實際,脫離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基礎,存在形式主義的現狀。新課改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情境教學也應突出這一主題。
例如,教學杠桿時,利用學生自幼兒園就熟悉、感興趣的蹺蹺板而創設情境:把學生從課堂中解放出來,帶到室外,讓學生再次玩蹺蹺板游戲,感受玩蹺蹺板上下運動的原因,從而得到杠桿的原理。
再如,對于“電學”的教學,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問題情境:一天晚上,家中的所有電器都停止了工作,請你猜一猜可能的原因,并說一說你用什么方法去證實你的猜想。
讓學生給出自己的猜想,如整個小區停電,證實這個猜想的方法是觀察法、訪問法;家中用電器的功率過大,造成保險絲熔斷,或者開關跳閘,證實這個猜想的方法是查看保險絲是否完好;用電卡欠費,把電卡插在電能表上進行查看……
學習“三態變化”時,教師提出學生比較熟悉的情景:在潮濕的空氣里,打開冰箱的門時,有“白氣”冒出;在水杯中倒入熱水,會冒出“白氣”;在炎熱的夏天,從冰箱中拿出一瓶礦泉水,放在空氣中一會兒,礦泉水瓶子的外面會附著許多小水珠;學習“電的知識”時,創設情境:用久的日光燈,兩頭會變黑……這些情境,對于學生來說,可謂司空見慣,熟悉的情境創設,可以引發學生對知識的思考和探究的欲望。
二、注重在情境中合作探究
在學習電學部分時,教師可以針對測量電阻值的問題而設計實驗情境,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實驗的方案,準備實驗器材,說出實驗的步驟。
對于測量電阻的實驗方法不止一個,鼓勵不同的小組采用不同的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再如,在學習“測小燈泡的電功率”時,可以將學生分為3~4人一組,讓學生分別擔任小組長、策劃員、記錄員等,在實驗情境中,強化合作學習意識,提高合作能力。
情境化的問題,除了能引發學生實驗的興趣,能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創新能力外,也能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促使學生合作探究。
三、注重情境中培養創新能力
情境教學方法的創新,指的是教師在情境的創設上采用情境教學方法的創新,常規的情境教學,一般使用圖片、實物、問題、故事等,創新情境教學,就是改變傳統的情境的呈現方式,而采用多媒體等現代方式,而呈現情境的方法和方式,用多媒體教學是創新,情境教學是創新,那么,用多媒體呈現情境更是創新。多媒體法創設情境,可以收到實物、圖片等情境法所無法比擬的教學效果,給學生提供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和平臺,也能解決傳統媒體所不能解決的問題。
如,對于“核能”的教學,在初中學校的實驗室中,研究這個實驗是不可能的,而這個教學內容又不能忽略不計,不容忽視,用多媒體演示實驗的全過程,解決了這一難題。教師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核試驗的視頻,在視覺的沖擊下,學生獲得震撼,對核能的描述文字的理解,降低了難度,增強了可理解性,提高了課堂效率。
再如,學習“動能勢能的轉化”的教學時,如果教師想利用雜技表演者從高空中落下,讓學生思考:動能如何變化?學生會感到問題的唐突和抽象,而借助多媒體呈現雜技演員表演的情境,讓學生根據表演的情境,而從力學的角度提出一個問題,然后再給出解答。
這個情境,讓學生為雜技演員精彩的表演所深深吸引,根據情境設計問題,而不是教師給出問題,這個情境的創設,首先是方法的創新,也包含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四、注重情境創設的多樣化
情境創設,應以“新”引“思”、以“異”啟“思”,突出“新”和“異”,關鍵在于情境法的多樣化、新穎性,再好的方法,反復使用,也會給人“厭倦”之感。
1.故事法創設情境
學生喜歡聽故事,利用故事創設情境,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學習《浮力》時,阿基米德的故事,為課堂增趣;學習《機械運動》時,講述二戰中飛行員抓取子彈的故事而引入主題的學習;學習《力學》時,以“萬有引力”的發現——牛頓的故事,而啟發學生,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物理故事很多,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適當選擇性地融入,為課堂教學增效。
2.實驗法創設情境
物理以實驗為主,教學中用實驗開啟一節課的學習,效果比語言導入、激趣更有效。
如,學習“慣性”時,用演示實驗器做實驗;學習《浮力》時,做物體沉在水底、漂浮在水面等的實驗,引發學生思考:為什么有的不能漂浮在水面,而有的可以,漂浮在水面的條件是什么等,從而進入“浮力”的學習中;《光的色散》《凸透鏡成像原理》等的教學時,實驗都是行之有效的情境法,都容易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情境教學應力避無效情境、形式主義情境以及缺乏“新穎”的情境,應注重情境的實用和有效,應以激發興趣、引發思維、促其創新為宗旨,讓情境助力物理教學走向高效,同時,有效情境的創設,對學生是解放,更是創新,有利于學生物理素養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謝菊忠.初中物理課堂情境教學的策略淺談[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1).
[2]張蘭廷.初中物理課堂情境教學的創設原則及方式[J].考試周刊,2013(42).
[3]王國威.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情境教學的實施原則和策略[J].吉林畫報(教育百家A),2014(6).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