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燕
摘 要:化學是初中教學的重要課程,作業是化學課程的主要訓練項目,具有激發學生化學學習興趣,強化學生對知識理解、運用,提升學生化學學習成效的功能。目前初中化學作業設置或多或少存在問題,主要從初中化學作業設計和布置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對如何優化化學作業設計提出思考。拋磚引玉,以期對初中化學教學質量水平的提升盡綿薄之力。
關鍵詞:初中化學;作業;布置
一、初中化學作業布置存在的問題
作業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始終,作為一種學習任務,作業肩負著強化學生內容運用,鞏固學生知識理解,反饋學生學習成果的重任。現行初中化學作業設置中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作業落實程度不夠。為了迎合新課程所提倡的“減負”理念,大部分老師在作業布置過程中主要以課外作業為主,甚至部分老師不布置作業。第二,作業審批不及時。學生通過審閱老師所批閱的作業,能夠獲悉自我存在的問題,查缺補漏,不斷完善知識體系。然而現行大部分老師批閱學生作業不及時,有些老師對學生作業批改也只有對錯之分,沒有細化的點評,學生很難發現自我作業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第三,作業設置缺乏科學性。學生學習能力、化學基礎參差不齊,對作業任務的需要也不盡相同。然而大部分老師圖方便,作業布置“一刀切”“一風吹”,部分后進生、學困生無法按時完成作業,只能望而卻步,以抄襲的方式應付過關。
二、優化初中化學作業布置策略
1.作業設計分層化
分層設計作業、因材施教,是“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具體體現,也是滿足不同層級水平學生作業需要的重要途徑。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由于種種原因,學生化學成績,能力水平參差不齊,如若沿襲傳統的“一刀切”“一風吹”,忽視學生個體間的差異,這樣所設計出來的作業往往只是服務于部分學生而已,是不能切實提高全班學生整體學習成效的。因此,對于初中化學作業布置、設計,要實施分層策略,將學生按照學習成績分為化學水平較高、較低、一般三類,對于不同類別的學生分配不同的作業任務,如拓展性強、題目難度較大;基礎類題目等,讓學生對應完成作業、任務。另外,為了滿足部分學生作業需要,可以層次遞進,即化學水平一般的學生選做化學水平較高學生的作業,化學水平較差的學生選做化學水平一般學生的作業。通過分層設計作業,兼顧每一位學生的作業需要,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發展、進步。
2.作業設計生活化
化學源于生活而應用于生活,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緊密聯系,是一門生活性較強的課程。在初中化學作業設計中,滲透生活化,不僅能夠激發學生作業的興趣,調動學生作業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且還強化學生對化學與生活間內在聯系的認識,有利于培養學生化學生活化意識,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生活中化學知識無處不在,在初中化學作業設計時,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善于挖掘學生較熟悉的化學生活問題、現象,讓學生自行思考、實踐,完成作業任務。比如說,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釋霧霾天氣形成的原因,并分析霧霾對人們生活所造成的危害;讓學生設法鑒別食鹽和純堿;解釋為什么含磷洗衣粉會被禁用;自來水中是否存在氯離子等。實踐證明,化學作業設計生活化,能夠燃起學生作業的熱情和欲望,激發學生化學學習的興趣,對開發學生思維運轉,培養學生化學素養、動手能力大有裨益。
3.作業設計實踐化
化學是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的有效資源,而實踐是搭建學生通往創新的橋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促進認識飛躍的有效舉措。“百聞不如一見”“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無一不向我們佐證了實踐的重要性。的確,學生只有參與到實踐活動中,發揮主觀能動性,方可有所獲、有所得。因此,初中化學作業設計要融合實際活動,以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為切入點,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比如說,在學習“化學肥料”課程之后,可以設計調查研究性作業。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向當地農戶調查化肥的使用方法,分析農民使用化肥是否科學,并提出整改建議等。又比如說,在學習“水資源”內容之后,可以安排調查實踐活動。讓學生收集與水資源相關的資料,調查分析自家水資源的使用狀況,并策劃一份關于節約用水的方案等。引入實踐性作業,讓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豐富學生的作業形式,不斷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
作業設計和布置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初中化學作業布置在做到分層化、生活化和實踐化的基礎上,要認識到作業是學生學習成果的反饋載體,教師要以負責、謹慎的態度批閱學生作業,透過作業,及時發現學生化學學習的短板和不足,針對性地調整教學計劃,查缺補漏,不斷健全學生知識結構體系,鞏固學生基礎知識,促進學生化學能力、化學素養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蔡宏.再談初中化學教學目標的陳述[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7).
[2]黃圖倫.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5).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