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琴
(江蘇省鎮江市實驗小學)
摘 要:眾所周知,小學生正處于智力發展、思維成長的階段,對周圍新奇、有趣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更是如此。而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中過于拘泥于形式,缺乏趣味性和延伸性,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激發。所以,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在一個相對輕松的環境中自主學習,而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將數學繪本融入其中確實有助于上述目標的實現,因此,就其在數學中的價值做進一步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和必要了。
關鍵詞:數學繪本;小學數學;應用價值
著名教育學家徐利治曾經說過:“數學教育的目的之一,應該是讓學生獲得對數學的審美能力,從而有利于激發他們對數學科學的愛好,也有助于增長他們的創造發明能力。”而數學繪本的應用恰好能夠實現這一目標,但是通過相關的調查研究發現,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存在教師對數學繪本的認識不足,實際使用的過程中形式化和模式化嚴重,所選擇的內容與實際教學內容不相符,存在兩張皮的現象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數學繪本應有價值的發揮,而要想確保繪本價值實現最大化,首先就需要教師能掌握繪本的價值并將其有效地應用到實踐教學中去,因此,筆者結合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就繪本的價值進行了如下分析和研究:
一、貼近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新課標指出在實踐教學中,需要從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能夠從真實的情境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而繪本能夠滿足這一要求,幫助學生從生活實際中學習知識。例如,在講述量與實測這一知識點時,斯圖爾特的《數學啟蒙》系列中就有相關的繪本內容。繪本描述的是一個小女孩從起床到上學的過程中所做的一系列活動所用的時間,其中包括小姑娘的賴床時間、洗漱時間、吃早飯時間、和爸爸媽媽說話的時間等,家中的寵物狗山米使用線段技術時間的方法將小女孩所做的這一系列活動所用的時間記錄下來,并且算出了總和。這個繪本的應用,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觀看圖畫的時候,不僅能夠讓學生意識到數和測量的相關知識,同時,教師能夠以此為出發點來教育學生要節約時間、珍惜時間等等,因為繪本所涉及的內容與每個學生息息相關,可以說每個學生每天都在經歷,教師以此為基點來引導學生學習數和測量的知識并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都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寓教于樂,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價值和魅力
寓教于樂也是繪本教學存在的又一個重要的價值。傳統的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的“一書,一筆,一板書”的教學模式很難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而且長此以往,教師得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也會產生倦怠心理,對于整個教育事業來說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而將繪本切實地應用到小學數學的實踐教學中去,就能夠通過寓教于樂有效地緩解和解決這一問題。例如,在講解“物體的形狀、顏色和大小”這一知識點時,就可以利用斯圖爾特的《數學啟蒙》系列繪本中小小消防隊員這一主題內容。繪本要求學生把自己當作消防員參與到消防活動中去,在參與的過程中,就需要消防服,繪本通過讓學生給服裝配上合適的紐扣來幫助學生了解形狀、顏色、大小這些屬性,同時還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喜好來設計一款新的消防服,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認識形狀、大小和顏色,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對這些知識做進一步的鞏固,與此同時也使得學生的動手能力、想象創新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可以說,繪本的應用能夠讓學生在相對輕松、歡樂的氛圍中學到知識,真正達到了寓教于樂的效果。
三、開拓思維,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實現更好的成長
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讓學生形成一定的數學思維,能夠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問題。而繪本的應用確實能夠讓學生在比較輕松的環境中使自己的思維得到有效的鍛煉,進而實現更好的成長。例如,在講解“數與計算”這一知識點時,就可以利用斯圖爾特的《數學啟蒙》系列繪本中主題為“跳跳蜥蜴”來輔助教學。繪本為學生呈現了一個這樣的故事,馬戲團的精彩秀即將揭開序幕,但是擔任演出的蜥蜴在哪里呢?通過蜥蜴們分別5只一組,開著賽車,乘著熱氣球等工具來到現場,總共到了20只,讓學生計算他們使用了多少種交通工具來幫助學生學習簡單的數學計算知識,同時也能夠讓學生認識更多的交通工具,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總之,數學繪本的使用不僅是時代對我們一線教師提出的教學要求,同時也確實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可以說,符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習慣和學習生活習慣,能夠幫助其在相對輕松的環境中學到更多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有助于其成長和發展,但是,為了確保其實現價值最大化,就需要一線教師能夠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不斷地探索、不斷地提出更有效的方案,并為之一直努力。
參考文獻:
李海英.繪本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大世界(旬刊),2016(6).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