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泉
筆者近來參加了廣西師范學院組織的2015年“國培計劃”和“區培計劃”的相關培訓學習,聽了教授們的講座和幾位優秀老師的示范課,收獲很多。現結合我多年來的上課經驗,談談我對在農村中學上好物理示范課的一些淺見,希望給同行以參考。
一、傳統的教學流程不可少
按傳統的教學流程,上好一節示范課:“引入新課——新課講授——課堂練習——小結——布置作業”。這五個環節是必不可少的。
(一)3分鐘的引入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
1分鐘的視頻故事(或實驗現象)+30秒的講解+1分鐘的提出本節課要解決的問題,聲色俱全,聲情并茂,目標明確,可以快速吸引學生高度的注意力和強烈的求知欲,使得學生主動“想”學物理而不是被老師壓著“愿”學習,由被動轉向主動,學習效果更好。
(二)20分鐘的新課講授是課堂的主體
每節課的重點難點,都是在講授新課中解決,這就要依靠老師的教學功底了。當然也不是每位老師的教學經驗都很充足,教學的高水平也是需要多年的磨煉才能達到。那么在教學環節中,就要注意評委們的評分標準:要有板書(有設計)、提問(有表揚)、學生討論(有分組)、師生交流(有互動)。所以我們在授課過程中要善于提問,引導學生去探究、思考問題。就要注意教師所提問的學生:如果提問的是無熱情、不善于表達的學生,可能會出現冷場,經驗豐富的老師隨機應變,能很好地應付類似事情;而經驗不足的老師就不知所措。課堂氣氛也是判斷上課優劣的關鍵。廣西師范學院的王文蓉教授認為人可以按顏色分為四類,例如以豬八戒為代表的紅色類人,熱情大方,愛交朋友,快樂好動,樂于助人,善于交際,溝通能力強。如果我們提問的學生是這類的人,課堂氣氛就會輕松愉快。
(三)10分鐘的課堂練習是對授課的檢驗
一節課上得好不好,對于學生來說,關鍵是自己能否獨立完成練習;對評委來說,要看練習是否精當,老師的輔導、誘導學生完成練習能力如何。10分鐘的課堂練習是學生對本節知識點的檢驗和鞏固,我們在選題中要注意的是題目難度的比例(7:2:1),要顧及全體學生的感受。如果大部分同學都答不出來,這將會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對學物理產生厭倦和恐懼,學困生越來越多,課堂紀律越來越差。7:2:1模式能讓更多的學生有成就感,學習勁頭更足,學生高興,老師滿意,物理課堂就會更有活力。
(四)5分鐘的課堂小結是對新課的復習
通過課堂小結,可以讓學生知道這節課我們到底學到了什么,還有哪方面的知識不夠熟悉,同時教師課后要著重解答學生疑難問題。老師在小結中,要注意強調每個知識點的常見考點,讓學生有所著重地加深記憶,提高考試得分率。
(五)2分鐘的布置作業是對學生的檢測
用2分鐘來布置作業時間可能多了點,但是充足的時間可以讓學生更從容地找到要做的作業,必要時可以給學生解題思路的提示,讓學生覺得完成作業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二、現代的教學創新很必要
時代不斷前進,我們的教學也要不斷地創新,不能天天吃老本。現代新課標的教學理念,“三備兩磨”是不可少的。廣西師范學院的鐘德衛教授強調:教學創新要以本為本,不能脫離課本上課,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創新才符合我國學情。認真備課+優秀課件+臨場發揮=優課。在這里我用一個案例來說明教學創新的重要性。
《電生磁》中,奧斯特用一根導線把電源兩極直接連接完成了實驗,我們在選擇導線時就要注意選電阻大一點的銅芯線(約2米),實驗中不要讓電流持續太久,以免損壞電源。特別是在做通電螺線管時,用銅線和鋼條(光具座器材中的金屬棒)比用鋁線和大鐵釘配合完成的實驗效果更好:銅線+鋼條磁性夠強,在斷電后磁性馬上消失(大頭針都掉下來了);鋁線+大鐵釘的磁性不夠強,斷電后磁性不是馬上消失。
這就是教學創新。其實很多實驗我們都能創新,只是有時因為教學功底的原因,一時沒想到而已。我們可以通過“三備兩磨”結合組員們的智慧,加上外出聽課、參加培訓,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積極創新,把我們最優秀的教學課堂向師生們展示出來。
三、去掉一些不良習慣和口頭禪
去參加聽課學習過程中,常常看到上課老師的一些不良習慣,聽到一些口頭禪,這是優課中的一大敗招。現就這些問題談我的意見。
(一)尊重學生,以人為本
有一次聽課,上課的老師請學生參與演示實驗的操作,因為上課的老師是別校的,師生不熟,沒有舉手報名參加演示的學生,老師請了男女兩名學生上堂幫舉器材。在演示過程中,女生表現很自然,男生一直低著頭,很不樂意的樣子。遇到這種情況怎么辦?我在南寧市18中觀摩學習時,發現18中的學生最愛講的話是“我們是最霸氣的”。可見,現在的學生在家多是小霸王,來到學校也希望有自己一席之地。我們可以用“激將法”:“請出我們班最霸氣的同學來幫老師完成這個實驗好不好?”用上了“霸氣”,給他們一個稱號;用上“幫”,給他們一個尊重。我相信,會有很多的同學想上臺來做演示。
(二)素質教育,去除填鴨
在課堂中,我們常聽到老師的一些口頭禪,如“會了沒有”“懂了沒有”“聽清楚了嗎”,其實不管學生有沒有聽懂,但習慣性地都會回答“懂啦、會啦、清楚啦”,特別是有老師旁聽時,回答更大聲、更整齊。其實我們大可用別的方法來了解學生到底懂了沒有,例如個別提問。當然在個別提問中,我們可以隨機抽查:例如今天是2016年1月19日,我可以抽查20、16、1、19號的同學回答,這樣既有針對性,又有普查性。
現代新課標的教學理念,素質教育為先。我們上課時,既要遵循傳統的教學模式,又要有教學的創新,同時要尊重學生。方方面面考慮周全,才能上好一節課,讓我們的學生更喜歡物理,更喜歡老師,更喜歡學習,為培養好下一代,奉獻我們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