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天明
[摘要]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在充分尊重教學大綱的基礎上,按照學生不同個性和體質,對教學內容進行恰當劃分,改變了以往學生對體育課的畏懼心理,更好地促進學生身體和心理健康發展,順應了現代體育教學發展規律。本文簡略提出幾點分類教學的應用實踐,以期更好地促進體育教學完善和學生自身健康發展。
[關鍵詞]高中體育 分類教學模式 分組 教學觀念 考核內容
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即在充分尊重教學大綱的基礎上,按照學生的不同個性和體質,對教學內容進行恰當劃分,改變以往學生對體育課的畏懼心理,更好地促進學生身體和心理健康發展,順應現代體育教學發展規律。因此,本文在改變傳統高中體育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簡略提出分類教學的應用實踐。
一、立足學生現狀,靈活分組
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始終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能建立較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教師對學生的了解。一方面,激發絕大多數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杜絕學生不喜歡體育運動的現象;另一方面,更好地提高彼此之間的默契度,實現師生之間的全面交流。
其次,教師應將體質和綜合素質相近的學生分在同一小組。如教學健美操時,可以先讓學生自己練習一會兒,然后針對他們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對他們進行分組,并鼓勵組內成員積極交流,就彼此之間的不足提出建設性意見,更好地促進學生健美操水平提高。這樣分組能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實現彼此之間的合作式學習。
最后,經過一段時間學習之后,教師繼續對學生的水平進行考核,將小組內學生成員水平的差距拉大,力爭在打亂原有分組的基礎上,實現小組內各個層次學生都有的現象。這樣能進一步加強小組內部學生的交流與合作,使動作規范優美、水平較高的學生盡可能帶動水平較低的學生,快速保證全體學生都掌握體育基本動作等,同時使教師的教學更有針對性,減少不必要的說教和動作示范,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
二、轉變教學觀念,適當增加體育項目
高中階段,各種文化課程繁多,導致學生學習壓力較大,再加上高中生注意力不集中、叛逆等性格,使得各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略感吃力。體育運動恰好能起到協調的作用,幫助學生做到勞逸結合,更好地保障自身全面發展,最終成為復合型人才。因此,體育教師應適當轉變教學觀念,改變以往體育課不被重視甚至被其他課程占用的現狀,增加更多樣化的體育項目等,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教師要針對男女生差別實施分類教學。對于高中男生來說,競爭力和爆發力是他們的特長,所以他們會較多地喜歡籃球、足球等;而對于高中女生來說,健美操、瑜伽、羽毛球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很符合她們的個性。這就要求教師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體育項目,最好開啟體育選項班模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做到每個選項班有十人及其以上的學生就可以開課,盡最大努力激發全體學生的興趣,力爭實現學生主動參與。
其次,各中學要高度重視體育教學,深刻認識到健康是學生成才的必要基礎。因此,學校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改變以往只提供籃球和跑步等設施的現狀。例如,網球是目前絕大多數學生喜歡的項目,學校可以考慮劃出專門網球訓練基地,為學生提供更寬闊的訓練平臺。
三、改進考核內容,實施因材施教
傳統高中體育考核內容比較單一,一般是教師規定具體的考試項目,學生進行專門訓練,然后開始考試,這樣很容易扼殺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和信心,導致他們單純為了考試而考試,嚴重偏離新課標教學目標。如有的學生比較擅長鉛球和鐵餅類項目,跳遠水平比較有限,但在現實考試中,教師恰好把跳遠作為主要測試內容,難免使學生感到不公平,最終對體育課程產生厭煩心理。
因此,在分類教學模式下,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畢竟學生各方面素質不同,按照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指導,效果往往比較顯著。目前常用的因材施教方法是合理分層教學法。以女生800米訓練為例,要求教師制定出不同層次的教學方案:對于水平一般靠上的學生,可以指導她們三步一呼、三步一吸,把握一定的節奏;而身體素質稍差的學生,則按照兩步一呼、兩步一吸的節奏,幫助她們慢慢提高自我。
當然,考核內容的改進也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考核項目要多樣化,根據學生選擇的體育類型進行設置,同時注重鼓勵他們自由發揮;另一方面,考核時間最好由學生規定,以便盡可能減輕他們的壓力,使他們在考試過程中獲得身心愉悅,同時對于那些體育成績稍差的學生也是一種變相的鼓勵,力圖真正達到體育訓練的目的。
四、結語
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目前仍在不斷摸索中,這就要求廣大教師在實踐基礎上,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不斷積累經驗,同時不斷糾正錯誤,力爭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更好地為學生服務,以實現他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