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甜

[摘要]教師在高中信息技術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作為組織者和指導者,要按照高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學科類型,課前為學生設計符合高中學生特點的學習活動,課上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開展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吸收和消化信息技術課程的知識要點。本文主要分析了翻轉課堂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教學設計和組織實施過程。
[關鍵詞]翻轉課堂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 教學設計
一、引言
翻轉課堂是一種創新型教學模式,傳統教學過程主要分為教師課堂講授和學生課后復習兩個階段,翻轉課堂將兩個階段進行了調換,即學生課前學習,課堂消化吸收。翻轉課堂在高中教學中的應用,不但符合新課程改革標準的要求,更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
二、高中信息技術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
(一)高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分析
高中學生對于新知識探索的積極性較高,具有一定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隨著高中學生個人認知過程的完善,以及實際生活經驗的積累,他們對于信息技術的興趣會越來越強,愿意主動學習知識,并利用知識解決遇到的問題。因此,在高中信息技術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選擇更加貼近生活的微視頻案例,注重檢驗學生的舉一反三、創新能力是否提高。
(二)確定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必修內容包括信息的獲取與處理和信息技術與社會兩方面。信息的獲取與處理內容主要包括如何獲取信息、如何加工信息,以及如何管理信息等。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涉及了Word、PPT、Excel等多種圖文處理軟件,學生在初中學習階段已經基本掌握了這些軟件的使用方法,但如何將其與實際生活問題相結合,是高中信息技術翻轉課堂教學中需要注重的問題。
(三)信息技術課程資源準備
1.PPT微課程
PPT微課程主要由文字、圖片、動畫和音樂共同構成,可以利用自動播放功能轉換為微視頻,將時間控制在5分鐘左右。
2.講授式微課程
教師按照微課程的具體要求,根據模塊結構完成拍攝,再進行轉換和剪輯,最后形成5-1吩鐘左右的微課程。
3.生活情景劇微課程
由教育管理部門組織專業的微課程開發人員,按照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情境設計,選擇專門人員完成現場拍攝任務,再經過后期剪輯和制作后形成微課程,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
(四)翻轉課堂學習活動設計
1.課堂講授
教師在翻轉課堂中的講授與傳統教學模式的課堂講授不同,教師要根據學生課前學習和觀看微視頻內容提出的問題,總結和歸納出具有共性的內容進行講授,逐步引導學生自己尋找到解決方法。
2.學生閱讀
在高中信息技術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微視頻可以作為閱讀資源提供給學生,教師也可以向學生提供一些純文字和純視頻資源作為閱讀材料。
3.交流討論
翻轉課堂將新課程知識的講授階段置于課堂教學之前,課堂活動主要以針對某個問題的學生討論和相互交流為主,以此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
4.合作學習
在高中信息技術翻轉課堂中,教師要及時觀察學生遇到的各種問題并給予指導。分組合作是翻轉課堂構建的重要模塊,一般由3-5名學生組成一個小組。分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在于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為其他學生提供問題思考的機會,驗證個人想法的正確性。
三、高中信息技術翻轉課堂的組織實施過程
(一)信息技術課程的導入
高中信息技術翻轉課堂導人方法并沒有固定模式,以上四種方法采用得比較普遍。由于要綜合考慮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特殊性,因此微視頻課堂導入要盡量簡單清晰,不要占用過多時間。在翻轉課堂導入階段,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對本節課程知識的掌握基礎,以及學生在課前學習遇到的各種問題,以更有針對性地解決這些共洼問題。
(二)信息技術翻轉課堂活動組織方法
1.指導性組織
高中信息技術翻轉課堂的指導性組織的本質是由教師負責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以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提高學生個人學習能力。教師的角色由傳統的知識展示者轉變為指導學生學習的教練,不斷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
2.誘發性組織
高中信息技術翻轉課堂的誘發性組織是由教師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逐步激發學生對知識學習的欲望。由于翻轉課堂本身具有的特殊性,課前會有基礎較好、能力較強的學生提前完成學習任務,課堂上教師需要仔細觀察學生個人情況,及時給出具有更高層次的任務供學生探究學習。
四、結論
在基礎教育教學改革推進的過程中,由于不同地區師資水平存在差異,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培養目標與課改現實要求還不能完全適應,如何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培養高中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是基礎教育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