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榴里
摘要:高中生物學科是學生需要掌握的重點學科,但在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都覺得比較困難,所以教師要促進有效課堂的形成,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生物知識。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方法;有效教學
高中階段,學生對于生物學科的學習感到十分的困難。在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都無法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做習題的時候往往無從下手,不知道該用什么知識點來解答問題,這樣不僅影響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而且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讓學生在學習中喪失信心,從而影響他們在高考中的發揮。在教學實踐中,影響有效教學的因素很多,教師不僅要和學生建立好良好的師生關系,還要注意開展有效教學。
一、建立與學生的良好關系
(一)教師的態度要和藹
高中學生發展已經接近于成熟,能夠判斷周圍的人對自己的態度,所以教師的態度好與否是學生是否親近教師的原因之一。在教學中,學生對教師的敏感程度增加,就算是一丁點兒的變化很多學生都能感覺得到,所以教師對學生保持溫和的態度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溫暖。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摒棄以前教師是天的想法,認為自己就應該高高在上,自己說的話學生只要聽就可以了。教師要經常和學生交流,和學生打成一片,知道他們的想法,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況。教師與學生交流時,態度要和藹、語氣要溫和,要讓學生感受教師對自己的尊重,這樣學生就容易把教師對自己的情感轉移到學習中去,通過努力學習來回報教師,也增強了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學會鼓勵學生
每個班級中都有學得好的學生和學得不好的學生,不管是哪一類的學生,都需要教師的鼓勵。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教師的鼓勵,得到教師的肯定,心理就會有一種滿足感,這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學生能努力學習。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經常給予學生鼓勵,增強學生在學習生物的快樂情緒。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學生的閃光點,比如是一直的努力,學習的進步,突破了某個難點,或者是思維的創新,不管是哪一個閃光點,教師都應該對學生進行鼓勵,通過這樣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肯定,讓學生不會放棄生物的學習。不僅是進步的鼓勵,教師也要對學生的退步進行鼓勵。在學習遇到困難時,有一部分學生很容易放棄學習,這時候他們就很希望得到教師的鼓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對學生的觀察,對于學生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及時鼓勵學生。對于班上成績不好的學生,教師也要多關注他們。有些學生由于初中階段的基礎薄弱,所以在高中階段學生的生物基礎也會很不好,這些學生在學習中會遇到更大的問題,他們的思維發散空間不會很大,所以生物成績也不會很好。對于這類學生,教師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關愛,要幫助他們建立起學習生物的信心,然后幫助他們突破學習的薄弱環節,進而讓學生有針對性的解決難題,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方法的指導,從而提高他們的生物成績。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學會鼓勵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溫暖,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使學生在遇到學習困難時有一個依靠,讓他們覺得老師一直在身邊陪著自己,而不是自己一個人在奮斗。
二、優化教學方法,促進有效教學的形成
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許多內容都很抽象,所以比較難懂,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無法直觀的講給學生聽,學生就無法把知識學好,就會影響教學效果。為了讓有效課堂的形成,教師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直觀的觀察知識,把抽象知識變成直觀的知識展示出來。教師要讓自己的課堂變得形象生動起來,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讓學生由淺入深的掌握生物知識。多媒體教學就可以做到這一點,網絡中的教學資源非常豐富,學習起來也是非常方便的,有些知識的講解很細致,也容易理解。現在科技發達,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便利,那么教師就要學會充分利用這些教學資源。
高中生物知識面廣,知識點繁多。比如有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態學等知識都有所涉及。知識之間的聯系比較復雜,學生掌握難度有點高。為了提高有效性課堂,教師要改變以往授受教學模式,要根據教學內容靈活變通教學方法,采取新的教學方式和思路來讓學生掌握生物教材知識,提高教學效果。有些生物知識適合實驗法,而有些生物知識適合講解法,這就說明不同的知識點需要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要根據課本中對知識點的分解和特點來選擇合適的方法,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發散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在對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的講解時,就比較適合用講解法,教師要通過適當的解釋讓學生全面理解這個知識點,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舉例說明,讓學生更加明了。在介紹細胞器功能時,教師可以采用演示法。首先建立一個細胞容器,然后把各種細胞放入細胞器中來,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知道細胞有哪些了。生物有一部分知識只是需要學生了解,不需要掌握,針對這一部分的知識點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來自學掌握。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準備,然后抽取幾個學生上臺演講。這樣的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更加融入到學習中來。
三、擴展課本知識,及時歸納總結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還要注意對書本上知識進行擴展。高中生發展趨于成熟,理解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對于書本上的知識只要教師采取了恰當的教學方法就容易讓學生掌握理解,所以在適合擴展的知識點時教師就要注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原因是某些課本上的知識點很基礎,有時在考試時不是書本上的知識點,因此適當的擴展可以讓學生在考試時得心應手。另外是適當的擴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一部分學生來說,書本上的知識他們一看就懂了,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只講這些內容的話,他們很可能不愛聽,恰當的補充書本上沒有的可以讓學生感覺很意外,積極性也就被提起來了。
歸納總結反思知識點,及時鞏固復習。教師在講完一個知識點或一個章節的知識后,就應該對知識點歸納總結,這樣可以讓學生對所學內容鞏固復習,讓學生對這些知識的記憶加強,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這些知識。另外,教師課后的歸納總結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網絡,讓他們把各個知識點之間聯系起來,環環相扣,這樣在運用知識時就可以更輕松了。
高中生物知識點多,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教師要注意教學方法的采用,要根據本班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教學計劃,促進有效課堂的形成,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讓他們對所學的知識點能夠靈活運用,掌握得更加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