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沅沅
摘要:高中政治教學是基礎教育課程中的必修科目,也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主要途徑和重要形式,政治學習必須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采取拋錨式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以真實的事件營造教學情境,創新政治學習方式。
關鍵詞:創設情境 ;確定問題 ;自主學習 ;合作學習 ;效果評價
基礎教育中的素質教育關注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綜合發展,而高中政治教學對學生的思想和品德發展至關重要,因此教師必須注重政治的教學,以學科知識和創新的教學模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走出以往的死記硬背路子。這就需要教師采取拋錨式教學模式,這是外國一種新穎的教學模式,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關注學生在知識形成過程中的主動建構,側重學生的主體參與,發揮學生在知識生成中的作用,因此教師要積極踐行拋錨式教學,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培養新的政治學習方法,提高自主建構知識的能力。以下,筆者從多個方面論述政治教學中拋錨式教學模式的應用。
一、教師要創設教學情境
這是拋錨式教學的起始步驟,也是基礎性要求,拋錨式教學的基本特征就是真實,教學要建立在具有真實的感染力的事件上,用以與和學生實際生活接近的教學事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真實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主動參與。那么教師具體如何設置真實的教學情境呢?
(一)情境的設置需要教師提前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
綜合考量各種教學因素,抓住教學重點和難點,針對重要的教學知識和學生感興趣的地方進行情境創設。例如,在學習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先進行教學設計,有效組織情境,高中階段學生具備一定的法律意識和權利義務觀念,而且會在生活中合理運用自己的權利,履行基本的社會義務,教師依據學生的實際發展階段,以生活中會遇到的實際事件為切入點,創設形象的情境。
(二)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要求教師及時關注社會上發生的一些時事新聞,加強情境與社會現實的聯系
把社會上一些典型的事件拿到課堂上來,增強學生對社會現實的關注意識,并且把知識和實際有效銜接,為下一步深入分析和教學做好鋪墊。
(三)創設問題情境還必須做到情境的多樣性
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和需要設計不同的情境呈現方式,有的情境需要通過多媒體呈現。,例如:一些影響比較大的事件,教師不僅可以通過為學生展示新聞報道和社會評論,還可以通過播放專家的座談等形式來豐富情境,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其積極主動關注政治現實問題??傊?,創設情境離不開精心的設計和安排,盡量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
二、創設情境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自主確定問題
新課改下政治學習就要求學生具有問題意識,自主提出問題,產生疑惑,這樣才能帶動探究學習的動機,因此確定問題就成為拋錨式教學的重要步驟。
(一)確定問題的主體是學生,學生是問題的發現者,提出者
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想法,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確定最有價值的問題,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更加濃厚。例如,在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時候,如何區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以及歷史唯物主義和舊唯物主義是重要的教學內容,教師要啟發學生在情境中自主確定問題,進行探究,這個確定問題的過程就是建立主體能力的過程,是學生獲得自主發展的第一步。教師可以呈現一些哲學觀點和不同派別的論述,學生通過比較會發現難題,遇到困惑,初步確定共同的疑問,產生問題意識。
(二)確定問題需要教師適當引導
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起到引導者和幫助者的角色,學生確定問題的過程中會千差萬別,但是如何把最終的學習對象集中在某幾個典型性問題上,這就需要教師加以指導,例如,學生在理解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區別的時候,可能會集中在一些表面問題上,比如唯心主義相信鬼神,而唯物主義不相信鬼神,這實際上表示兩種流派在本質上關于物質和意識存在分歧,教師啟發學生確定問題的根本性特征,以此為下一步拋錨式教學做準備。
三、拋錨式教學需要學生先自主學習
這是落實建構主義關于學生是知識的建構者的教學理念,知識是外在于學生的客觀存在,但是其存在意義就是學生的內化和建構過程,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建構屬于自己的知識結構,形成一定的知識系統,并在學習和生活中不斷更新和完善這個結構。因此,學生必須進行自主學習,對知識有基本的把握和獨特的理解。
(一)確定問題之后,教師不能直接給出學生答案,而是引導學生圍繞問題自主預習課本,尋找答案
初步形成自己的理解,因為只有經過自主學習,學生才會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和程度有把握,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才更加有方向性。例如,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可以基本了解唯心和唯物的差別,同時也能找到自己的弱點和不理解的地方,進一步提出問題,深化問題,促進學習的深入進行。
(二)學生自主學習的時候,教師要積極參與進來
一方面要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根據現實進展轉變教學計劃,靈活實施教學方案;另一方面,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進行反饋和評價,并且可以讓學生在經過自主學習之后相互解決疑惑,互相促進。例如,有的學生理解能力強,自主學習效率高,能準確把握一些問題,教師可以鼓勵他們主動幫助其他后進生,既能提高教學效率,又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
四、自主學習之后,拋錨式教學要求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單單只有自主學習難以有效解決一些真實的問題,因為拋錨式教學的教學內容一般都是比較實際的案例式問題,相對課本知識自然要更加復雜,可能一個實例會涉及到很多方面的政治原理或者問題。,合作學習可以促進學生相互啟發、,互相幫助、,共同協作解決復雜的問題,優化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提高他們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例如:,教師為學生呈現一個關于哲學原理分析的政治材料,其體現的原理一般都比較多,并且很多原理需要深入分析,難以被學生察覺,而有的學生對辯證唯物主義理解比較透徹,但是有的學生比較擅長唯物辯證法,有的單獨對對立統一規律把握準確。,由于學生學習存在片面性,開展合作學習可以彌補彼此不足,互通有無,實現對實際問題的全面把握。拋錨式教學的最后一步就是教師對學習結果進行評價,不僅注重結果,而且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以及思路進行評價,以此促進學生對自身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自覺完善政治學習步驟,提高綜合素質。
總而言之,高中政治的拋錨式教學是循序漸進,環環相扣的,教師對每一個環節都要用心設計,把學生放在中心的位置,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問題解決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