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艷霞
摘 要:古詩詞是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加強古詩詞教學,既有利于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發展智力、陶冶情操、提高修養,更有利于學生吸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感受漢語言文字的優美,更加熱愛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進而塑造高尚優美的靈魂,提高人格修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人格塑造
一、引導學生全面掌握詩歌基本知識
主要讓學生了解詩歌的產生、發展、分類及它和詞、曲的關聯。古體詩從最早的四言古詩、騷體詩、五言古詩、七言古詩、漢樂府一直發展到新樂府詩,主要產生在唐代以前。形成于唐代的近體詩,主要分為律詩和絕句,讓學生大體了解律詩的押韻規律,為誦讀打好基礎。
二、學會賞析,感悟意境
學會對古典詩歌的賞析是提高中小學生文化素養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要學會賞析就必須掌握要領。中小學生賞析古詩的主要規律和方法有:
(一)關于古詩題材的賞析。詩言志,歌詠言。凡生活所到之處就有詩歌題材。山水、田園、詠物、懷古、羈旅、邊塞、交往、教育、文學、哲理、政治、經濟、工業、農業、商業、節令等,包羅萬象,面面俱到。
(二)關于古詩主題的賞析。思鄉、友情、親情、愛情、別離、哀怨、悼亡、勞作、惜時、愛國、傷感、勵志、諷喻、歌頌、感悟等,幾乎囊括了生活的全部。
(三)關于古詩思路的賞析。高低、遠近、內外結合、今昔對比、虛實相生、動靜結合、寫景、敘事、抒情和議論統一、人和物結合、正反相對、抑揚結合、前因后果、轉折、遞進、承接、對比等,均是古詩歌常用的結構手法。
(四)關于古詩藝術手法的賞析。古人寫詩“貴在含蓄”“言在意外”,往往言有盡而意無窮。極力渲染、巧用烘托、引用典故、含蓄委婉、傳神用字、妙用修辭等,讓古詩顯得搖曳多姿,盡得風流。
(五)關于意向和意境的賞析。對人或自然景物賦予感情就成為意象,例如自然景物流水本無意,而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里就有了人生苦短、命運無常的哀傷和感慨。
三、反復誦讀,認真積累
古典詩歌,詩句結構工整,對仗整齊,音節鏗鏘有力,押韻錯落有致,特別適合學生誦讀。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朗讀時按照詩歌節奏劃分朗朗上口讀一番,背誦時則閉上眼睛,在心領神會中體味詩歌的情感底蘊及生命內涵,感受詩歌鮮明的節奏感和韻律美。充分體會文思、文理、文情、文氣,達到詩人、詩歌和讀者三者的強烈共鳴,達到愉悅的審美享受,激發對詩歌乃至語文的興趣。讀詩時要引領學生不僅體會詩中的韻律格調,更要結合詩中人物的生平和當時的歷史,這樣就不僅能領略到詩歌的優雅與雋美,更能體會到詩人的心境,感受到唐詩的獨特魅力。
四、倡導自主探究、多元解讀的學習
(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在古詩詞教學中培養學生健康人格,必須適應新課改“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組織教學時,必須摒棄那種束縛學生思維,扼殺學生創新意識的“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激發學生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不要進行煩瑣的分析,不要逐字逐句地講解翻譯,更不能讓學生枯燥地死記硬背,積極倡導“興、道、諷、誦”的學習方式,即“感發——引導——先讀后背——最后吟誦”這樣的學習過程和學習規律,教師應以組織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積極發揮主導作用。
(二)大膽挖掘,古今對照,合理想像。如在學習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一首古體詩時,對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人生夙愿和寬闊胸襟的理解,可以讓學生大膽地想像,如果杜甫有幸來到今天的新中國,目睹新社會的巨大變化,對知識界人士考察一番,走進知識分子寬敞明亮的康居住宅,體會他們幸福安康的生活,這位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報有拳拳之心的大詩人一定會嘖嘖贊嘆,真是今非昔比。
(三)適當評議,明辨是非,為學生指明人生的方向。要在語文課文的學習中讓他們認識、領會、內化,變成自覺行動。如在學習李白詩歌時,對他消極避世、及時行樂、恃才傲物的人生思想應引導學生辯證對待,吸其精華,剔除糟粕,讓他們萬不可在生活中效仿,稍有不順也“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離家出走,一失足成千古之恨,新一代青少年應當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爭取做生活的強者,不可消極頹廢。
五、以活動為載體,增強學習趣味性
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應是課內外的有機結合。古詩詞學習對于中小學生來說,更應當加強課外的實踐活動。課程標準為學生推薦了相當數量的優秀詩文,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讓他們自由發展,在課內習得的基礎上,指導課外實踐,以自己喜愛的方式,去積累和表達。只要學生樂于學習,善于學習,古詩文素養就定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他們的健康人格也能得以養成。為了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增加儲備量,拓寬認知范圍,可以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
(一)進行“每周一詩”或者“每課一詩”吟誦活動,讓學生多積累背誦古代經典詩歌。
(二)開展課外活動“詩詞積累”大比拼活動,課外積累課堂展示,看誰記得既多又準。
(三)定期開展古詩詞測驗活動。專門利用課時進行書面試卷測試,或者口頭背誦的方式檢測學生,并給出評價結果。
(四)分專題搜集古詩文名句。如:以“風”“花”“雪”“月”“春”“秋”“山”“水”等作為主題讓學生搜集,可以大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五)開發學校專門校本教材,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古詩歌專項收集,讓詩歌走進課堂、進學生頭腦。例如我們學校開發的《守望學校精神家園》《中小學生古詩鑒賞方法》就起到了很好的激勵和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