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云
摘 要:初中課程改革要求減負增效,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優化化學實驗教學,巧妙創設教學情境,合理運用多媒體等四方面來談談如何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化學課堂;教學效率;學習興趣
課程改革進行的如火如荼,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效率成為了每一位教師深思的問題。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和手段,潛移默化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往往以他們的學習興趣為轉移,當學生對某學科知識產生興趣時,他就會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去學習。由此可見,要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是前提。
二、優化化學實驗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作為化學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其功能是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替代的。通過實驗,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獲取知識、發展實驗技能、參與情感體驗,養成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在教學中,我努力創造條件加強和改進化學實驗,以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主動性,并借助實驗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增加趣味演示實驗
在學習“氫氧化鈉的化學性質”時,增加“噴泉”實驗(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在講“燃燒”時,增加“燒不壞的手帕”“魔棒點燈”實驗;在講指示劑與酸堿的反應時,增加“無中生有”等實驗,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鼓勵探索性實驗
鼓勵學生去做一些他們自己感興趣的“探索性性”實驗。探索性實驗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最佳手段之一。它運用了現代教育教學思想,在強調學生主體性的同時,注重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使學生始終處于不斷探索的情境中,并從中體驗到類似科學家從事科學研究的那種探索的愉悅感。在積極、自覺的思維活動中,創新思維意識會被激發,創造能力會得到充分的發展。
三、巧妙創設教學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科學探究的動力、實現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目標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從知識的價值角度創設教學情境
調查發現,學生對有價值的事物,特別是新生事物和社會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一般比較感興趣。而化學與社會發展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許多化學知識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它的價值存在。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將研究教學內容與社會生活和社會發展進行聯系,創設讓學生能體會到所學內容價值意義的教學情境。
(二)從學生的情感角度創設情境
學生的情感是廣泛的、豐富的,教師在教學中要研究、了解學生的情感需求,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將化學知識融入學生的情感。
(三)從知識遷移的角度創設教學情境
中學化學中有些概念或理論知識比較抽象,與現實生活也難于直接聯系,學生理解比較困難。教師可依據學生的知識經驗和認知規律,從概念或理論的形成原因與形成過程入手,通過比喻、類比、課件模擬等方法將知識進行遷移,創設教學情境,使抽象的概念或理論具體化、形象化、簡單化,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與應用。
四、合理運用多媒體,提高課堂效率
針對化學課程內容抽象、繁瑣的特點,傳統的黑板式教學法已難以滿足現代化學教學的需要。而多媒體教學能使難于理解的知識通過圖像、圖表、文字、數據與動畫演示結合融為一體,直觀地表現出來,能顯著提高化學教學的質量和教學效果。
在利用多媒體教學時,可以使圖片、文字、聲音、音樂等各種呈現教學信息的手段同時應用使學生通過多渠道、多層次、多角度接受教學信息,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形成互助合作的優良素質。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充分利用課堂四十五分鐘,讓教師獲取更多教學信息,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更豐富的最新知識,有利于調動學生渴求知識的欲望,從而有效地提高了教與學的效率。
教師要經常性地進行教學反思,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首先有一桶水。課堂的主體是學生,主導卻是教師,只有對自己的學科了解得越多,才能表達得更清楚,或者使用更多有效的教學策略,才能游刃有余。但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要在一朝一夕中鍛煉,不斷地汲取知識、充實自己、學會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教學的得失與成敗,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回顧、分析和審視,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才能不斷豐富自我素養,提升自己的品味。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我們每個教師教學活動的根本目標。要想大幅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尋找有效的教學途徑和方法。提高教學效率的途徑和方法很多很多,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不管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式,有效的課堂教學才是我們的目的,是我們永恒的追求。探索如何優化教學過程,實現有效教學,這是每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也是推進化學教學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只要我們做教學上的有心人,勇于探索,勇于實踐就一定能尋找到一條屬于自己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