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東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放,當前高中生物課教學中實驗教學比重增加,在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成為重要的教學內容。因此需要明確當前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實驗教學的重要位置,并在實踐教學提高實驗教學設計的水平,全面提升實驗教學效率,為高中生物實驗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高中生物;實驗教學;重要性;教學質量;策略
當前高中生物教學更重視培養學生的技能,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更側重于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是實現知識學習向技能培養的關鍵所在,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需要做好高中生物實驗教學設計,努力提高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效率,加快促進高中生物教學改革,從而實現學生技能水平的提升。
一、高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的重要性
(一)提高了知識的實用性
一直以來生物課堂教學中都以講授教材知識為主,更側重于生物理論知識,對實踐較為忽略。這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學生對生物知識掌握的情況也不理想。通過重視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可以有效的將實驗與理論知識有效結合,在提高了知識實用性的同時,也使學生能夠對生物學原理、規律等更深入理解,養成嚴謹的思維習慣。在實驗中通過對理論知識進行實踐檢驗,使學生將課堂與實踐有效的結合,更好的體現出了生物課程的實用性。
(二)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
高中階段學生受應試教學和高考壓力影響,其學習目的十分單一,這也使學生在不斷的學習中逐漸喪失學習的興趣。通過開展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其豐富多彩的實踐素材使學習能夠從課本知識中解脫出來,親自動作操作來驗證知識的正確性,使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中來,有效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其不再被動的接受知識,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下,學生學習更具主動性。
(三)保證了課堂教學效果
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學生自主探究和學習,有效的打破了學生認知過程中的思維定式,而且在學生對實驗素質搜集和實驗步驟了解過程中會養成良好的合作習慣和科學態度。而且在實驗過程中學生能夠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有利于樹立學習上的自信心。而且在高中生物實驗課堂上,學生主動發言,積極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使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不僅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而且有效的保證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提高高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質量的具體策略
(一)豐富實驗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其教學內容與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具有一定的銜接性,因此在具體教學開始之前,要對兩者之間的共同點進行梳理,在夯實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進一步豐富實驗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實驗興趣。同時在實驗教學中,教師所選取的實驗內容,并不能單一的從教材出發,還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效結合,從中挖掘出適宜的實驗素材,使實驗內容具有豐富的生活氣息,并有效的拉近實驗教學與生活之間的距離,全面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創新實驗教學方式,賦予生物課時代感
在當前高中生物課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對實驗教學方式進行創新,賦予生物課更多的時代感。在傳統實驗教學中,當對細胞分裂演示實驗進行教學中,由于受制于教學設備和環境的影響,實驗結果無法直接的展示出來,這種情況下,教師則要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束縛,充分的利用計算機和網絡來對實驗現象進行演示,利用視頻的方式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掌握實驗步驟要領及認真觀察,使學生具有親身實驗的感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實驗現象更真實的向學生進行展示。同時在當前生物實驗課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充分的利用網絡來挖掘實驗素材,為學生實驗活動提供更加豐富的資料,進一步提升實驗課教學的效果。
(三)合理設置微型實驗,增強學生環保意識
微型實驗主要強調少材料、保護環境。而開展微型實驗也落實了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方針,可以培養高中生的環境保護意識,讓學生不將實驗建立在忽然環境的基礎上。所以,生物教師應在自己的課堂上提倡開展微型實驗,合理使用微型實驗。這樣既能減少廢棄物的排放,幫助學生排除不必要的影響因素,方便學生直觀觀察實驗現象,保護周遭環境。以觀察植物細胞結構的實驗為例,該實驗實際需要的場地較小,時間較少。所以,教師就不必要啟動大型的實驗設備,只需要給每個學生發一小片植物結構,讓學生先利用肉眼,再輔之以顯微鏡進行觀察,當學生觀察完之后,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做好試驗后的清理活動,避免污染實驗室。像這種用時少,占用場地小,環保的實驗應該被提倡,生物教師也應該以身作則,多利用微型實驗授課,做到授課與環保相統一。
(四)強化實驗操作訓練,深入學生生活實際
一些高中生由于步驟的錯誤會影響實驗的效果,嚴重的還會傷害自己。而對實驗來講,最基礎的就是實驗操作步驟。因此,教師在教學時需要重視學生的操作規范,在深入學生生活實際的基礎上強化實驗操作訓練,避免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危險的教學事故。生物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認真、仔細、負責,不馬虎,用細心、耐心開展實驗活動,并在實驗結束后客觀描述實驗的結果。減少或者避免出現實驗誤差。
三、生物實驗教學中應注重的問題
(一)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更應突顯出學生主體地位,教師在課堂中只是起到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提出問題,并進行質疑。因此需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實驗活動中,教師要走下講臺,深入到學生中來,認真觀察學生的實驗并用心傾聽學生的想法,從而做好指導工作,共同完成實驗活動。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新課程強調學生嘗試應用科學探究的方法,研究高中生物問題,驗證高中生物規律。如在“生物圈中的人”的模板學習中對蛋白質的探究,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來引導,如思考怎樣調整人們的飲食來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飲食搭配方法和飲食習慣,如果教師能做到讓實驗成為學生的一種思維和生活習慣,這樣的實驗就是高效的實驗,有用的實驗。當然,在實驗中教師也不應墨守成規,多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實驗,設計一定的開放性實驗,對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也具有積極意義。
四、結束語:
通過增加高中生物實驗課比例,可以有效的增強知識的直觀性,進一步提高生物課教學的效果。而且在實驗課教學中,能夠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因此對于高中生物教師來講,需要明確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并進一步對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進行創新,針對學生實際情況來對教學計劃和內容進行不斷調整,從而使學生能夠在實驗課教學中掌握知識,提升能力。
參考文獻:
[1]趙文寶.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思考[J].新課程學習,2011,(01).
[2]何小彪.運用信息技術輔助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嘗試[J].中學生物學,2015,(10).
[3]唐正洪.在新課程下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幾點思考[J].讀寫算,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