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燕燕
摘 要:“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钡珜τ?1世紀的學生,老師的任務不再單單的只是教學、解惑這么簡單了。新課程的理念要求學生在學習中要自主、主動,解放課堂氛圍,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因此,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應該與時俱進,激發學生的思維和積極求索的欲望。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考慮從教學思維、教學方法、教學形式等進行全方位的轉變。其中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就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應用探究
當前,傳統的教學模式已很難適應當前的教學要求。這種教學方式往往會打壓學生的積極性,影響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喪失積極求索的欲望。而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那么,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如何在新課程的背景下,實現師生雙方的共同發展呢?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和備課上多下一些功夫。除此之外,還要充分地發揮自己的主導地位來幫助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效率。下面我就圍繞如何進行合作性學習的數學課堂教學,談談自己的一些認識。
一、創設問題情境,誘發合作學習
創建高效的數學課堂應該采用自主與互動的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想方設法地創設情境為學生的主動參與提供一個平臺,為教學的互動和學生的合作學習創造有利條
件。課堂導入是一門教學藝術,如果運用成功,可以馬上激發起學生的興趣,為一整堂課起一個良好的開端。所以說,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借鑒這一點,在上課前找到一些問題來作為導入點,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增強他們的探索欲望。因此,初中數學老師要善于在課堂教學中導入問題,采用多種多樣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快樂和諧的氛圍中主動學習。
例如,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這節課的教學中,老師首先給定學生一個三角形,然后讓學生去畫一個與它全等的三角形,并向他們提出問題:“在你們畫這樣一個全等三角形需要什么條件?”“必須要知道每條邊的長度和每個角的角度嗎?”“畫全等三角形所需條件能否盡可能的減少?兩個條件行嗎?哪一個條件呢?還是需要更多條件?”這時,老師就可以把他們分成小組去進行討論他們會想為什么一開始說的六個條件,突然就變成了三個條件?為什么“邊邊角”這樣的條件就不行?在這一活動中,他們不僅學會了“邊邊邊”等全等的條件,而且還學到了分析問題的經驗,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奠定了一定基礎。所以說,在教學過程中善用提問來激發引導學生的思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養成善于思考、善于互相討論的好習慣。
二、合作學習要科學地制定學習目標
在合作學習中,學習目標的制定很有必要,而且這還關乎整個合作學習的成敗。太過簡單的學習目標不僅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還使合作學習變得無價值意義;而太過困難的學習目標又使得學生無法進行合作學習,會使他們知難而退。所以說,初中數學教師在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合理地給學生制定學習目標,同時要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和易錯點等,只有這樣,合作學習中制定目標才能科學,才能讓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從而有效地實現初中數學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這節課的教學中,老師可以給學生制定這樣的學習目標:“用數學方法來對平行四邊形的性質進行表示”,然后,老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去合作探究,并完成這一目標。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發掘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時也透徹地理解了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并學會在日常做題中把這一性質運用上去,進一步提高了自己的解題能力。
三、合作學習要通過組間競爭來提高效率
競爭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為榮譽拼搏的意識,尤其是在合作學習中,每個小組間進行競爭,能促進他們互相幫助、共同發展,進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除此之外,合作學習還可以促使小組間的交流和討論,使學生在交流和討論中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成果,從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彼此間相互促進,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老師的教學效率,還有助于每個小組共同發展。所以說,在初中數學合作學習中引入競爭的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教學
方法。
例如,在“圖形的軸對稱”這節課教學中,老師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小比賽,讓學生去進行競爭,首先把學生分成幾個合作小組,然后讓他們在本子上設計一些軸對稱類型的圖形,接下來讓他們比一比哪個小組設計得更好、更多。在這一比賽過程中,學生體會到了競爭比賽的樂趣,并學會去猜想,此外,這一過程也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增進了彼此間的團結協作精神。
總之,合作學習的數學課程是需要教師精心設計的。只有問題的導入點恰當合理,給學生制定科學的學習目標,并積極組織他們進行競爭,才能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更好的發展,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史建英.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探究[J].理科考試研究,2013.
[2]牛爽.初中數學合作學習模式的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 2015.
[3]王友華,李玲.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