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國靜
摘 要:數學教學不僅能夠教給學生文化知識,幫助學生解決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在數學教學中還蘊藏著豐富的德育知識,教師在教學數學知識的時候,不僅需要幫助學生掌握好文化知識,還要學會挖掘其中的德育知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數學課堂;德育;初中
在教學時,不僅需要關注學生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
況,還需要關注學生精神層面的知識獲取,比如,學生通過學習知識獲得了哪些情感上的體驗和精神上的啟迪,這些都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本文將以初中數學教學為例,分析在教學中運用數學知識進行德育的方法和策略。
一、利用數學思想和方法,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數學是一門充滿矛盾、運動和變化的學科,數學知識中有較多哲學方面的思想,體現出了唯物辯證法的思想觀念。數學知識中的許多概念其實都是通過在現實中反復地實踐,才逐步抽象出來的。許多公式、法則和定理的應用都遵循從特殊到一般,然后又從一般到特殊的規律。這些變化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與人們在實際生活中的一些思想變化和認識等有一定關聯性。
如,在初中數學中學習的一些代數知識、幾何知識,要證明它們的相等和相似,都有一定的規律,而圖形的變換和轉化等知識的證明,也體現了哲學中互相轉化的規律。這些知識從某種程度上講都蘊藏著豐富的思想,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數學思想解決種種數學問題的時候,就可以通過解決問題,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讓他們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問題。
二、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堅韌的意志、實事求是的精神
但凡是學過數學知識的人都知道,在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到最后總會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一個計算問題不可能出現模糊不清的答案。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在運用數學定理的時候,也有其嚴格的規定,所以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必須要慎重,因為有時候哪怕是一個小數點的失誤,也有可能前功盡棄,得出錯誤的答案。
基于這樣的原因,在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與德育有關的知識滲透到教學中,比如說,堅韌不拔的意志,學好數學知識,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往往需要學生付出較多的時間,花費較多的精力,而且學生所花費的精力,可能與他們的回報不成正比,比如說,有時候,學生的學習基礎比較薄弱,在學習的時候,可能一時無法理解教師所講解的內容,有些意志力差的學生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可能很快就會放棄。如,在學習“圖形的旋轉”時,教師安排學生自己制作一個旋轉圖案來裝飾教室,有的學生可能覺得自己掌握的知識有限,怕設計不好。此時,教師就應當多對學生進行鼓勵,讓他們學會在失敗中汲取經驗,實事求是,學好數學知識的同時形成堅毅的品格。
三、學習數學家的精神,健全學生的人格
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說過:“數學本身也有無窮的美妙。”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學生不僅能夠學到豐富多樣的知識,也可以解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其實,數學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在研究數學知識時,有無數著名的數學家為了論證自己的研究,廢寢忘食,夙興夜寐。
教師在幫助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也可以給學生講解一些數學名人的故事,如阿基米德、祖沖之、笛卡爾、陳景潤等數學家的故事,讓學生感受到這些數學家在研究數學知識的時候,為了證明自己的設想所付出的努力,通過這些故事啟發學生學好數學知識,幫助學生健全自己的人格。
四、在數學教學中鼓勵學生,幫助他們樹立信心
自信是幫助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數學知識較為復雜,不少學生由于理解能力和知識水平有限,學習的時候較為吃力,慢慢地甚至對數學學習感到厭煩,不愿意學習數學知識,產生了一種自卑的心理,認為自己學不好數學知識。這種學習心理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可以說是極為不利的,而且缺乏自信,對于學生學習其他學科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除了需要引導學生正視自己的學習,對他們進行一定的輔導以外,還需要積極地對他們進行鼓勵,引導學生樹立自信心,勇敢地迎接困難和挑戰,促進教學的發展。
總之,在生活中一個人僅僅掌握文化方面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如果他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去做一些違法犯罪的事情,將會給國家和社會造成極大的損失。因此,在教學文化知識的同時,還必須注重德育滲透,讓學生認識到德育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性,而德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必須長久地堅持,才有可能做好,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使學生成長為一個健全的人。
參考文獻:
[1]胡艷霞.高中數學教學中體現教學文化教育的研究與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2008.
[2]陳向陽.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的實踐與認識[J].現代教育科學,2006((10).
[3]錢如剛.寓德育教育于數學教學之中[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6(12).